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財經大學文學院 聚焦智慧教育 創新高校教育管理
教育是社會發展的重要領域,它能將知識理論轉化為強勁的社會生產力,一直以來都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一種新型教育方式——智慧教育應運而生。與傳統教育相比,智慧教育具有非常明顯的優勢,它能用新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為更好地培養人才助力。創新高校教育管理對人才強國和科教興國戰略的實施具有深遠的影響,而智慧教育的發展為高校教育管理創新提供了新背景、新方向和新方法。推行智慧教育,有利于實現教育由信息化向智能化的整體飛躍,是培養信息型智慧人才的內在需求。近年來,安徽財經大學文學院一直堅持智慧教育理念,積極構建智慧校園,以智慧教學推進教學改革,創新教育管理。
更新教育管理觀念
創建信息化管理機制
高校管理者的管理觀念對推動高校教育發展非常重要,因此高校管理者必須要順應行業發展趨勢,對智慧教育的內涵進行深入理解,提升教育管理水平。智慧教育是時代與教育共同發展的結晶,它要求教育多層次、全方位地改變傳統教育模式,使傳統教育向均衡化和個性化的方向發展。在智慧教育背景下,學校擺脫了傳統教育理念和模式的束縛,教育形式和教學方法都發生了重大變革。在組織教育管理活動時,學校管理者摒棄了傳統理念,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管理理念,充分發掘學生的潛力,提高了學生管理認同度。學校逐漸將智慧教育理念融入到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中,創建了信息化管理機制。一方面,加強校園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構建智慧校園數據中心機房,通過虛擬化超融合技術構建校園云平臺,為學校各類應用提供可共享的網絡、服務器和存儲資源池,實現網絡監測、一卡通、紙質圖書和電子資源的數據分析與挖掘,為網絡管理、學生管理和學校領導決策提供準確的數據支撐與決策支持。另一方面,利用微信公眾號、視頻號等平臺廣泛征求學生的意見,了解學生的實際需求,并及時對教育管理工作作出調整,努力創建一個和諧的智慧校園。
推進信息技術應用
創建智慧學習環境
智慧教育是教育信息化的高端形態,強調教育的開放性與創新性,使教與學能夠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智慧教育秉承以人為本的理念,充分運用大數據、移動互聯網和人工智能等高新技術手段,構建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的智慧學習環境,滿足學生個性化的學習需求,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在智慧教育理念下,學校將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進行了深度融合,大力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功能,為學生創建智慧學習環境。首先,學校將智慧教育理念引入課堂教學,鼓勵各學院教師利用慕課、微課、翻轉課堂等教學模式展開教學活動,讓學生加深課程體驗感和參與感,從而彌補傳統課堂教學的不足,使教學質量得到提升。其次,學校積極創建智慧教育平臺,借助大數據技術整合各種學習資源,豐富教學資源庫,學生可以使用智能手機隨時隨地在平臺上進行自主學習,同時還可以根據自身需求從平臺上下載合適的學習資源,讓學習不再局限于課堂,從而進一步提高了學生的“自適應”學習能力。另外,教師還可以通過教學平臺監督學生的學習情況并對其進行引導,協助學生管理好自己的課業。最后,學校通過公眾號等平臺開設各類專題活動,將大量社會生活實踐活動搬入微信課堂,鼓勵并引導學生闡述自己的觀點并積極參與討論,促進學生自我探究發展。
加強教學信息化培訓
構建智慧教師隊伍
智慧教育要求教育過程以學生為中心,教師主要起引導作用,鼓勵學生主動學習。在智慧教育實施過程中,課前、課中和課后都需要教師應用信息技術對學生的預習、學習和復習進行指導,這些都要求教師必須具備較高的信息素養。在智慧教育背景下,學校管理層鼓勵教師深入理解智慧教育,積極轉變教育理念,關注學生智慧生成,學習智慧教育方法,努力將自己塑造成為一名合格的智慧型教師,做好教育的引導者。學校不定期組織教師和教學管理人員參加教育教學信息化技能培訓,邀請專業人員對利用智慧教學工具輔助課程教學進行全面講解。同時,在校內和互聯網平臺上建立信息化學習共同體,為教師提供信息化學習的空間,幫助教師解決信息化教學中遇到的難題。通過學習共同體,教師可以互相溝通、交流,分享信息化教學經驗,共同備課,獲取優質教學資源。學校鼓勵各學院教師將培訓結果運用到實際教學工作中,積極使用現代信息技術整合教學資源,運用翻轉課堂和在線教育平臺等教學模式與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思維活力,提升教育教學的有效性。
(盛春)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