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聚焦“育訓并舉” 創建教學資源庫新模式 ——柳州鐵道職業技術學院資源庫建設成效顯著

來源:中國教育報 時間:2021-12-06  閱讀:次   |
42.9K

  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產業轉型升級的不斷加快,新業態、新技術、新標準促使著職業教育綜合教學改革。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柳州鐵道職業技術學院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堅持以黨的全面領導強基、以高質量發展定向、以立德樹人固本、以師資隊伍建設提質、以科研引領創新增效。通過服務區域經濟發展“動專業”、適應社會和市場需求“變方向”、圍繞企業人才需要“調目標”、跟著產業結構調整升級“走出去”,以“鐵道信號自動控制專業教學資源庫”為引領,創新探索“育訓并舉崗課賽證融通”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增強職業教育的信息化水平,為學校專業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升發揮重要作用。

  立足需求做規劃

  育訓并舉,提高服務針對性

  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是推動專業教育教學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一個重要抓手,也是國家職業教育改革的一項重要舉措。“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工作指南”中提出資源庫要堅持服務型、公益性、開放性、共享性,其服務對象從職業學校教師、學生擴大到企業職工和社會學習者。在《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新時代交通強國鐵路先行規劃綱要》等政策指導引領下,學校與天津鐵道職業技術學院、湖南高速鐵路職業技術學院等兄弟院校,中國鐵路南寧局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和利時系統工程有限公司等產業上下游單位深度合作,突破資源庫頂層設計的瓶頸,按照高職院校“專業·課程·任務”與行業企業“職業·崗位·技能”3個維度,以企業的崗位標準、職業技能等級標準為依據,將資源屬性細分為A類技能(職業普適技能)資源、B類技能(崗位基礎技能)資源、C類技能(崗位核心與拓展技能)資源3個層次,構建“三維三層”資源體系框架模型,以“教”“學”“培”為主線,搭建學生培育與企業技能培訓并舉、學歷證書與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并行、教師競賽與學生競賽并重的“育訓雙主體,教培二合一”的資源體系;面向行業企業,利用資源庫平臺可為其提供“聯盟制·定制式”服務,打造“育訓結合、資源共享、多方聯動、互利共贏”的社會服務平臺,形成“校企合作協同培訓”特色品牌;面向國際輸出專業優質資源,搭建教育“服務高鐵走出去”新路徑,積極服務“一帶一路”倡議。通過多途徑、多平臺、多舉措,進一步提高資源庫服務的針對性。以中國鐵路南寧局培訓為例,將校企資源庫共建共用作為聯系紐帶,形成了從教學計劃制定、教材遴選、課程安排、師資組織到教學實施、學員管理、后勤保障等環節的齊抓共管、雙向互動管理模式,促進了校企合作及產學研用一體化進程。學校連續3年作為中國鐵路南寧局新職培訓僅有的合作單位,年均培訓量達50350人次,培訓學員反饋滿意度達98%,得到《人民鐵道》報、中國鐵路南寧局集團融媒體中心的關注和專題報道。該項目榮獲2019年廣西職業教育自治區級教學成果一等獎。

  立足崗位建課程

  崗課融通,提高課程有用性

  資源庫建設是《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要求,也是國家職業教育改革的重要內容。柳州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圍繞國家和戰略性新興產業與支柱產業,服務產業高端和高端產業,聚焦技術技能人才緊缺的職業領域,按照“國家急需、全國一流、面向專業”的總體要求,持續深化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把行業企業需求和職業標準轉化為教育教學目標和行動,實現專業與產業、職業崗位對接,專業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以鐵道信號自動控制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為抓手,立足崗位建課程,將職業標準融入到課程標準、課程內容的設計和實施中,將崗位的核心技能化整為零分解到課程教學中,利用專業建設固有的邏輯體系和多學科整合的優勢,通過對課程的賦能增值,帶動教育理念、教學方法和學習方式變革,豐富和完善課程內涵,實現崗課雙向融通,提高課程有用性以適應產業轉型升級對職業標準提出的新要求,滿足“育訓結合”使用要求。通過資源庫課程建設工作,教師充分吸收行業新技術、新工藝、新標準,將其融入課程開發和課堂教學實踐,課程中引入新的產業標準也將引領學生技能提升,為鐵路“大腦”建設提供人才保障。

