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職業學院:以創新賦能網絡思政建設
10月15日,“山東省高校網絡思想政治工作分中心網絡文化中心(煙臺職業學院)”暨“煙臺職業學院網絡思想政治工作中心”正式揭牌。這是山東省高校網絡思想政治工作中心在全省高職院校中設立的首個網絡文化中心,標志著煙臺職業學院網絡思政建設開啟了新的篇章。
頂層設計“管”有方向
煙臺職業學院一直高度重視網絡思想政治工作,認真落實網絡意識形態責任制,主動強化互聯網思維,把網絡作為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徑。在全校“一盤棋”的宏觀視野下,做到“立足長效、統籌謀劃、齊抓共管、聯動有力”。
學校每年專題研究網絡思想政治工作,統籌網絡思政工作系統內的各要素,進行科學規劃,建立長效工作機制。年初將網絡思政建設列入年度重點工作任務,出臺學校《年度網絡思政工作意見》,對全年網絡思政建設作出安排,明確責任部門及完成時限,定期調度,確保學校的部署落到實處。同時,切實提高學校內部網絡思想政治工作的管理能力和治理水平,要求各相關職能部門和各系將網絡思政工作納入重點工作安排,以提升網絡育人質量為目標,結合實際,建設健康向上的校園網絡文化。學校還出臺了新媒體管理制度、輿情應對處置機制、網絡信息安全管理等制度文件,規范校園網絡媒體管理、強化網絡信息安全保障、確保校園網絡信息安全。
平臺建設“大”有空間
新時代大學生心靈的觸點如何接通?新媒體平臺的建設如何深度拓展?面對5G時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形勢、新任務,煙臺職業學院堅持思想引領,積極研究網絡傳播規律,把握時、度、效,凝聚師生共識,不斷延伸網絡思政教育空間,涵養了具有職業教育特色的校園網絡與新媒體生態。
在“大思政”建設格局下,探索網絡陣地的覆蓋面和浸潤度。學校著力建好“一個基地”,打造“一個矩陣”,聯結宣傳、學工、德育教學等部門和各系,形成以“新華社網絡思政試點基地+校內新媒體矩陣”為平臺、以“三全育人”為抓手、“點線面”相結合的網絡思政建設新局面。2020年,學校與新華社新聞信息中心山東中心攜手共建“網絡思政試點基地”。2021年4月,學校成為新華社山東高校融媒云平臺首批入駐高校。學校強化陣地建設,構筑傳播矩陣,將分散于學校各系各部門的新媒體力量凝聚起來,打造以“煙臺職業學院”微信公眾號為首的校園公眾號集群,同時推動傳統校園媒體與新媒介融合,整合官方網站、抖音號、“煙職在線”APP等自有媒介,積極用好“學習強國”“燈塔”等平臺,增強網絡思政教育和網絡文化傳播的針對性、實效性,匯聚網絡思政工作的合力,將廣大師生喜聞樂見的“煙職好故事”“煙職好聲音”傳播得更廣、更遠。
活化載體“新”有情懷
今年3月,煙臺職業學院獲新華社授權發布《國家相冊》。對于這一優質的網絡思政資源,學校進行了深度使用和開發。不僅將其“鏈接”進官微官網、思政課堂、黨員學習以及校園各處,更對《國家相冊》微視頻故事進行了改編,組建劇團,把網絡資源搬上舞臺,使之成為“舞臺上的思政課”和“活化的黨課”。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學校舉行了《國家相冊》舞臺劇匯報演出。演出場場爆滿,臺上的學生演員飽含深情,臺下的師生觀眾熱淚盈眶。學校師生在參與改編和演出的過程中,通過重現與演繹,由歷史的旁觀者、聆聽者化身為參與者、親歷者,潤物無聲地完成了一堂生動而深刻的思政課。這一新的嘗試,實現了線上與線下同頻共振、網絡資源與思想教育高度重合。
此外,學校網絡文化工作室在官微上開設了“煙職二十四節氣”“匠心傳承”等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工匠精神的專欄,舉辦了黨史知識競賽、網絡思政作品大賽、“祖國我想對你說”主題策劃等豐富的在線活動,通過身邊鮮活生動的事例培養師生的家國情懷和敬業愛崗精神。學生處(團委)每年舉辦“七星湖@”大學生網絡文化節,深受學生歡迎。學校還面向中層管理干部、學工人員、思政教師以及新入職教師等不同層面人群,定期開展新媒體寫作、新聞宣傳及網絡輿情培訓,提高知網、懂網、用網能力。
學校先后獲得“山東高職院校新媒體宣傳獎”“新媒體品質運營獎”“校園文化卓越宣傳獎”“高校教育新聞宣傳先進單位”等一系列榮譽。2020年,被山東省教育部門評為山東教育政務新媒體“組織工作先進單位”,受到通報表揚。(宮珮珊)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