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化學院創新創業學院 精準施策 打造高質量“雙創”教育體系
針對地方本科院校怎樣在人才培養中進行“雙創”教育的問題,懷化學院自2015年以來進行了探索和實踐,形成了基于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高質量“雙創”教育體系的實現路徑,取得了很好的成績,示范效應明顯。
做好頂層設計,明確創新創業教育目標要求
1.納入總體規劃。在2015年學校“綜合改革方案”中把“構建產學研創新創業教育模式”作為改革的首要任務;在學校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中把“完善創新創業教育人才培養體系”作為重要目標;明確提出創新創業教育改革要面向全體學生、全體教師,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
2.制定實施方案。2016年修訂完善了《懷化學院關于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方案》,明確了“健全創新創業教育機制”等改革領域,并設定了“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的推進時間表。
3.修訂培養方案。在2017年及以后的人才培養方案制定及修訂要求中,明確提出學生須修滿8個以上創新創業學分的修讀要求。
優化管理機制,協同推進創新創業教育改革
1.成立領導小組。2015年學校成立創新創業教育改革領導小組,校長任組長,分管校領導任副組長,相關職能部門、二級學院負責人為成員,全面統籌規劃推進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工作。
2.建立二級管理體制。學校成立創新創業學院,二級學院設創新創業教育中心。
3.完善工作協調機制。構建了學校領導小組制訂規劃并督查考核實施情況,創新創業學院具體組織協調,教務、招生就業、學工、科技等部門齊抓共管的運行機制。
加強課程建設,優化學生創新創業知識體系
1.創新創業教育進課堂。面向全體,開設了“創新創業基礎”等3門必修課和30余門選修課,要求學生至少修滿8個學分。
2.加強創新創業專業課程資源建設。在人才培養方案中,規定專業發展能力模塊課程中應設置4—8個創新創業課程學分,根據專業技能培養要求,開發、優化創新創業教育資源。
3.加強創新創業教材建設。近年來,學校立項資助校本教材35部,出版了《創新創業基礎》《職業生涯規劃》《大學生就業與創業指導》3本教材和12部實驗教材,著力優化學生創新創業知識體系。
深化教學方法改革,著力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
1.推進教學方法改革。近5年,學校共立項50余門課程進行啟發式、研討式、探究式、案例式等教學方法改革。在《懷化學院教師教學工作規范》中,要求注重學生批判思維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
2.推進課程考試方法改革。近5年,學校共立項資助了80余門課程進行非標準答案考核方式改革。
3.推進創新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一是4年不斷線,二是全面融入專業教育,三是專業實驗與職業技能培養相統一,四是校內、校外教育相協調,五是校園文化活動融入創新創業要素。
加強實踐教學資源建設,強化學生實踐訓練,提升創新創業能力
1.強化實踐平臺建設。截至目前,建設了29個省級大學生創新訓練中心和校企合作創新創業示范基地、13個產學研平臺、240余個校企合作基地、33個創業實驗室。與地方政府部門、行業、企業共建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眾創空間”等,面向行業、全產業鏈形成體系,滿足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需要。
2.強化應用型項目訓練。2017—2021年,學生共獲國家級別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138項、省級398項、校級1047項,通過項目開展促進了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4年中學生共發表學術論文432篇,其中SCI、CSSCI、EI期刊30篇,授權專利100余項。
3.重視學科競賽。一是制定了《懷化學院學生學科競賽管理辦法》,全面加強對學科競賽的管理;二是實施競賽導師制,確保競賽水平和能力提升;三是設立競賽專項經費,保障學科競賽。4年共獲省級及以上獎勵905項,其中國家級別獎98項。2017—2020年,獲“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省賽一等獎3項、二等獎12項、三等獎22項和國賽“銅獎”6項,連續4屆獲得湖南省省賽優秀組織獎,2020年學校獲得高教主賽道、青紅賽道兩個優秀組織獎。
積極推進制度創新,為創新創業教育順利實施提供制度保障
1.建立創新創業學分認定與轉換制度。凡參加校級及以上各類學科競賽、技術開發、文學藝術創作、職業技能培訓等創新創業教育活動的學生,均可申請認定相應的創新創業學分。
2.創新人才培養機制。實施“三用三提高三對接八共同”(課程教學內容“有用、夠用、適用”;大幅度提高“綜合性、設計性、創新性”實驗項目;“專業與行業、課程與崗位、學業與職業”對接;各專業與行業、企業、實務部門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標準,共同完善人才培養方案,共同構建課程體系,共同更新教學內容、開發教材,共同建設實驗實訓基地,共同組建教學和創新創業指導團隊,共同實施培養過程,共同評價培養質量),與企業共建行業學院。同時,教師科研實驗室對全體學生開放,大力推進師生同創。
3.創新評估激勵機制。完善了創新創業教育制度與激勵機制,設立了大學生創新創業獎學金。學校修改二級學院綜合考核管理辦法,對創新創業教育工作優秀的學院實行加分獎勵,把指導學生創新創業和學科競賽成績作為教師晉升職稱的重要依據。
加強“雙師雙能型”教師培養,提升創新創業教育教學能力
1.打造創新創業教學團隊。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地)合作協同育人,共同打造“雙創”教育團隊,構建了一個“企業家+行業精英+校內教師”的立體式、多維度、全行業、全覆蓋創新創業教師群。創新創業教研室現有外聘導師54名,有全國萬名優秀創新創業導師人才庫入選專家5名,其他合作導師100余名,校內“雙師型”教師129名。
2.加強教師實踐能力培養。近5年來,學校共有220余名教師被派到企業、工廠等單位進行實踐鍛煉,提高了校內師資隊伍的行業和創業的實戰經驗。
3.鼓勵教師參與地方經濟建設。近5年來有200多名教師主持或參與地方經濟建設項目,橫向課題經費在1500萬元以上。
投入資金保障,完善創新創業資金支持體系
1.學校安排專項資金。學校年均投入300余萬元,用于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資助、“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等學生競賽及創業項目孵化。
2.多渠道籌措資金。近5年,通過創新創業服務地方經濟建設,通過校企合作及校友捐贈引入企事業單位資金達2000余萬元,用于創新創業教育平臺與基地建設。
(趙子劍 夏偉榮 羅正紅)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