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弘揚工匠精神 貼心服務師生 ——廈門大學后勤集團水電服務中心維修部獲評“全國青年文明號”

來源:中國教育報 時間:2021-10-20  閱讀:次   |
42.9K

  近日,第20屆“全國青年文明號”集體評選結果揭曉,廈門大學后勤集團水電服務中心維修部(以下簡稱“水電維修部”)被命名為“全國青年文明號”。

  “2013年以來,廈大后勤集團就提出要創建‘青年文明號’,我們將其與后勤服務育人相結合,教育引導廣大青年職工傳承‘青年文明號’精神,賡續后勤文化、弘揚工匠精神、提升保障技能,做到用心用情服務,堅持做最靠譜的后勤。”廈門大學后勤集團總經理林公明介紹,經過多年的努力,集團先后涌現出12個“廈門市青年文明號”、4個“福建省青年文明號”,此次又獲評“全國青年文明號”,說明水電維修部團隊是優秀青年職工的代表,也是廈門大學后勤建設中的一個亮點。

  弘揚工匠精神

  爭做能工巧匠

  “水電服務中心維修部是廈門大學工會3個‘師徒傳承’示范點之一,也是弘揚工匠精神、提升技能的一個典型集體代表。”后勤集團副總經理王裕民說。水電服務中心維修部堅持把“比學趕超”、技能提升作為建設“技術型”“青年文明號”的有力抓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師傅手把手教我,我跟他學了兩年,感覺進步很快。”水電維修部班組長張建勇說。他來集團之前,對水電維修幾乎一竅不通。但經過師傅陳志榮兩年的精心培訓,張建勇很快掌握了相關技術,還考取了操作證,并成長為技術骨干。

  張建勇的成長過程是廈大后勤集團通過“師傅”帶“徒弟”培訓、提升職工技能的一個典型案例。水電維修部為每個員工制定了詳細的崗位“練兵”計劃,并開展師徒結對活動。

  水電維修部堅持每日一次崗前培訓課,通過“師傅”對“徒弟”進行手把手的培訓,來提高職工的實操能力。同時,部門還堅持每季度開展一至兩次專題業務技能培訓,通過案例分析和答疑互動等形式,來提高職工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通過這些措施,維修部職工技能水平提升得很快。現在,部門15名員工均取得了高低壓特種操作許可證,8人取得了本科、大專學歷。

  水電維修部技術員黃敬忠說,由于經常遇到墻壁內暗管破裂的情況,需要用水泥修復破損的墻壁,在這個過程中,他漸漸地學會了水泥活。不久之后,黃敬忠又發現自己在高壓電工方面的知識不足。2020年10月,他開始參加高壓證電工培訓,經過3個月的業余學習,于2021年1月拿到了高壓電工證。

  職工過硬的技術,也使整個團隊在一些高難度的施工中游刃有余。2020年4月初,水電維修部承接了廈大3棟老建筑的通水通電任務。這些建筑位于廈門鼓浪嶼,是受保護的歷史文物,由于原有線路老化,需要更換布線。為了盡量不破壞建筑外墻,大家集思廣益,決定把從室內布線改為從墻壁外面的排水溝布線。這樣雖然增加了施工量與難度,但避免了建筑受破壞。經過一個多月的努力,團隊最終高標準完成施工任務,得到學校領導的肯定。

  用心用情服務

  溫暖廣大師生

  “師生的需求就是我們努力的方向。”林公明表示。

  長期以來,水電維修部圍繞集團“強服務、重質量、創品牌、謀發展”的宗旨,并承諾當天報修項目當天完成,緊急項目即報即修,小修不超過半天,特殊情況及中修、大修不超過3天。

  水電維修部“全國青年文明號”號長張群裕介紹,水電維修部踐行“12345”管理服務理念:“一心”,一心一意服務師生;“二回”,師生連續兩次撥打維修熱線無法撥通的,維修部隨即回撥;“三先”,先思考、先發現、先解決;“四勤”,勤巡檢、勤維護、勤溝通、勤學習;“五點”,微笑多一點、行動快一點、推諉少一點、服務細一點、處事周到點。這些舉措受到師生的廣泛好評。

  水電維修部的服務態度和服務質量,在廈大一直廣受認可。“我們開展網絡報修、預約上門服務來方便師生,通過滿意度回訪調查來改進服務質量。”維修部副經理蘇青炎介紹,為了改進提升服務質量、提高師生滿意度,部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據統計,維修部在2018—2020年3年時間里,進行滿意度調查1440次,滿意度高達99.99%。

