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發武漢理工大學:揮人才優勢 積極參與服務鄉村振興

來源:中國教育報 時間:2021-11-29  閱讀:次   |
42.9K

  鄉村振興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必然選擇。高校作為知識、文化的傳承者和創新者,具有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服務社會等職能,又自帶科技和人才優勢,理應主動承擔起助力鄉村振興的時代大任。武漢理工大學以鄉村振興戰略為契機,“順時而動”、主動作為、多方發力,深入農村實際積極探索高校助力鄉村振興的發展模式和實踐路徑,取得了豐碩成果。學校申報的高校服務鄉村振興創新試驗培育項目“以生態文明為牽引,深化教育賦能助力,爭創新時代鄉村振興示范村”獲批,成功入選“美麗鄉村建設”類別。

  深化智力賦能

  協同完善縣域治理

  學校學科齊全、知識密集、人才薈萃,兼具理論研究與社會實踐雙重優勢,特別是在農村發展、農業經濟、產業政策、扶貧開發、村莊治理等領域集中了一大批有較高學術水平和較大影響力的專家學者,他們長期研究我國“三農”問題,對農村發展問題有著深入的探索和思考。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學校充分利用“智囊團”和“人才庫”優勢,組織經濟學院教授團隊深入陜西省石泉縣,在經貿、農業農村等部門以及企業、工農業基地、生產車間等開展“蹲點式”調研,全面了解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協助做好編制石泉縣“十四五”工業經濟發展規劃及“十四五”富硒產業發展規劃等工作,為石泉縣“十四五”工作安排做好“頂層設計”;圍繞建黨100周年主題,學校與石泉縣達成合作協議,組織中共黨史、鄉村治理、經濟發展、產業建設、基層法治等領域的專家教授作為石泉縣經濟社會發展顧問,為石泉縣高質量發展當好參謀助手。

  深化科技賦能

  協同推動產業升級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物質基礎。產業興則經濟興、農村興。科技創新是農業經濟發展的戰略支撐,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關鍵在科技進步與創新。學校切實發揮自身科研和人才優勢,緊緊圍繞鄉村振興發展需要,深入挖掘學科優勢與農業領域交叉融合的前沿技術,找準農業科技突破方向,著力解決制約農業創新發展的突出科技難題,加快把農業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步伐。學校派駐干部組織康達電子、奧邦鍛造、天成絲業、及食雨食品等石泉縣主要民營企業召開座談會,商討政產研合作與科技成果轉化事宜,著力搭建科技成果轉化平臺,引導石泉縣民營企業以新材料應用和智能制造為抓手,逐步向自動化、智能化升級發展,不斷提升企業的綜合競爭力;學校自動化學院與石泉柏盛富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達成意向,由自動化學院提供技術支持,幫扶柏盛科技利用自動化、智能化設備打造智慧工廠,推進企業產能、質量和效率的有效提升。

  深化教育賦能

  協同提升文化素質

  隨著我國市場改革的不斷推進,勞動力市場逐步完善,人力資源因素在勞動收入決定中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教育、工作經驗和技能培訓是積累人力資源的主要途徑,也是市場經濟體制下決定勞動者報酬的主要因素。因此加大教育投入,提高受教育機會的均等性,尤其是農村地區的新型農民、職業農民培育,是當前教育事業發展應當關注的重要領域。學校以選擇、傳遞和創造知識為己任,積極主動承擔社會知識更新和教育培訓的職責,利用科技人才和資源優勢,通過線上方式,面向石泉縣基層干部舉辦“基層社會治理”專題培訓會,從疫情防控、基礎設施建設、擴大就業渠道、電商扶貧、產業振興等方面,提升干部基層工作能力;面向基層技術人員舉辦“桑蠶養殖技術發展”專題培訓班,提升其專業化水平;組織暑期社會實踐隊志愿服務活動,結合專業特色開設了“e禾”科技啟蒙課堂,通過科學知識普及、科技互動體驗、科技動手制作等課程,幫助學生開拓科技視野;交通學院“隨益行人”支教團為處在貴州大山深處的小學生帶去了一份別致的禮物——“行走中的圖書館”,讓學生在上學和放學的兩小時路程中可以邊走路邊“聽書”;離退休工作處老同志積極捐書援建鄉村圖書館——鶴鳴書院,并邀請專家學者定期開辦講座,為鄉村文化建設添磚加瓦。

  深化消費賦能

  協同促進農戶增收

  持續快速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是鄉村振興戰略的基本出發點和根本目的;提升對農村地區的產品和服務的消費需求是農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實現途徑。學校以實現農民增收為目的,充分運用豐富的組織、人脈、宣傳資源優勢,以不同形式、從不同渠道、在不同領域積極探索實踐消費賦能鄉村振興新模式。如:學校與石泉縣簽訂價值200萬元的蠶絲被采購協議,幫助桑農和蠶桑企業緩解疫情影響;對接當地富硒香菇、木耳等名優農副產品銷售需求,調動校友企業、社會組織、教職工等的采購積極性,幫助農民增加銷量;通過在校內超市設置銷售專區、擴寬線上銷售渠道、搭建電商銷售平臺等方式,加大宣傳推廣力度,拓寬線上線下銷路,有效解決了當地農副產品銷售難的問題。

  深化校友賦能

  協同招商引智工作

  鄉村振興作為一項戰略,需要以年代計、以全社會共同努力計,要有全社會一起持續發力、久久為功的戰略思維。學校作為鄉村振興的一個建設主體,充分發揮積極性和創造性,在踐行“教育助力鄉村振興”使命任務的過程中主動尋求多元化的社會支持。校友是學校的一個重要可利用資源,學校在探索助力鄉村振興新模式和實踐路徑中充分挖掘、開發校友資源,包括有形的物質、人脈資源,也包括無形的知識、精神、信息資源,充分發揮校友資源價值,為學校發展服務。在學校西安校友會的牽線搭橋下,中華慈善總會向石泉縣教體科技系統捐贈了價值3158萬元的愛心物資;學校組織全國各地的校友到石泉縣考察,結合當地區位、交通、生態等特征,圍繞生態旅游開發、裝備與智能制造、新能源等產業發展以及經濟開發區建設等,積極與當地招商部門和企業對接,進行深入交流和探討,為當地企業高質量發展“問診把脈”;聯合成立石泉縣招商服務中心駐武漢理工大學分中心,充分利用學校區位優勢和校友資源,幫助石泉縣招商引資,進一步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推動實現更快更好發展。(李娟)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