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陜西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以黨建為引領推進立德樹人—— “保持精氣神,擰成一股繩”

來源:中國教育報 時間:2021-10-09  閱讀:次   |
42.9K

  從寶塔山到抗大舊址,從延安革命紀念館到棗園革命舊址,陜西師范大學新時代大學生理論宣講團在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的組織下,日前重走革命之路、感悟建黨初心,制作《延安·青年》系列微宣講視頻,講述黨史故事。

  近年來,陜師大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認真落實新時代黨建總要求,凝心聚力寫好立德樹人“大文章”,奏響黨旗引領和教育報國相融相長的奮進之歌。

  “保持精氣神,擰成一股繩,重中之重就是深植在每個黨員干部心中的責任和擔當意識。”全國首批黨建工作樣板黨支部、思想政治教育教研室黨支部書記董輝說。該支部近年來探索出以支部委員會委員為黨建帶頭人、教授黨員為學術帶頭人的“雙帶頭人”工作推進方式,充分發(fā)揮了“頭雁”效應,激發(fā)了黨支部“群雁”效能。

  2017年,學院與《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合作,在全國率先推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專欄。4年來,全國近20所高校的馬克思主義研究領域知名專家學者在該專欄發(fā)文近30篇。專欄審稿專家、陜師大副校長任曉偉說:“通過辦專欄,我們不僅實現(xiàn)了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學理性闡釋,也在努力構建前沿的學科體系和話語體系,還為知名專家、青年教師、廣大學生搭建了切磋進步的學術平臺。”

  “2017年至今,我們已發(fā)布微信推文1800余篇,10余件作品在教育部組織的網(wǎng)絡教育優(yōu)秀作品推選中獲獎……”介紹著一串串令人欣喜的數(shù)字,學院黨委黨建“互聯(lián)網(wǎng)+”紅燭先鋒工作室編輯劉瑾芮感嘆,“今后將繼續(xù)緊追黨建熱點、盤活工作思路,讓黨建活起來。”

  今年是研究生盧青加入新時代大學生理論宣講團的第5年。5年來,宣講團的足跡從高校、中小學,走到政府、企事業(yè)單位;“課堂”從黨的十九大精神、改革開放40年,講到建黨百年、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精神譜系。盧青也從團員成長為團長:“我見證了330余場宣講,在一次次撰稿、審稿、試講、宣講中逐漸成長,每一場聽眾真切的反饋累積成我們再出發(fā)的動力。”

  90多歲的學院退休教授、抗美援朝老戰(zhàn)士楊清源雖然腿腳不好,但作為一名老黨員,退休30年來義務為大中小學校、部隊和企事業(yè)單位等作報告320余場,講授黨史新中國史,傳播黨的理論創(chuàng)新成果,聽眾達11萬余人次。

  “在學院黨委領導下,支部黨建和教學科研兩者形成良性循環(huán),思想政治理論課形成了公共課和專業(yè)課、必修課和選修課適時聯(lián)動、有機補充的‘集群’效應。”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劉力波說。

  目前,學院已形成多門特色選修思政課程,建設了以革命資源為特色的虛擬仿真實驗教學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通識必修課課程體系。其中,“理想信念與卓越師范人才培養(yǎng)——《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導讀”課程上線“學習強國”一級平臺,累計觀看量超過2000萬人次。

  今年9月,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公費師范生、學生黨員趙博韜走上實習講臺。談起學院幾位榜樣教師,他滿懷感恩:“他們是我樹立自信的源泉,也是我不斷追逐的光。”

  “西部紅燭,兩代師表。”據(jù)統(tǒng)計,陜師大馬克思主義學院有超過70%的公費師范生畢業(yè)后奮戰(zhàn)在西部基礎教育一線,循著前輩們的腳步,在西部大地上發(fā)光發(fā)熱。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