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黃岡師范學院數學與統計學院“中小學數學REHD生態課堂”的探索實踐

來源:中國教育報 時間:2021-10-19  閱讀:次   |
42.9K

  深化基礎教育課堂教學改革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途徑,也是全面培育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素質教育的重要工程。

  從2016年起,黃岡師范學院數學與統計學院堅守師范教育初心,扎根基礎教育,依托學院科研優勢,成立基礎教育課堂教學改革項目組,探索并構建了“中小學數學REHD生態課堂”,在提升本科生培養質量的同時,深化基礎教育課堂教學改革。

  現如今,“中小學數學REHD生態課堂”的創新實踐成效凸顯,為師范類院校服務基礎教育教學改革提供了一個鮮活且分量充足的樣板,值得推廣借鑒。

  頂層設計

  構筑“REHD生態課堂”

  黨的十九大以來,教育部門陸續出臺了指導性文件,不斷在塑造人的品格、能力、精神方面發力。其中,課堂教學改革強調“以學生為本”“關注學生終身發展”。黃岡師范學院數學與統計學院基礎教育課堂教學改革項目組意識到教學改革的關鍵在課堂,教學的所有問題都可以從課堂中找到原因,也都必須經由課堂去解決。要真正實現立德樹人、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實現以人為本的教育,就需要站在課堂生態建設的角度,從整體的觀念來分析、研究和建構課堂。

  課堂教學是一個整體系統,系統中的各個要素是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各個要素聯動才更有利于教育改革的推進,才能真正落實育人。

  項目組以此為方向,在前期研究的基礎上把握教育改革發展趨勢,著力從尊重(Respect)、探索(Explore)、和諧(Harmony)和發展(Development)4個要素構建“REHD生態課堂”。力求通過“REHD生態課堂”的研究與實踐,構建中小學數學教學模式,推動中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改革,促進數學教師專業成長。

  層層推進

  激活“REHD生態課堂”

  項目從數學課堂教學的系統性出發,立足于中小學數學課堂生態建設,研究課堂生態主體(教師和學生)和課堂生態主要要素(REHD)之間的聯系。結合黃岡地區的教學現狀,對宏觀層面上的教育理論、教育改革理念進行重構,落實基礎教育課程改革。

  一方面,課堂生態是一個“微生態”,必須要符合當前教育的宏觀生態,教育宏觀生態制約或影響著課堂生態的建設;另一方面,課堂生態能促進學校生態或教育宏觀生態的發展和變化。作為教師來說,落實國家的教育方針和政策、踐行課程標準本身就是構建宏觀教育生態中的一部分。在這樣的前提下,教師要根據學科的特點和地域或學校的實際,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圍內,針對教學設計、課堂教學活動、課堂文化、教學評價等課堂要素,對課堂生態進一步優化,站在教師能改變能建設的視角,對課堂生態建設進行探究。

  項目組成員依托湖北省王桂華名師工作室,以黃州思源學校等20多所中小學為實踐研究基地,在湖北省教育部門立項多項“十三五”課題,開展了一系列實踐研究和案例設計工作。近5年來,項目組成員深入各基地學校,召開了20多場研討會,研究了70多個教學案例。將理論與實踐充分結合,探索并完善“中小學數學REHD生態課堂”。

  成效顯著

  改革碩果掛滿枝頭

  “中小學數學REHD生態課堂”研究成果應用至今,教師的課堂生態意識發生了根本轉變,在關注學生知識掌握程度的同時,更關注學生作為一個社會人的發展目標。通過研究成果的實踐應用,教師徹底改變了“一言堂”的教學方式,課堂上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顯著提升,“以學定教”的生態教學理念得到落實。

  此外,實施“數學REHD生態課堂”,不僅克服了數學課堂諸因素“相互耗散”的現象,而且從不同角度進行適當的因子平衡調節,比如數學概念理解與數學運算熟練程度之間、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之間、目標預設與動態生成之間,等等,這些微觀課堂生態因子趨近平衡,使數學課堂開放程度呈現動態平衡。項目組成員通過跟蹤調查、教學質量抽測發現,學生在數學課堂上學習積極性高,學生的數學學習習慣、學科基礎知識、數學能力有明顯提升,教師和學生精神愉悅、和諧快樂。通過課堂生態建設的過程,促進了教師專業成長,實現了課堂3個主體——教師、學生、教學的相融相生。

  值得一提的是,項目組近5年的實踐研究不僅較好地服務了本地的基礎教育,同時也使學院的師范教育理念更適合基礎教育,走在教育改革的前沿。

  (楊族橋 王桂華  庫在強)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