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鐵路職業技術學院 打造黨建“紅色引擎” 引領“雙高”行穩致遠
石家莊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始建于1950年9月,經過71年的不懈進取,已成長為一所區域引領、國內知名的示范性高等職業技術學院,被譽為“中國鐵路創新型技術技能人才的搖籃”。2019年12月,學院成功入選“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高水平專業群建設單位。學院堅持實施思想筑基工程、領航先鋒工程、素質提升工程、“頭雁”引領工程、對標爭先工程、平臺打造工程等6項工程,打造改革發展的“紅色引擎”,以高質量黨建引領、推動學院“雙高”建設任務高水平實施。
實施思想筑基工程
確保“雙高”建設“不偏航”
扎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制造“雙高”建設的“催化劑”。學院以黨史學習教育為契機,立足71年的辦學歷史和鐵路運輸行業的辦學特色,推動“雙高”建設扎實開展。學院邀請抗美援朝的老戰士和老鐵道兵舉辦專題報告會,編寫校史故事《一名鐵道兵戰士的獻禮》,開展校史資料征集活動,引導師生學黨史、知校史。此外,學院還舉辦了“傳承紅色基因,迎接建黨百年”紅色電影海報展、“學黨史”讀書班、“重走‘趕考’路,砥礪新征程”黨史學習教育實踐活動。學院通過豐富多彩的專題活動,多角度、全方位宣講黨史,增強黨員領導干部和全體師生用創新理論新成果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的思想自覺、政治自覺、行動自覺。
深入推進“三進”工作,開啟“雙高”建設的“導航儀”。學院黨委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創建了“4412”工作機制;組建學院黨委、黨總支兩級宣講團,領導班子成員帶頭學黨史、講黨史,深入推進黨史學習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三進”工作讓黨員干部受到了深刻教育,匯聚了“努力構建中國特色高水平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體系,打造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高地,為黨和國家培育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廣泛共識,確保學院“雙高”建設不動搖、不偏航、有作為、有成效。
增強思政教育實效,發動“雙高”建設的“推進器”。學院黨委把思政課建設作為“一把手”工程,探索形成“1+3+N”精準思政課教學新模式:打造專兼結合混合式結構化的思政課教學團隊,實施精準供給、精準教學、精準評價。此外,學院著力實施“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推動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同向同行;構建了具有學院特色的“三魂”(軍魂、路魂、燕趙魂)文化育人體系,并將其融入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化“疫情危機”為“育人契機”,交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思想引領“雙勝利”的合格答卷。團結奮進的濃厚氛圍,將師生拼搏奮進、干事創業的激情匯聚為推動“雙高”建設的強大合力。2021年,學院被遴選為河北省首批勞動教育試點學校,思政課教師入選河北省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
實施“領航先鋒”工程
建強領導班子“火車頭”
強班子:黨委換屆,開啟“雙高”建設新征程。2020年6月24日,學院第二次黨代會勝利召開,選舉產生了新一屆黨的委員會和紀律檢查委員會,為學院改革發展和“雙高”建設提供了更加堅強的思想與組織保障。學院嚴格落實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修訂了《黨委會議事規則》《院長辦公會議事規則》,梳理制度263項,積極構建科學機制,建設堅強有力的領導班子,凝聚全院師生思想行動,增強辦好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院校的自信。
把方向:認真履責,謀劃“雙高”建設新思路。學院黨委充分發揮領導核心作用,全面總結發展建設成績和寶貴經驗,深刻分析機遇與挑戰,深入貫徹“完善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全面深化改革;重點實施思政工作質量提升行動、人才培養提質增效行動、“三教”改革持續深化行動、卓越師資隊伍建設行動、校企合作轉型升級行動、治理體系優化完善行動、教育信息化融合發展行動、國際合作交流拓展行動、校園基本建設攻堅行動、“三魂”文化傳承創新行動等“十大行動”,將管黨治黨、辦學治校主體責任的落實體現到推動“雙高”建設的生動實踐中。
保落實:攻堅克難,助推“雙高”建設新發展。學院黨委將全面從嚴治黨落實到辦學治校的全過程中,確保“雙高計劃”建設任務落地落實落細,成立了專業技術崗位聘用工作領導小組,圓滿完成專業技術崗位聘用工作,在編人員晉升180人、續聘53人、院聘42人,人事代理人員晉升33人、續聘2人、院聘10人,激發了教師的干事創業活力。通過多方協調,學院全力推進新校區建設,2020年11月7日,新校區建設奠基儀式成功舉行,綜合實訓中心建設破土動工,標志著學院的發展翻開了新的一頁。
