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立德樹人固根本 嘔心瀝血育鯤鵬 ——江蘇省溧陽中等專業學校高質量發展探尋

來源:中國教育報 時間:2021-09-24  閱讀:次   |
42.9K

  江蘇省溧陽中等專業學校(以下簡稱“溧陽中專”)坐落在美麗的旅游度假區天目湖畔,于1985年建校,2017年組建溧陽市職業教育集團,是首批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學校、江蘇省四星級中等職業學校、江蘇省高水平現代化職業學校、江蘇省現代化示范性職業學校、江蘇省職業學校智慧校園、江蘇省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1+X”證書制度試點院校。近年來,學校堅持面向全國創影響,扎根江蘇謀引領,放眼長遠育品牌,成為江蘇省首批“中等職業學校領航計劃建設單位”和縣域職教名校,走出一條不同尋常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黨建引領

  實施內部風險控制“九線”

  溧陽中專黨委貫徹落實黨的全面領導,從“夯實基礎、提高能力”出發,充分發揮黨委的領導核心作用、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全面提高教育教學科研服務管理水平,將內涵發展作為戰略重點,把培植核心競爭力作為內涵建設抓手,實施內部風險控制“九線”制度,即:以優化學校章程為核心的現代職業學校制度基本框架,推行以系部為主體的條線化兩級管理機制,構架溧陽職教的高位線、堅守規范管理的生命線、搶占質量提升的陣地線、提升教師發展的水平線、鍛造技能提升的風景線、打造智慧職教的智能線、完善服務社會的等高線、筑牢后勤服務的保障線、構筑項目建設的品牌線。

  溧陽中專黨委搭乘“微時代”快車,“四微”聯動激活指尖黨建。推出各黨支部“微黨課”活動,以小見大,見微知著,教育發人深思,讓價值引領入腦入心;從細處著手,積極推進志愿“微服務”,傾心聽取師生呼聲,直面師生困難需求,傳承弘揚奉獻精神,以務實行動踐行黨員干部的初心使命,讓育人力量同向同心;在教育教學一線發現選樹一批在群眾中叫得響、立得住、事跡突出、師生公認的“微典型”,給身邊的黨員作出榜樣、樹起標桿,讓榜樣模范激發初心;建立了黨建官微、各支部群、黨建網頁專欄,通過文字、圖片、語音、視頻等形式,向黨員傳達黨建知識,讓“微黨訊”成為傳播黨的聲音和宣傳黨的政策的重要平臺,讓黨的聲音深入人心。

  自黨史學習教育工作啟動以來,溧陽中專黨委精心組織,周密部署,結合學校實際,掀起了黨史學習教育熱潮。一是在全校青年學生中推進“學黨史、強信念、跟黨走”主題教育活動,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政治信仰,隆重舉行了“無悔青春,奮斗有我”主題表彰大會,引導學生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肩負起時代使命;二是組織全體黨員分赴安徽皖南事變紀念館、泰興黃橋戰役紀念館,開展“尋紅色印記,再踏新征程”黨史學習教育,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三是學校黨委書記和各支部書記講授主題黨課或專題培訓,號召全體黨員和教職工在中國共產黨百年的非凡奮斗歷程中,從偉大的建黨精神、長征精神、抗疫精神等一系列偉大精神中,汲取奮進力量,不忘初心、心懷夢想、奮力追夢,為溧陽職教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業廣惟勤

  建設現代教育理念師資

  溧陽中專提出“雛鷹展翅,大雁領航,鯤鵬翱翔”的名師培育計劃,發揮江蘇省名師工作室協作組組長單位、中高職銜接二產類專業教師培訓基地平臺作用,通過校企協同培養、高校專家引領、創新師資隊伍建設的措施,提高教師的職業道德、職業素養和職業能力。

  引育并重,優化“雙師”教師結構。建立“實踐崗位—教學崗位”雙轉換聘用制度,與78個重點合作企業簽訂“共培協議”,專設30個“企業講師”流動崗位,通過“崗前企業鍛煉、教育教學實踐、定期定崗提升、反哺指導企業”方式打造技能過硬的專業師資隊伍。新進青年教師在走上教育教學崗位前,均在對口企業進行一年的崗前專業實踐學習,熟悉行業規范,掌握崗位技能,考核合格后返回學校教育教學崗位。專任骨干教師定期參加技能提升跟崗研修項目,對企業新技術、新標準進行學習吸收。組織教學名師分期、分批進入企業對員工開展專業培訓和指導,反哺企業發展。

