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打造常州“四史”資源集成與教育中心

來源:中國教育報 時間:2021-12-11  閱讀:次   |
42.9K

  “五大載體”促進“四史”資源全方位融入教學 ——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打造常州“四史”資源集成與教育中心

  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積極探索地方“四史”資源融入思政課的有效途徑,打造常州“四史”資源集成與教育中心。中心建設立足常州優勢資源,以常州革命文化、工業文化和故居(名人)文化為3條主線,挖掘集成育人資源;利用VR(虛擬現實)技術,定制開發虛擬資源,建設一批實踐教學基地,推進虛擬現實體驗;開發教學案例,設計實踐活動,促進“四史”資源全方位融入教學。

  一個“四史”資源育人研究中心

  提供理論研究支撐

  研究中心構建校校、校地合作機制,通過發布課題、實地走訪、文獻研究、學術沙龍等途徑,搜集、整理和集成散落于各地、各時期的重要歷史事件和人物的實物、圖片及文字等相關史料,不斷豐富形成體系化育人資源,以研究成果為“四史”育人提供理論支撐。

  充分挖掘以“三杰精神”為代表的紅色資源中蘊含的精神養分,加強對革命文物價值內涵和革命文化傳承的研究,將革命文化資源深度融入學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挖掘常州工業文化中蘊含的價值理念、倫理道德和人文關懷,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工業文化浸潤大學生頭腦、提升大學生的現代工業文化素養;挖掘故居(名人)文化中所包含的講仁義、倡忠勇、敬孝悌、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的當代價值,持續推進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

  一個“VR思政教學實境課堂”

  提供“沉浸式”學習體驗

  常州“四史”資源集成與教育中心建設依托地方特色,運用虛擬現實技術和多媒體手段,精準還原歷史場景,供給青年學生喜聞樂見的“四史”實踐場景。VR實踐教學以新穎的形式極大提升了“四史”教育的趣味性,同時更注重“內容為王”,實現“有趣”與“有味”相統一。

  定制開發學生喜愛的“三杰精神”等系列地方“四史”VR資源。在“VR思政教學實境課堂”中,學生足不出戶就可以身臨其境學習紅色案例、感悟地方“四史”精華。“VR思政教學實境課堂”為中心建設提供了虛擬“沉浸式”體驗,以現代化技術助推地方“四史”精華融入育人活動,進一步促進學生對地方“四史”資源內在價值的共感、共情、共鳴,進而增強認同。

  一個實體展館

  增強實地參觀現實體悟

  校內地方“四史”展館的建設立足于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養分,根植于地方“四史”資源的價值內涵,以視頻、圖片、文字、塑像等形式藝術再現歷史場景。實體展館建筑面積400多平方米,以地方“四史”為陳列主題,集中展現常州革命文化、工業文化、故居(名人)文化。

  展館將“四史”教育融為一體,其中蘊含的革命信仰、改革創新歷程、人物精神等都是“四史”教育的重要內容。作為學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展示地方“四史”研究成果的重要平臺,展館對學生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產生了廣泛深遠的影響。今后,隨著功能的拓展,展館還將承接部分社會服務項目,為地方文化宣傳與傳承作出貢獻。

  一批實踐基地

  創新協同育人模式

  校地共建、校企共建,探索用好地方“四史”資源建設實踐教學基地。學校與地方公益場館、企業等簽訂合作協議,共建共享育人資源,聘請地方單位、場館及企業的管理人員擔任兼職教師,建成了一支專兼結合的地方“四史”育人師資隊伍,建成了49家地方“四史”資源育人實踐基地,持續發揮社會資源的“四史”育人功能,形成地方“四史”資源融入育人的新途徑。目前,已依托實踐基地開展“四史”育人實踐教學活動500余次,累計1萬余人次參與。

  一套教學資源

  明確教學規范標準

  學校以地方“四史”資源所彰顯的民族精神、革命精神、創新精神和工匠精神為主線,編寫了《常州革命文化融入思政課教學案例匯編》《常州工業文化融入思政課教學案例匯編》《常州“四史”名人理論研究匯編》,設計開發實踐教學指導項目任務書49份,為指導“四史”資源融入思政課實踐教學提供了規范標準,使“四史”融入思政課教學活動的科學性與實效性穩步提升,思政課的吸引力與感染力持續增強,為探索地方“四史”資源融入思政課教學提供了有益借鑒。

  常州“四史”資源集成與教育中心立足地方實際,充分挖掘地方特色資源優勢,把地方“四史”資源轉化成可觀可感的鮮活案例育人,既抓住了校地合作興奮點,推進了對地方“四史”資源的研究和提煉,又活化了地方“四史”資源的當代價值,使學校的思政育人實效得以提升。

  (毛加明 許都)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