  立足多元育人才

  賽證融合,提升師生綜合力

  堅持德技并修、師生并重、培養并行,為每名師生鋪就個性成長之路。把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和職業技能競賽融入課堂教學、技能培養、實習實訓等環節,一體化設計培養體系,推動培養目標、課程體系、教學內容、考核方式等銜接貫通,促進證書與競賽的有機融合,推動“崗課賽證”相互融通,提高教育的實效性。柳州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先后成為列車運行控制系統現場信號設備運用與維護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軌道交通自動控制系統裝備運營維護等兩個信號相關證書試點院校,為把好學校“1+X”證書培養質量關,引入行業龍頭企業在專業人才培養和評價方面的成熟標準,結合自身實際,聯合舉辦了學生技能競賽、教師技能比賽。通過學生技能競賽,增強學生崗位技能、職業素養和崗位認知;通過教師技能比賽,加強教師在現代教育理念、方法和技術手段方面與學科教學實踐有機融合,并鼓勵教師結合課程特色聯合企業開發虛擬仿真動畫教學軟件,革新課堂教學手段,提高現代教育技術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的應用水平,推動學校教育信息化的發展。通過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競賽平臺雙發力,充實改造提升相應課程,賦之以“術”,教之以“道”,有效培養了師生的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引導師生德技雙修、精進技藝、全面發展,提升自身綜合力。學校先后涌現出“共和國鐵路楷模”侯樹德、“全路首席技師”李桂平、“全國勞動模范”韋志華、“全國鐵路勞動模范”潘承清、“全路工人先鋒號”覃葉陶、“火車頭獎章”蔣利利等優秀畢業生以及榮獲“全國模范教師”“全國優秀教師”“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范”“鐵道部門勞模”“交通運輸職業教育教學名師”“黃炎培職業教育杰出教師”“軌道交通行業名師”等榮譽稱號的一批具有高尚人格的師德模范。

  立足共贏建聯盟

  多方聯動,提升品牌影響力

  隨著“一帶一路”高鐵項目的不斷推進,東盟國家各院校均積極開展軌道交通專業建設,以填補和發展本國在此專業教學上的空白。學校積極主動對接和服務“一帶一路”東盟沿線國家的軌道交通人才培養,服務軌道交通領域的技術技能出口。先后于2018年5月19日牽頭組建中國—東盟軌道交通職業教育聯盟,2021年8月14日牽頭組建職業教育鐵道信號自動控制專業教學資源庫共建共享聯盟。聯盟充分發揮平臺優勢組建多元合作共同體,共建共享資源“立方體”。建設過程中聯合參建院校開發“雙語”教學及培訓資源包,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為國際化人才培養提供優質專業資源,先后出版《車站信號自動控制》《鐵路信號基礎設備維護》《鐵路路基》《鐵路軌道施工與維護》《動車組概論》《電氣化鐵路接觸網基礎》《復興號動車組司機操作及整備》和《鐵道概論》等多本教材,并向海外輸出版權;輸出鐵道信號自動控制、鐵道工程、鐵道交通運輸管理、鐵道機車等4個專業的專業標準、實訓室建設標準和人才培養標準。為東盟軌道交通專業職業教育提供了“柳鐵方案”,為中國鐵路職業教育體系的有效輸出提供了支撐與保證。

  鐵道信號自動控制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發揮鐵路特色優勢,堅持育訓并舉,校企聯動深化產教融合;搭建平臺推動崗課賽證融通,營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良好發展環境和條件;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共建共享資源庫聯盟,推進國際交流合作與國際化人才培養,提升國際影響力,形成了多元投入、合力支持、協同推進的資源庫建設格局。目前,資源庫已運行43個月,現有用戶51213人,參與建設單位20家;共建設16門標準化課程、17個技能訓練模塊,資源瀏覽量超過2700多萬次,應用范圍覆蓋了全國所有省份;形成了一批包括微課類、動畫類、視頻類、虛擬仿真類的信息化資源,有效解決了教學過程中“現場進不去”“流程看不見”“設備動不了”“故障難再現”等實習實訓難題,有力地推動了信息技術在職業教育鐵道信號自動控制專業教學和職業培訓領域的綜合應用。

  (趙寧 黃鋒)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