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開啟現代化征程 推動高質量發展

來源:中國教育報 時間:2021-11-16  閱讀:次   |
42.9K

  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1954年建校,1999年獲批成為普通高等職業學院。學校是國家示范骨干高職院校、國家示范性軟件職業技術學院、國家職業教育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項目單位、黃炎培優秀學校、北京市“一帶一路”國家人才培養基地、北京市職業院校信息技術類專業教師培訓基地、北京電子信息職業教育集團牽頭單位,也是北京市特色高水平職業院校建設單位以及國家“雙高計劃”建設單位。“雙高計劃”建設以來,全校上下齊心協力,眾志成城,扎實推進國家“雙高計劃”,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全面實施立德樹人育人工程

  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學校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加強思想政治工作,推進學生素質教育。一是不斷加強中國共產黨對學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面領導,落實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構建了“三全育人”工作格局。二是創新素質教育通用平臺內涵與載體,構建和完善以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素質教育、創新能力教育、體育、心理健康教育、美育、勞動教育、職業素養教育等為主要功能板塊的通用能力教育平臺。三是圍繞通用平臺功能板塊,構建“思政教育必修課+思政教育選修課+素質教育選修課+課程思政”四位一體素質教育課程集群。四是以“紅色電子”校園文化為引領,探索建設“一院一品”素質教育特色樣本,打造形式多樣的素質教育活動載體,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校園文化。五是以師德建設為引領打造高素質專業化學生工作隊伍,科學構建素質教育綜合評價體系,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

  實施學科專業領先工程

  打造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高地

  學校以北京“十四五”時期高精尖產業發展規劃為指導,主動迎接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服務北京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發展戰略,助力北京電控建設世界一流的電子信息產業集團。一是遵循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兩大主線,加大專業布局調整力度,持續推動專業群動態升級。充分發揮學院在信息科技領域的學科優勢以及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天然優勢,優化專業布局,組建電子信息學院、產業互聯網學院、人工智能學院、數字商務學院、數字藝術學院、教育與健康學院等六大學院。二是以國家“雙高計劃”重點建設的專業群為核心,重點打造一批品牌專業群,在數字產業化方面,重點布局產業互聯網、通信、網絡、信息安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專業群。在產業數字化方面,重點布局集成電路、智慧城市、智能汽車、數字貿易、智慧健康、文化創意等專業群。

  深化“三教”改革

  持續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堅持人才強校戰略,建設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水平專業化的人才隊伍。一是堅持把師德建設放在教師隊伍建設首位,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和教師隊伍建設。建立健全師德建設長效機制,將師德建設融入教師聘用、考核、培養全過程。二是加速推進高素質“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雙師型”教師比例達到87.8%,建立校企雙向流動長效機制,打造高水平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兩個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入選國家級別教師教學創新團隊。

  加強教材建設。按照職業教育規律和培養要求,深化校企在教材開發領域的合作,校企合作開發了一批適合職業教育培養要求、緊跟新技術發展趨勢的優質教材,取得豐碩成果。一是9部教材入選國家“十三五”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二是在國家教材評比中獲全國教材建設先進個人一人、全國教材建設獎全國優秀教材一項。

  深化教法改革。學校持續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扎實推進教學方式方法改革,開展優質課程資源建設,強化信息化應用,助推課堂革命。一是學校不斷深化“通用平臺+技術中心”人才培養模式創新,探索產教融合德技雙修育人,將“1+X”證書制度深度融入課堂教學。依托技術中心的綜合科技環境,積極探索項目教學、案例教學、項目工作室教學等“學做合一”教學模式,取得一大批教法改革創新成果。二是扎實推進教學方式方法改革,開展100門優質課程資源建設,以更好地支持混合式教學、翻轉課堂等多種教學模式,不斷提升課堂教學質量。三是教學方法改革成效顯著,教師在省級教師教學能力比賽中獲獎17項。

  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

  增強社會服務能力

  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學校隸屬行業辦學,在產教融合方面擁有天然優勢和得天獨厚的條件,學校不斷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出有效的實施路徑。一是持續發揮校企合作理事會的作用,有效解決了企業參與教學、訂單培養、學生實習、教師企業鍛煉、企業職工培訓、技術設備共享、實習基地共建等產教融合的關鍵問題,與企業形成了人才共育、過程共管、成果共享、責任共擔的緊密型合作辦學體制機制。二是持續發揮北京電子信息職教集團的作用,職教集團入圍國家示范性職教集團建設。三是持續深化校企合作,通過校企合作成立工程師學院、大師工作室等多種形式,加強產教融合師資隊伍建設,推進產教協同育人,推進協同創新和成果轉化,積極探索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促進人才培養供給側和產業需求側結構要素全方位融合,把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向縱深推進,為職業教育改革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四是校企合作打造高水平實訓基地,校企合作共建工程師學院,燕東微電子學院、神州泰岳信息安全工程師學院、完美世界數字文化創意設計師學院入選省級實訓基地建設。依托“北信職業智慧眾創空間”,孵化創業項目10項、創新項目50項。

  社會服務能力顯著提升。支持國家戰略,堅定高端培訓發展策略,打造教育信息化領域的北信培訓品牌。一是支持國家戰略,成立鯤鵬產業學院,構建信創人才培養新生態。二是落實電控“礪劍工程”人才培養計劃,培訓北京電控學員3350人次。三是開展對口支援和區域合作,扶智西部4895名學生。四是面向“三區三州”,培訓教師6523人。五是服務國家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培訓教師近7萬人次。六是實施終身教育服務工程,技能鑒定607人次,開展社區培訓達1099人/日。

  深耕職業教育國際品牌

  服務“一帶一路”倡議

  學校積極打造高等職業教育國際品牌。一是積極服務國家戰略和高水平對外開放需要,加快推動國際化辦學進程,開展高質量的留學生教育,促進高水平的國際交流合作。二是著眼打造職業教育輸出樣板,高標準推進海外分校建設。三是以學校海外分校“埃中應用技術學院”為重點,持續完善海外分校的教育標準與運行規范,建立健全海外分校質量保障體系,加強海外分校的師資培訓,改進課程教學效果與教學管理水平。四是積極參與國家國際發展合作機構蘇伊士運河經濟區職業培訓中心建設項目。五是及時總結和推廣海外辦學經驗,推動中國先進教育理念和優質教育資源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輸出。

  深化管理體制改革

  推進學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圍繞建設中國特色現代化高職院校的目標,深化學校管理體制改革,加快推進學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一是加大改革創新力度,深入推進學院治理體系建設、優化校院兩級管理,強化內控建設和法治校園建設,推動學院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二是以學校章程為基本準則,完善中國特色現代大學制度。深化管理體制改革,推進教師崗位分類管理,建立健全以質量、實績、貢獻為導向的評價體系。三是改進內控體系,優化關鍵業務控制流程,形成內控監督長效機制。

  進入新時代,學校黨委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開啟新征程,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為把學院建成行業辦學特色鮮明、產教融合充滿活力、學科專業優勢突出、人才培養質量優良、社會服務能力卓著、國際化辦學成效顯著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現代化高職學院而努力奮斗。

  (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盧小平)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