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適教育”把人才放在發展首位 ——鎮江高等職業技術學校高技能人才培養紀略
發展以人為本的教育,是實現職業教育現代化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全國職業教育大會強調指出,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中,職業教育前途廣闊,大有可為。推動職普融通,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加快構建現代化職業教育體系,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鎮江高等職業技術學校(江蘇聯合職業技術學院鎮江分院)全面貫徹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教育方針,秉承“力行”校訓,堅持“合適的教育,盡心的服務”辦學理念,以“自信樂觀、‘智’‘能’精湛、好學儒雅、敢為人先”為學生素質發展目標,著力培養德技并修的現代化高技能型人才。
立人樹品
創新德育強基固本
孕瑞生群英,育德德何成。鎮江高等職業技術學校認真總結推廣“二維德育”團隊管理經驗,創新“四維立交”德育模式。通過橫向二維“聯合”,以系部年級組建德育團隊聯合家長團隊,家校共育形成全方位育人機制,將思政教育、養成教育等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全覆蓋;結合縱向二維“融合”,由專業、技能教師組建專業團隊融合企業導師團隊,校企協同形成全過程育人機制,將工匠精神培育、勞動教育融入各項專業學習和實踐,加強職業素養教育,培養學生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人”和“職業人”,為將學生培養成德技并修的高素質高技能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
同時,立足課堂教學(第一課堂),豐富活動平臺(第二課堂),拓展企業實踐(第三課堂),構建“立德·力行”育人實施路徑。依托智慧校園建設,探索構建“七維度”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從道德品質、行為素養、知識技能、團體適應、志愿服務、健康生活、創新創業等7個方面21個測評點,采用“學分銀行”的方式對學生進行階段性、個性化評價,依據大數據分析形成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結果,實現學生素質培養路徑的智能化、可視化,促進學生個體全面發展。
“十三五”期間,學校獲評全國“新時代好少年”主題教育活動先進集體3次、省中等職業學校“文明風采”競賽優秀組織獎5次、省創新創業大賽優秀組織獎3次;參加各類德育活動獲省級及以上獎項435人次;兩名學生赴聯合國總部演講。學校榮獲全國職業院校實習管理50強、省職業學校學生管理30強等稱號。
以生為本
多元化培養塑人修才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鎮江高職校堅持“服務于學生的現實發展,服務于學生的持續發展,服務于學生的幸福生活”的辦學宗旨,充分尊重和滿足學生日益增長的多樣化、個性化學習與發展需求,實施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的多元化人才培養模式。
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開展校企“雙元”育人。充分發揮行業、企業作用,引企入校,建立企業工作室,開展省級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試點工作。以專業為紐帶,以共同價值追求為目標,構建校企命運共同體,推進集團化辦學,牽頭成立江蘇數字游戲藝術職業教育集團等,共同培養高技能人才。學校先后與江蘇朵漫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北汽(鎮江)、江蘇希西維公司等30家企業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系,與江蘇睿泰數字產業園、鎮江明都大飯店等3家企業建立“企業學院”,校企合作設立企業工作室、創新基地和實踐基地。
校企“雙主體”,推進創新型現代學徒制。學校在深入推進“朵漫世家”班省級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的基礎上,在機電一體化及旅游管理專業群實施學校、企業“雙主體”,學徒、學生“雙身份”的現代學徒制。推廣“工作室制”人才培養的成功經驗,在信息技術及動漫制作技術專業群全面推進以工作室為組織形態、以項目為學習載體、以實踐為主線的“工作室制”人才培養模式,信息技術工作室制人才培養模式榮獲國家教學成果獎二等獎、省特等獎。以雛鷹創客中心為基地,以FRC機器人競賽及研發為平臺,以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和科學探究能力為目標,大力推進STEM理念的技能創新型人才培養。
自2007年以來,學校共獲得江蘇省職業學校技能大賽獎牌1208枚,其中金牌194枚;獲得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獎牌71枚,其中金牌42枚,連續10多年獲省技能大賽團體總分冠軍。學校代表江蘇省參加首屆全國職業技能大賽獲得銅牌一枚,有兩名學生代表江蘇省進入第45屆和第46屆世界技能大賽3D數字游戲藝術項目國家集訓隊。
精技賦能
強師扛好“育才”大旗
為師者,惟匠心以致遠。學校牢固樹立“優秀師資隊伍是學校發展的核心競爭力”的理念,以發展、評價、投入“三輪驅動”為手段,以教學能力、實踐能力、學術能力、事業拓展“四維進階”為重點,構建教師職業生涯“全景四評”培養機制(近景——“未來之星”、中景——“中堅骨干”、遠景——“名師帶頭人”,教師自評、同行互評、系部考評、學校核評),深入推進全員素質提升、拔尖人才培養、教授培養、博士培養“四大工程”,努力打造卓越教師隊伍,教師隊伍建設經驗榮獲省教學成果獎一等獎。學校現有專任教師410人,其中教授(正高級講師)5人、副高及以上職稱184人,占比45.4%;專業任課教師共247人,占比56.1%;研究生學歷學位共207人,其中博士研究生5人,占比51.1%;市級以上各類名師骨干119人次。
發揮骨干引領示范作用,推進技能“大師”和“名師”工作室建設。以技能大賽、教學大賽為依托,以“金牌教練”為主體,積極開展名師帶徒、技能攻關、課程開發、技能培訓、成果推廣等工作,推進技能大師工作室建設,著力提升專業課教師的技能水平。圍繞重點專業及專業群的建設發展,堅持“聚焦”原則,加強省、市級名師工作室建設。加大投入,加強考核和監督,促進工作室成員在論文發表、課題研究、專利申報等方面年年有新項目、新成果。現擁有省級名師工作室4個、市級名師工作室4個、省教師教學創新團隊一個、省“四有”好老師團隊一個。學校被評為省級教師發展示范基地校。
目前,學校有一項國家級別子課題結題,主持省級課題49項、市級課題86項;近5年,教師發表省級以上刊物論文65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37篇,SCI、EI檢索12篇;申請專利107項(發明專利37項、實用新型專利69項、外觀專利一項),其中授權專利61項。學校被評為省教科研工作先進集體。
往事作序,來日為章。鎮江高等職業技術學校堅持以人為本教育理念,為學子量身打造“合適教育”,為培養現代化高技能人才找到了“更適合”的成長路徑。學校立足本土,發揮服務輻射作用,每年向社會輸送技術技能型人才1000名左右,為服務鎮江產業發展賦能,為實現職業教育現代化高質量發展奠基。
(張偉斌 劉春)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