  “無論什么情況,后勤人都在你身邊。”這是廈大后勤集團對師生的承諾。

  廈門是臺風多發地區。2016年8月,超強臺風“莫蘭蒂”襲擊廈門,樹木被刮倒,多處建筑受損。臺風過后,全市多數地區停水停電。面對臺風的肆虐,學生們忐忑不安。面對危險,水電維修部全體員工連夜出動。一組員工冒著危險,奔走于學校20余臺變壓器之間,快速搶修送電;另一組員工頂風冒雨,前往水泵房抽水排澇,連續奮戰20多個小時,終于恢復了供水供電,為全校師生的正常生活提供了保障。

  除了做好學校日常水電設備維護,水電維修部的員工還主動作為,為學校教職工提供志愿服務。

  “2018年以來,針對教職工老舊小區離退休‘空巢老人’生活不便的問題,維修部開展‘號戶結對、青老幫扶’志愿服務活動,定期為17名‘空巢老人’提供義務水電維修服務。”后勤集團綜合黨支部書記、水電服務中心主任張建波介紹。職工們敬老助老的美德廣受好評。近3年來,維修部開展志愿幫扶服務91次,參與志愿者達258人次。

  維修部技術員鄭勇征是位“95后”青年,是同事眼里的“樂天派”。在“號戶結對、青老幫扶”的義務維修服務過程中,老人們特別樂意與他聊天。他在為老人提供水電維修服務的同時,還緩解了老人們的孤獨感。

  家住廈大東區的黃老師,今年90歲高齡,兒女都在國外,家中水電線路和電器設備老化,經常出現漏水、線路損壞等問題,鄭勇征和同事們每個月都要上門服務兩三次。有一次,黃老師家的老式浴霸燈泡壞了。很多商店不銷售這種燈泡,鄭勇征四處打聽,找了一個多星期,終于找到配套的型號。對此黃老師感動地說:“小鄭和同事們不僅免費幫我維修水電,還經常陪我聊天解悶,這種超越本職的服務,讓我覺得很溫暖!”

  傳承青年文明

  賡續后勤文化

  “青年文明號”活動自1994年啟動實施,是面向職業青年群體,以“敬業、協作、創優、奉獻”為理念,弘揚職業文明、培育先進集體和優秀人才,具有群眾性、實踐性、品牌性的精神文明創建活動。

  水電維修部堅持“文化引領、凝心聚神”,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統領,傳承“青年文明號”精神,凝聚愛國榮校、愛崗敬業的工作作風,展現出后勤人昂揚向上的精神面貌。

  “我們通過學習黨史和新理論,來激發青年職工做好水電服務保障的干勁和熱情。”后勤集團黨委副書記鄧澤君介紹。水電維修部全體成員堅持利用“崗前一課”“雙周政治理論學習”“固定黨日+”等時機,組織青年職工閱讀《中國青年報》《廈門日報》等報刊,不斷提升自身政治素養和思想認識水平,不斷提升在水電保障工作中展現新擔當、新作為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

  “水電維修工作不但是一項技術活,也是一項體力活。頂烈日、冒風雨,日夜連續奮戰是常事。”集團水電服務中心副主任李春海說。不管加班加點再苦再累,維修部的青年職工始終保持團結奉獻、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逐漸形成了“特別講團結、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奉獻”的工作作風,確保了重大保障任務的高標準完成。

  后勤集團團委書記沈靚介紹:“在創建‘青年文明號’的過程中,水電維修部還通過組織員工開展主題演講,學唱《青年文明號之歌》,亮身份、亮形象、亮承諾等形式,樹立文明服務形象。”同時,水電維修部還開展“心手相牽·伴同行”建設示范月和“三服務、一先鋒”行動等活動,不斷提升服務意識和服務質量。

  “水電維修部是廈大后勤集團眾多優秀團隊的一個縮影,后勤集團黨委將進一步加強黨建帶團建,加強青年職工的思想淬煉、政治歷練、實踐鍛煉、專業訓練,讓更多優秀團隊不斷涌現。”廈門大學后勤集團黨委書記楊云良表示,集團將進一步推動黨建、團建與業務工作高度融合,抓好黨建促業務,以黨建引領后勤建設,為學校新百年與時俱進建設世界一流大學貢獻后勤力量。

  (張世通)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