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五優五好”共建文明校園 ——重慶郵電大學推進全國文明校園建設經驗

來源:中國教育報 時間:2021-11-09  閱讀:次   |
42.9K

  建設文明校園,是高校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的必然要求,是幫助青年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鑄魂工程。作為第一屆“全國文明校園”,重慶郵電大學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大力實施優勢思想導航引領、優秀隊伍言傳身教、優良機制協同保障、優美環境浸潤熏陶、優質教育培基提能五大舉措,團結帶領全校師生傳承學校通信報國的紅色基因、敢為人先的創新基因和舍我其誰的奉獻基因,將學校建設成鍛造理想信念的熔爐、弘揚主流價值的高地、涵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家園、滋養文明風尚的沃土,將學生培養成德才兼備、能力過硬、志存高遠的時代新人。

  優勢思想導航引領

  好聲音在校園成為主調

  “澆花澆根,育人育心。”重慶郵電大學始終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使命任務,以有血有肉的思政教育引領師生深植愛國之根,讓好聲音唱響校園。

  (一)創新理論引領。將深學篤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思想建設的首要任務,扎實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黨史學習教育、“四史”宣傳教育等主題學習教育。推動學與悟、學與講、學與研三結合,健全校院兩級黨委中心組學習、教職工政治理論學習等制度,強化學原文悟原理與理論交流研討;組建校黨委講師團、黨的十九大精神理論宣講隊、黨史學習教育宣講小隊等,宣講2000余場;主要領導帶頭主講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宣講對談等思政大課,廣泛開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微宣講暨微黨課比賽,涌現出“青年團學骨干黨史半月談”微宣講等理論宣講品牌;推進黨的創新理論研究闡釋,組織專家學者在權威期刊發表理論文章100余篇。

  (二)核心價值引領。將愛國愛校、革命傳統教育納入學校人才培養方案,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選拔教師和學生骨干參加“青馬工程”,培育青年馬克思主義者;舉辦“我的中國夢”“國旗下的演講”等系列主題教育活動;開展感恩勵志教育,引導學生感恩國家和社會;開展安全法治誠信教育,強化學生誠信意識和法治意識。每年超過1萬人次參與志愿服務,學校多次被評為“全國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優秀單位”。

  (三)校園典型引領。連續20余年開展“十佳文明家庭”“先進班集體”評選,連續10余年開展“校長榮譽獎”“五四之星”“文明寢室”“五星文明樓棟”評選,近10年連續開展“十佳師德標兵”“十佳青年教師”等評優表彰活動;組織“中國夢·重郵情·青春行”優秀畢業生先進事跡報告團、國家獎學金獲得者報告團等先進典型校園巡講活動;編輯出版優秀學生先進事跡匯編,開展“我的中國夢”“科學道德集中宣講”主題教育活動,樹立身邊典型,倡導形成創先爭優的良好氛圍。

  優秀隊伍言傳身教

  好風氣在校園成為主流

  “德者,本也。”重慶郵電大學堅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學,通過政風、師風、學風建設,營造出風清氣正的好環境,讓好風氣在校園成為主流。

  (一)政風清朗。夯實黨委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堅持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切實加強政治建設,大力營造良好政治生態,學校干部隊伍精神狀態昂揚,工作作風扎實,“世界一流學科攀登計劃”等重點任務積極推進。學校領導班子連續考核優秀,被評為重慶市先進領導集體,獲重慶市第二屆教育綜合改革試點成果一等獎。

  (二)師風高尚。成立黨委教師工作部,出臺《重慶郵電大學教師行為規范》等一系列師德師風管理辦法,把教師思想政治表現和課堂教學質量作為年度考核、職務職稱評聘、評優獎勵的首要標準,實施師德一票否決制。成立學校科研倫理委員會,舉辦從教30年表彰活動和“修師德、正師風、樹師魂”教工技能大賽,開展“廉潔從教”專題教育,涌現出首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全國模范教師”等一批先進典型。

  (三)學風優良。加強校院學業輔導中心建設,開展“重郵開講啦”“同學幫幫忙”等線上線下經驗交流及朋輩學習輔導活動;推行班導師制度、班學長制度、駐班黨員制度,開展優良學風班創建系列活動;健全學情分析、學業預警、學風督查機制,培育形成樂學、好學、善學的優良學風。

  優良機制協同保障

  好風向在校園成為主導

  “經國序民,正其制度。”重慶郵電大學把思想價值引領貫穿辦學治校各領域、教育教學各環節、人才培養各方面全過程各環節,加強頂層設計,創新管理體制機制,著力推動好風向在校園成為主導。

  (一)頂層設計驅動。成立學校校園文化建設與精神文明建設領導小組、思想政治工作領導小組、黨建工作領導小組等領導機構,以《中共重慶郵電大學委員會重慶郵電大學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施意見》《中共重慶郵電大學委員會重慶郵電大學“十大”育人體系建設實施意見》及10個配套方案為頂層制度,形成以“十大”育人體系為核心的、富有重郵特色的“三全育人”體系范式。近年來,學校孵化出“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重慶市教育系統先進基層黨組織”以及市級“十大育人”精品項目等思政精品。

