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城市職業技術學院 以創新促卓越 培養“雙高三強”土建類人才
■“新時代新職教新征程(江蘇篇)
高職教育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無錫城市職業技術學院自辦學以來,始終堅持改革創新,與時代發展同頻共振,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土木建筑類專業人才。近年來,學校依托無錫市建設職業教育集團和裝配式建筑產業學院等平臺,開展基于職教集團的土建類專業“點、線、面、體”立體化實踐教學模式探索等實踐,取得突破性進展,使得學校發展和人才培養煥發勃勃生機,其折射出的先進辦學理念與探索精神,值得分享與借鑒。
厘清人才特質
確立培養目標
面對綠色化、工業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建筑行業發展方向,學校經過縝密調研,厘清新時代高職土建類專業人才應當具備的家國情懷、創新創業精神、數字思維和可持續發展等特質。基于此,學校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學生全面發展為理念,確立品德修養高、專業水平高,實踐能力強、創新創業能力強、職業競爭力強“雙高三強”土建類專業人才培養新目標,為設計課程體系奠定了基礎。
隨著人才培養新目標的確立,學校高質量發展的道路逐步鋪設開來。
優化能力課程體系
提高實踐能力
學校精準對接地區經濟發展需求,把土建類專業定位在服務無錫地方建筑產業轉型升級和向價值鏈中高端發展上,人才培養由“專才型”向“復合型”轉變,課程內容由理實一體向理論、實踐與“雙創”精神融合轉變,教學模式由第一課堂向第二課堂、網絡課堂、企業課堂延伸轉變。根據職業核心能力層次,構建通用基礎能力模塊、專業核心能力模塊和拓展核心能力模塊,突出學生的職業溝通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解決問題能力、信息處理能力、技術應用能力等的培養,形成土建類專業人才培養的能力課程體系。開設了注重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就業能力和工匠精神培養的“創新思維與創業能力”等課程,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面對建筑企業智能施工、智能生產等新需求,在通用基礎課程中開設“數據分析”等課程;刪除不同專業課程之間相互重復的教學內容,增設“建筑BIM”等專業拓展課程。細化培養目標,強化賽教融通、書證融通,構建技術的能力課程體系,突出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創業能力和職業競爭力培養。
深化校企合作
暢通育人路徑
依托無錫市建筑職教集團,“雙主體融合”建專業,建立一體化人才培養機制。目前,學校有深度合作企業64家,由企業主導技能和實訓課程教學,將新技術、新產品、新技能引入課堂教學。建筑工程技術專業2019年被認定為“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15—2018年)骨干專業”,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群2013年被認定為“無錫市職業教育重點專業群”。
通過項目驅動,“雙帶頭人融合”構課程。實施教師黨支部“雙帶頭人培育工程”,出臺《專業帶頭人遴選與管理辦法》,強化“校內+企業(行業)”專業“雙帶頭人”制度保障。“雙帶頭人”共同開展專業建設調研,圍繞人才培養開發各類項目,共同開展教育教學課程資源建設和教學研討活動,共同指導專業教師參與各級各類教研教改和應用技術研究項目,共同推進項目化、模塊化、協作式和混合式教學方法改革。“基于職業核心能力的建筑工程技術專業課程體系研究”等教學研究項目獲批立項。
實施“雙導師制”,由校企雙方各派一名人員擔任導師,通過“雙導師融合”加強學生管理,開展技能訓練、指導學生創新創業實踐。“二對一”進行學生學業和職業生涯指導、職業精神塑造、職業技能輔導,組織團學活動和企業實習實訓。依托國家和省市職業技能大賽,在大二階段組織學生組建多個項目團隊進行分層培養。學生在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中獲銀獎1項,獲教育部門組織的省高職院校技能大賽一等獎1項、二等獎和三等獎20余項,獲省優秀畢業設計一等獎2項、團隊獎1項。
學校與易居企業集團等企業共建“企中校”,合作開展實訓和實習;與上海品清裝飾設計工程有限公司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辦學;與中融華誠工程科技有限公司共建融教學、實訓、校內實習和考核為一體的現代建筑裝配式產業學院,共同實施“校企雙場景”實踐訓練,大大提升了學生的實踐能力。“校企共建鼎都建材檢測生產性實訓基地”入選2017年無錫市校企合作示范組合。“校企協同育人——易居班實踐教學改革與探索”入選2019年無錫市校企合作示范組合。
此外,學校創新實施教師與企業師傅“雙考核”教學評價制度,根據崗位標準,考核學生技能點的熟練度和知識點的掌握情況。開展建筑工程識圖、建筑BIM、裝配式建筑構件生產與安裝3個“1+X”職業技能等級證書項目試點,真正實現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與職業崗位要求相統一,使教學內容與職業技能標準和職業崗位要求相融合,學生參加“1+X”考證通過率達到85%以上。
(張志祥 蔡小玲)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