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江夏學院:翻譯教學中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
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國與國之間的交流變得越來越密切,這些都離不開語言及文化的有效交流。這一背景對翻譯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翻譯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對本國語言及文化有充分的了解,對其他國家的文化也要有全面的掌握,只有這樣,才能達到翻譯教學的目的。
福建江夏學院面向福建省開放型經濟帶,秉承了“創新、拼搏、包容、開放”的學校精神。學院充分發揮區位優勢,積極開展對外合作與交流,先后與多個國家及地區的22所高校簽署校際合作協議或達成合作備忘錄。
面對越來越多的國際合作交流,福建江夏學院在翻譯教學中探索了別具一格的跨文化教學方式,在具體的實踐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改進教學方法
創新翻譯教學模式
福建江夏學院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充分利用現代教學手段,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此外,還舉辦跨文化專題講座,以滿足學生的需求。在教學方法的改進中,將新的課程內容與學生所學的語言知識緊密聯系、與語言交際實踐緊密結合。
要在翻譯教學中充分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就必須有效地整合資源。鑒于此,學院對翻譯教學的整體架構進行了科學的完善調整,保證翻譯教學中有效融入跨文化元素。學院開設關于不同國家文化的選修課,引導學生深刻領略不同國家的文化魅力。通過融入跨文化交際內容,豐富課程教學,不斷加強學生的跨文化意識。與此同時,面對新時期、新需求,充分運用先進教學技術,依托“慕課”等互聯網教學形式,組織學生開展課外學習和培訓,為加強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提供保障。
注重教學引導
提升翻譯教學效果
福建江夏學院充分認識到,在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中,對思維方式的解讀是一項重要內容。在翻譯教學中,要使學生充分了解不同文化和環境影響下所形成的不同思維方式,尤其要注意兩種思維方式的區別,并針對這些區別制定合理的翻譯策略,形成一套較為完整的翻譯體系。因此,在課外教學中,學院不斷引導學生接觸文化知識,為學生提供充分的參考書目,例如,在課后引導學生閱讀文學作品、報刊等材料。從這些課外讀物中不斷學習文化知識、提升文化素質、開闊文化視野,進而不斷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
同時,學院還在引導學生思維方式上下功夫。在教學中使學生意識到不同國家的不同思維方式,對此有初步印象,以便在翻譯過程中遇到相關問題時有預設的解決方案和解決思路,避免因為思維方式不同造成翻譯錯誤。同時,學院在課堂上穿插許多案例的分析,引導學生進行交流討論,并自行制定解決問題的方案,使學生親身體會并增加感悟。學院通過這一系列方法,使得學生將理論付諸實踐,提高學生對跨文化交際的興趣,與此同時也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的翻譯能力產生積極的影響。此外,在翻譯教學過程中,學院尤為注重學生思想認知水平的提升,通過有效的引導,使學生主動地參與到翻譯實踐中去;同時通過課程教育,加強學生的跨文化交際意識;在翻譯教學的實踐中,引導學生自覺構建翻譯學習的框架。通過這種方法,不斷促進學生自我完善,以此來提高其跨文化交際能力。
營造氛圍
不斷融入跨文化語境
學習環境對學生有著重要的影響,良好的文化學習氛圍有助于提高學生跨文化交流的積極性和學習興趣。福建江夏學院在翻譯教學中尤為注意學習環境的營造。
學院不斷創新,在課堂上開展翻譯教學,在英語課堂中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組織學生開展各種活動,結合思政元素,通過課外語言交際和跨文化翻譯小組競賽等形式,加強學生對跨文化交際能力重要性的認識。此外,教師還通過“學習通”等平臺,幫助學生加深對跨文化交際技巧的理解。這種教學模式的創新不斷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學生遇到不理解的問題時,可以向老師尋求幫助,也可以在同學的幫助下解決問題,從而避免獨自學習造成理解不完全的現象,在實際的英語學習中提高英語跨文化交際能力。
學院在英語教學中通過模擬翻譯環境,為學生打造良好的翻譯氛圍,以此來激發學生的翻譯熱情。在實際的翻譯教學過程中,開展多種形式的翻譯場景模擬,比如影視劇翻譯、思政語篇翻譯等,模擬真實的翻譯情境,使學生在翻譯中感受不同的文化,形成正確的理解。通過模擬真實的翻譯場景,學生能夠更好地融入到跨文化交際活動中,有效地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
學院教師通過教學實踐,不斷創新教學觀念,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課堂理論教學的基礎上,通過教學實踐不斷強化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認識。充分利用課外實踐,提高學生對跨文化交際能力的自信。
多方協作
提供實踐平臺
為了更加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福建江夏學院在翻譯教學過程中,以充分了解社會發展的總體需求為基礎,通過立項產學研橫向課題,為學生提供翻譯實踐的機會。學院積極與社會企業及相關部門進行交流。在教師指導下,學生將理論知識與實踐進行結合,完成涉及翻譯實踐的產學研課題,這種方式能夠全面豐富學生對翻譯知識的理解,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增強跨文化交際能力,實現教學內容與生活實踐的無縫對接。
福建江夏學院在新時期充分發揮翻譯教學的載體作用,在不斷強化學生國際視野的同時,在翻譯教學中多舉措、全方位地鍛煉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為跨文化交流作出積極貢獻。
(林婧)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