  (二)專職隊伍推動。把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建設納入學校教育事業發展和人才隊伍建設總體考慮。加大思政課專任教師、輔導員引進力度和支持力度;選優配強黨支部書記、專職組織員,實現教師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全覆蓋;基本形成“1+7+3”職稱制度體系,落實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專職輔導員和專職黨務工作者職稱評審;發揮教師“培德培志”主體作用,全面加強對教師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師隊伍重點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管理隊伍重點加強職業道德和工作作風建設,培育出全國高校思政課名師工作室、市級輔導員名師工作室,涌現出“全國優秀教師”等教學名師和“重慶市教書育人楷模”“重慶市最美教師”等先進個人。

  (三)項目示范帶動。強調項目引領,出臺學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項目管理辦法,在校級層面開展思政工作精品項目培育,探索形成具有可示范、可引領、可輻射、可推廣、可持續的先進經驗和典型做法;開展課程思政探索,通過3年建成200門左右的校級“金課”和20個“課程思政”名師工作室;突出示范崗位和先進典型的榜樣引領作用,搭建學生科學實踐和創新創業平臺、“紅巖網校”網絡平臺等一批育人示范平臺,培育創建3—5個黨建工作標桿學院、6—10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選樹一批優秀共產黨員等服務育人先進典型,培育一批“黨員示范崗”“學雷鋒服務隊”等優質服務育人示范崗位。

  優美環境浸潤熏陶

  好風景在校園成為主色

  重慶郵電大學將自然景觀與歷史人文、科技文化相融合,打造美麗校園,開展有滋有味的文化活動,讓好風景在校園成為主色。

  (一)校園環境美麗。建好“全國綠化模范單位”“重慶市美麗校園”,將綠色生態環保理念融入校園環境建設;推動新技術在后勤服務保障工作中廣泛應用;加強智慧校園網絡基礎設施建設,獲評“重慶市首批智慧校園建設示范學校”“重慶市教育信息化試點優秀單位”;校園安全穩定,獲評“全市重點高校安全穩定工作先進單位”。

  (二)文化活動豐富。加強校史館、全國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等文化陣地建設,以“美麗重郵”校園文化節為龍頭,形成富有重慶郵電大學特色的“黃桷馨聲”草坪音樂會、“信科杯”辯論賽、“科技文化節”等品牌活動,原創話劇《紅色長波》等文化精品和“文峰青年大講堂”等文化高地,帶動校園文化蓬勃開展。近年來,師生在全國大學生藝術展演等活動中獲得省部級及以上獎勵300余項。

  (三)網絡空間清朗。強化對網上網下陣地主管主辦責任;加強正面輿論引導,發揮校屬各類媒體平臺作用;講好重慶郵電大學故事,將優秀網絡文化成果納入教師職稱評審,形成以“紅巖網校”為主的網絡思政教育平臺,“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微信游戲爭霸賽”等一批校園網絡文化特色活動參與人次超百萬;“重郵小幫手”被評為“全國高校優秀網絡欄目”,學校獲得全國網絡文化節活動優秀組織獎。

  優質教育培基提能

  好學生在校園成為主力

  重慶郵電大學著眼于人才培養這一中心任務,堅持體魄健康和心理健康并重、信念堅定與能力過硬并重,通過有聲有色的教育改革,著力培養高素質創新型人才,讓好學生在校園成為主力。

  (一)突出信念過硬。發揮思政課主渠道作用,筑牢學生理想信念。成立思政課教學領導小組,深入推進思政課改革創新,探索構建了“理論主課堂·實踐大課堂·網絡新課堂”“三維融合”的綜合教學改革模式。利用信息學科優勢,積極推動優質思政教學資源“可視化”建設經驗被全市推廣。思政課教師獲首屆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展示活動等獎勵,學校馬克思主義學院獲評重慶市示范馬克思主義學院,馬克思主義學科被列為市級重點學科。學生被評為全國高校“百名研究生黨員標兵”、重慶市向上向善好青年等。

  (二)突出身心過硬。堅持體魄健康和心理健康并重,倡導體育運動風尚,定期舉辦校運會、運動夢想秀等系列校園文化活動,強健師生體魄。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建成心理輔導中心,開展“5·25”心理健康月等系列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詢服務活動,本碩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和摸排工作,做好心理危機事件干預,學校被評為“全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優秀機構”。

  (三)突出能力過硬。面向ICT行業加快高素質創新型人才培養,制定《重慶郵電大學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行動計劃》并全面推進,人才培養質量穩步提升,兩個學科進入ESI國際排名前1%,11個學科入選2021軟科排名,在2016—2020年全國地方本科院校大學生競賽中位列第11名,在重慶市屬高校中位居首位。利用國家眾創空間開展“創在重郵”“重郵創客”“創新創業訓練營”等校園“三創”主題活動,近幾年取得全國“挑戰杯”、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等賽事的700余項國家獎勵、1700余項省級獎勵,榮獲“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國首批國防教育特色學校”等榮譽。

  (敬菊華 羅靜)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