  集群跨界,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實施“集群跨界教學團隊培育”項目,借鑒國家教學創新團隊培育標準,與江蘇省教科院職教所、同濟大學、江蘇理工學院、德國BBZ公司等科研機構、高校、企業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構建教師專業發展支撐平臺。組建以學科領軍人物牽頭,行業技能拔尖人才、中青年教師為主體的“集群跨界”教學團隊,圍繞“素養+知識+技能”質量主線,加大名師培養力度。現已組建新型職業農民培育、“1+X”證書試點、現代學徒制試點、三賽(技能大賽、教學大賽、創新創業大賽)、課程開發與數字資源建設、技術服務與研發等項目團隊70個,全校500余名專任教師每人至少加入一個團隊、參與建設一個項目。

  共舉管理,護航隊伍管理創新。參照省特級教師、正高級講師評選標準,設立職業資格、德育示范、課程教學改革、名師評選、專業技術應用、教科研業績等6類14個評價項目,實施“高校專家+企業工匠+學校管理+名師團隊”共舉管理的創新評價機制,借助高校智力、企業技術、學校文化三方力量,通過教學展示、成果匯報、過程性考核等形式,規范開展優秀教師數字化、特色化評價。

  溧陽中專現已建立教師培訓基地兩個、江蘇省名師工作室兩個、江蘇省教學創新團隊一個、常州市教師培訓基地一個。有省級特級教師3名、正高級講師一名、省職業教育領軍人才一名、特聘教授10名和企業名家8名。承擔的全國教育科學規劃2020年度重點課題“新型職業農民產教融合培育模式構建及政策支持的研究”正在執行中。

  在2021年江蘇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周濤靜和蘇星在教師組“電梯安裝與維修保養”、潘旭超在教師組“焊接技術”比賽中榮獲一等獎。近3年來,由胡任秋、虞申網、胡捷、張乃予、史立、沈森、葛志炎、高福明、王兵健、劉靜等教師組成的教學團隊,在各類職業院校教學大賽上獲得國賽3金1銀1銅、省賽9金7銀13銅的優異成績。

  學校連續3次被評為江蘇省職業院校教學大賽先進單位、江蘇省職業院校教學大賽組織獎,獲評2020年度江蘇省職業學校教科研先進集體稱號。

  “三立”育人

  全面促進學生生命成長

  溧陽中專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始終堅持“以德立校、以文立人、以能立業”的辦學理念和“學生的未來幸福和發展高于一切”的辦學宗旨,高效落實《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通過實施“三立”育人工程,形成“三全育人”大格局,促進學生多元發展。

  完善“立德、立人、立業”育人體系,創新學生教育與管理載體。聚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培育,推動思政課改實踐,編寫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校本讀本《青春的力量》,在學生中引起強烈反響。實施規范養成“1242”項目,聚焦《嚴格學生管理十項規定》一個標準,緊扣衛生、秩序兩大關鍵點,把握“抓嚴開頭、抓實全程”“大處著眼、小處著手”“正面教育為主”“管教結合”4項原則,推進“氛圍管理”和“管理下移”兩大策略,形成了“時時秩序、處處精致、事事精細”的良好校園文化氛圍。

  打造“藝術節、體育節、技能節”三大學生展示平臺,基于學生社團的校園文化建設已具備了初步的影響,視頻類作品《戰疫·溧陽》,德育實踐活動案例“我和祖國共成長”成功入圍國賽。

  開展能工巧匠、知名企業家、優秀畢業生“三巡訪”活動,以舉辦“雙創”宣傳月活動、開展挑戰杯競賽、組織課程教育等方式,共同探索搭建“互聯網+創新創業”合作教育機制,與江蘇創客聯盟有限公司、市人社部門就業中心政校企三方共建了“大萬創業學院”,將“三創”教育融入人才培養方案。

  在2021年的江蘇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上,參賽選手沉著應對,勇于拼搏,一舉奪得28塊獎牌,獲獎數量位居全省前列。其中李玉緣同學在“果蔬嫁接”和任成龍、周睿、陳磊、韓濤同學在“工程測量”及王玉強、李志成同學在“電梯安裝與維修保養”等3個項目上分別獲得一等獎。近年來,溧陽中專學生參加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共獲得國賽8金3銀1銅、省賽24金37銀78銅的優異成績。因技能成績突出,10多名學生被南京工程學院等本科院校免試提前錄取。

  校企協同

  “混合所有制”破題引領

  溧陽中專堅持“立足當地、面向市場、服務發展、促進就業”的辦學方向,以服務溧陽經濟建設為己任,積極對接縣域產業集群,確立了“融入區域發展經濟,鑄就特質亮麗名片,打造中國電梯職教集團”發展目標,通過政校行企多方參與的混合所有制電梯實訓基地建設,形成產教深度融合的校企協同育人模式。