實施素質提升工程
鍛造中層干部“排頭兵”
調整干部隊伍結構,奠定“雙高”建設組織基礎。學院黨委制定了《中層領導人員選拔任用工作實施辦法》《2020年中層領導人員換屆工作方案》等制度,嚴格程序,完成了51名處級干部和12名科級干部的選拔任用工作,中層干部的平均年齡由47歲降低至43歲,形成了以中青年干部為主體的梯次配備,激發了干部隊伍的生機活力,為“雙高”建設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
強化正向激勵機制,激發“雙高”建設內生動力。學院黨委充分發揮績效考評的“指揮棒”作用,全面推行績效改革,成立了教學督導與質量管理中心,圍繞“雙高”建設年度任務的完成情況開展處級單位考核,既突出亮點工作、特色成果,又注重過程評價。嚴格考核評分,全面真實地反映各單位(部門)在“雙高”建設中的工作成效,激發干部擔當作為、干事創業的熱情,確保“雙高”建設高質量推進。
提升干部綜合素養,為“雙高”建設蓄勢賦能。學院黨委聚焦“雙高”建設對高職院校干部隊伍提出的新要求,持續推動干部教育培訓,不斷提升干部隊伍綜合素質,精心制定實施方案,切實提高“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和黨史學習教育實效;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踐行井岡山精神凝聚創新發展合力”為主題,對全體中層干部開展了集中培訓;積極推動100余名干部“走出去”學習考察調研活動,引導領導干部在學習中開闊眼界、啟發思路,全面提升管理能力和領導水平。
實施“頭雁”引領工程
打造“雙高”建設“先鋒隊”
有序換屆,選優配強基層黨組織書記。學院黨委研究制定《基層黨組織調整及換屆工作方案》,對基層黨組織進行優化調整,新成立了國際交通學院黨總支和現代服務系黨總支,有序開展基層黨組織換屆工作。目前,學院黨委下設黨總支13個、黨支部28個,教師黨支部書記全部達到“雙帶頭人”標準,做到一手抓“雙高”建設、一手抓黨建工作,實現“雙高”建設與黨建工作的深度融合。
精心培育,打造“雙高”建設中堅力量。學院嚴格落實“雙高”建設對高水平專業帶頭人黨建工作的基本要求,積極培育教師黨支部書記黨建和專業(群)“雙帶頭人”、學生黨支部書記黨建和學生成長成才“雙領航人”,開展“結對”培養。學院實行黨務工作者職稱、職級“雙線晉升”,實現黨建考核與“雙高”績效考核充分融合,把黨支部書記培育成學院基層黨建和教學科研、學生教育管理服務工作“雙融合、雙促進、雙提高”的中堅力量,團結引領黨員和教職工積極投身“雙高”建設,在履行黨的建設和專業建設雙重責任中彰顯“頭雁效應”。
實施對標爭先工程
筑牢“雙高”建設“硬堡壘”
“雙高”建設謀劃在黨委,落實在基層,學院黨委修訂了《系(院)黨總支會議議事規則》《系(院)黨政聯席會議議事規則》,扎實推進標準化建設,精心打造特色黨建品牌,為“雙高”建設筑牢堅強堡壘。人文社科系黨總支以品牌活動為載體,增強黨組織政治引領力,入圍第二批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創建單位;經濟管理系黨總支創建“黨建+”品牌,有力促進教育教學工作開展;鐵道工程系教師黨支部創新“黨小組+教研室”模式,實現支部黨建工作和“雙高”建設有機融合。2020年,經濟管理系黨總支作為全省黨建工作標桿院系、鐵道工程系教師黨支部作為全省黨建工作樣板黨支部順利通過驗收,形成了可推廣的經驗,積極帶動各黨總支實現“五個到位”、各黨支部做到“七個有力”,全力推進“雙高”建設駛入“快車道”。
實施平臺打造工程
跑出“雙高”建設“加速度”
學院黨委積極打造黨建理論研究平臺和智慧黨建工作平臺,助力“雙高”建設加油提速。學院成立黨建研究會,開展黨建、思想政治和文化建設課題立項研究。近兩年,學院立項河北省高校黨建研究重點課題4項、一般課題22項,以理論研究強化理論素養,帶動提升黨建工作水平;學院經過多方調研,開發建設了“智能+質量黨建”智慧平臺,驅動黨建工作高標準落實,實現黨建工作高質量提升。
通過實施6項工程,學院辦學治校能力不斷增強。黨員干部和教職工講政治、顧大局,講團結、比奉獻,教育教學水平不斷提高;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凝聚力、戰斗力全面提升、持續增強;風清氣正、干事創業的政治生態環境正在加速形成,謀發展、干事業的氛圍愈加濃厚。“紅色引擎”釋放出澎湃動力,推動“雙高”建設邁出鏗鏘有力的步伐:學院領導班子2020年度考核優秀、名列前茅;多項事業協同并舉,收獲豐碩成果,近兩年,學院師生在各級各類職業技能大賽中斬獲獎項197項,其中國家獎9項,省部級特等獎7項、一等獎43項、二等獎62項、三等獎56項。
實干致勝,執著致遠。在學院黨委的堅強領導下,全體師生堅守初心使命,砥礪奮進,將黨建激發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和群眾工作優勢,轉化為核心競爭力優勢,以一流黨建引領高水平建設,書寫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為中國特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貢獻石鐵力量。
(袁薇 郭社軍 周敏娟 王麗斯)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