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三全四重”保障“雙高計劃”建設深入推進

來源:中國教育報 時間:2021-10-08  閱讀:次   |
42.9K

  加強質量監測與評價是高校改革創新的重要舉措,也是“雙高計劃”建設的重要保障。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堅持制度先行、平臺支撐、舉措有力、方法創新,對“雙高計劃”建設的過程實施多維度、信息化、全過程的監測與質量評價,全力推進“雙高計劃”建設落實,助力學校高質量發展。

  建立質量監測與評價機制

  一是建立質量監測與評價機制。學校成立“雙高計劃”建設領導小組,下設“雙高計劃”建設辦公室(以下簡稱“雙高辦”),由一名校領導、3名博士、4名碩士組成,專門負責“雙高計劃”建設的過程性跟蹤管理,實施“雙高計劃”建設質量監測與評價。二是建立質量監控評價制度。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先后出臺《“雙高計劃”建設管理辦法》《“雙高計劃”建設年度考核辦法》《“雙高計劃”資金使用管理辦法》,為“雙高計劃”建設提供制度保障。三是制定質量監控與評價指標。以“雙高計劃”建設方案和《任務書》為依據,確定了年度任務要點、年度資金、數量指標、質量指標、標志性成果5個方面的20個關鍵監測點和30個評價指標,通過探索并建立數學模型,客觀公正地對各項目的進展情況、完成質量、成果影響等方面實施全方位、多維度的監測與評價。

  搭建信息化質量監測平臺

  學校出教師,企業出員工,結合學校“雙高計劃”建設項目特點與任務要求等,共同開發了專門的“雙高計劃”建設管理與監控平臺,同時在學校網站首頁設置專欄。該平臺從“雙高計劃”建設質量監測與評價的需求出發,具體設計并實現了對建設目標、任務進度、績效指標、資金使用和標志性成果的實時監測,并開發了自我評價、專家評價、項目宣傳、問題與建議反饋等功能。通過對接財務系統和學校大數據交換中心,對“雙高計劃”建設任務和各級專業群進行全過程實時記錄與監測,通過報告、圖表等形式客觀呈現“雙高計劃”建設內容的進展情況。“雙高辦”梳理和分析相關材料,協調并幫助進展緩慢和困難的任務。

  構建“三全”質量監測體系

  (一)監測內容全覆蓋

  一是采用“一項一人”的方式,將“雙高辦”成員與“雙高計劃”建設的任務及內容進行“一對一”的對接,并采用線上與線下專人跟蹤監測,確保所有建設內容均能被“雙高辦”監測。二是根據“雙高計劃”建設方案和《任務書》,結合學校年度工作要點,分解各項目和專業群建設內容,確定每條建設任務的資金預算、責任人、執行人、完成時間節點、相應的績效指標及各類成果,并將以上內容全部納入監測范圍。

  (二)監測過程全方位

  一是學校“雙高辦”通過信息化監測平臺,對各(任務)項目和專業群的各項關鍵質控點進行監測,在項目數據填報、佐證材料上傳等環節進行監管,及時發現任務超期未完成、資金使用不及時等各類問題,并第一時間反饋至該項目。二是項目和專業群負責人可通過平臺對本項目任務要點、資金使用情況、參與人員數據傳送、成果完成率等各方面進行隨時了解與監測,及時發現異常數據,修正建設方向。三是通過對接學校大數據交換中心,實現財務系統數據實時更新,確保監測數據的真實性與準確性。

  (三)監測結果全透明

  借助于“雙高計劃”建設信息化監測平臺,實時采集各項數據,客觀反映各(任務)項目和專業群建設質量,并實時呈現于監測平臺,所有項目負責人可查看結果和對比數據。通過公開透明的數據呈現,使各相關負責人了解自己當前的排名及總體情況,有效達到督促與警示作用。與此同時,“雙高辦”定期發布《“雙高計劃”建設工作簡報》,及時更新“雙高計劃”建設專題網站和微信公眾號,線上線下全面呈現“雙高計劃”建設的進度、階段性成果、亮點和特色等。每月召開“雙高計劃”建設推進會,通報當月“雙高計劃”建設完成情況。會前,“雙高辦”根據監測結果系統梳理和總結問題與困難,并在推進會上討論解決。

  創新“四重”質量評價模式

  (一)評價指標重產出

  “雙高計劃”建設的各項任務聚焦高職教育發展的主要核心領域,要體現“雙高計劃”建設質量,就要在績效目標上下功夫。“雙高計劃”建設學校層面共設置了數量指標87項、質量指標80項、效益指標26項和滿意度指標6項;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群共設置了數量指標50項、質量指標31項、效益指標26項;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群共設置了數量指標52項、質量指標40項、效益指標22項。學校與專業群層面分別遴選了30和35個關鍵評價指標,重點評價產出比,確保“雙高計劃”建設有大投入的同時應有高產出。

  (二)評價方式重多元

  “雙高計劃”建設要引導專業群個性發展,就不能用同一標準衡量所有的(任務)項目和專業群。學校實行多維多層的分類評價。一是構建“自評—校評—專家評”3層級評價方式。在自評過程中,項目負責人根據評價要點、評價指標進行年度、中期和周期自評;在校評過程中,學校“雙高辦”根據《“雙高計劃”建設年度考核辦法》按照評價指標對各項目和專業群進行評價并排名;在專家評價中,學校邀請職教名家,從專家視角對各項目進行評價并提出改進措施。二是將兩個國家級別高水平專業群與8個校級高水平專業群分開評價與排名,前者與后者選取的指標不完全相同,前者側重于引領改革,后者側重于內涵建設。

  (三)評價工具重科學

  “雙高計劃”建設倡導學校要支撐國家戰略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引領職業教育改革發展,形成有效支撐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政策、制度和標準。因此,為了使考核更科學、更客觀、更具有可比性,學校建立了對“雙高計劃”建設成果評價考核的數學模型,模型以統計學為基礎,綜合考慮了各(任務)項目和專業群當年實際完成的國家標志性成果數量、種類、影響力、貢獻度以及標準制度的影響力等,同時通過標志性成果貢獻度標準偏差的求解,可得出各(任務)項目和專業群在引領職教改革發展方面的分數,進而公正客觀地考核各(任務)項目和專業群的建設力度和成效。

  (四)評價結果重運用

  “雙高辦”根據各項目和專業群年度考核綜合分值由高到低進行排名,排名結果與年度考核結果相結合,將作為衡量項目負責人評優、評先和績效考核的重要依據。同時,把考核結果與考核機制的健全相結合,根據考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不斷對考核辦法和細則進行修訂,進而完善相關制度,健全管理監測體制機制,進一步提升教職工在“雙高計劃”建設中的責任感與榮譽感。

  本工作得到了重慶市2021年重點教改項目“雙高計劃”建設專業群評價指標體系構建與研究的大力支持。

  (麻靈 甄真)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