  溧陽是“中國電梯安裝之鄉”,占有全國電梯安裝市場60%以上份額,從事電梯相關產業技術人員近10萬人。學校抓住機遇,于2008年創設電梯專業,2016年創建電梯現代化專業集群,2017年,在溧陽市別橋鎮政府部門的主導和溧陽市電梯商會的參與下,與企業合作共建電梯技能型人才培養培訓基地。

  基地由溧陽宏達電梯培訓有限公司出資1200萬元新建辦公綜合樓、實訓車間及教學和生活配套設施,法人代表出資2000萬元購置教學和培訓所需的教育教學設備,占實訓基地75%股份;溧陽市電梯商會以資源入股,占5%股份;學校以技術入股,占20%股份,形成“混合所有制實訓基地”模式。該模式將政府部門主導作用、行業資源、地方資本、學校技術力量等充分融合,在實踐教學方案設計與實施、指導教師配備、協同管理等方面,校企密切合作,推進教學改革,建立起政校行企“責任共擔、人才共育、過程共管、成果共享”的合作機制。

  作為學校品牌專業,電梯專業的教學成果“基于混合所有制的中職電梯專業實訓基地建設及運用”獲2018年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及江蘇省教學成果一等獎。近年來,溧陽中專不斷挖掘該項成果價值,由點擴面,帶動現代加工制造業、現代農業、現代服務業等專業群架構校企聯動書證融通的“混合所有制”人才培養模式,建設基于“混合所有制”的課程體系。將主導制定《電梯安裝維修工國家職業技能標準》與“1+X”證書制度試點、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有機結合,探索分類學分制,完善縱向遞進、橫向復合的證書框架。整合全省電梯專業的教育教學資源,引入國際電梯行業安全標準,共享產教聯盟建設經驗,開發國家培訓教材,建立“1+X”證書制度試點5個,形成精品課程22門。

  作為機械工業職業技能鑒定中心電梯行業分中心鑒定站,學校組織了國家電梯行業職業技能示范鑒定以及中級、高級和技師不同層次的職業技能鑒定工作;組織畢業生、企業員工的電梯安裝中級工、電梯維保中級工鑒定工作;與各省市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合作,進行電梯上崗證理論和實際操作的培訓和考核。

  學校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在基地先后完成常州市電梯行業職工技能競賽、泰州市電梯行業職業技能競賽、江蘇省電梯維保企業四星五星考核評估技能考核等工作,成功舉辦了由江蘇省人社部門、團組織、質監部門組織的全省電梯安裝維保競賽。

  放眼世界

  打造“一中心一學院”

  溧陽中專通過對接和主導國際標準,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倡議與“智慧城市”建設,牽頭成立中國電梯國際合作培訓學院和溧陽中德工業4.0人才培訓中心,建成以“一中心、一學院”為載體的國際交流合作平臺。

  學校與德國彼得斯貝格BBZMitte職業中心有限公司簽約合作,引進德國職業教育理念、標準、方法以及證書,根據需求開展多個專業項目教學改革和教育培訓,積極與溧陽當地企業合作,為溧陽培養與世界接軌的高水平技術人才。

  2018年7月,首期“全日制中德國際教育班”33名學生入學,學校與德方共同編訂《金屬加工基礎3個子項目:手加工項目、機器加工項目、CNC項目》整套教程和考核要求。2019年9月,18名學生經層層考核進入“全日制中德國際教育班”階段集訓。同年12月,聘請德國專家來校作為期半個月的“手加工項目”指導與考核,最終所有學生順利取得該項目國際通用的職業資格證書。

  學校借鑒國際先進辦學模式,升級智慧校園,建成社會、學校、產業緊密融合的智慧教育生態圈。大力推進多方位、全過程的數字資源建設,將物聯網和虛擬仿真技術應用于信息化綜合實訓資源和平臺建設上,全校師生積極運用信息化手段開展教學。95%以上教師開通教學空間,基于互聯網教學、答疑和考核,不斷改進課堂教學方式和方法,使教學效果和滿意率大大提高。

  立足新起點,領航新征程。溧陽中專將圍繞溧陽區域經濟發展總要求,聚焦提質培優,深化產教融合,提升內涵質量,增強服務能力,拓展職教體系內容,增強職業技術教育適應性,大力培養技術技能人才,突出融合發展、服務發展、高質量發展3個重點,為溧陽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技能人才支撐,為溧陽建設長三角生態創新示范城市再作貢獻,為建設高質量江蘇職業教育立柱架梁,全力打造“地方具魅力、省內屬一流、國內有影響”的縣域職教名校。

  (楊松云 袁潔)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