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好一堂課 講好三個故事 ——北京市朝陽區教育系統促黨史學習教育落地生根
“這里長眠的是五四運動京津地區的主要青年領袖之一、犧牲時年僅33歲的中國共產黨員馬駿。”在北京市朝陽區日壇公園西北角,一片竹林和松柏掩映下,一名身著校服的講解員正在給同學們講解烈士馬駿的事跡。“小小講解員”活動起源于芳草地國際學校民族校區的馬駿烈士祭掃活動,已經持續了38年。學校還專門聘請馬駿烈士的孫女馬麗穎為校外輔導員,定期對小講解員們進行指導培訓。
今年以來,朝陽區教育系統以“上好一堂思政課”為主陣地,以講好“三個故事”為著力點,立足本區區情和各學校特點開展了一系列主題活動,以實際行動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立足學校特點傳承紅色基因
作為一所一貫制學校,北京市潤豐學校以學生成長發展規律和學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為依據,以“縱向銜接、橫向融合、內外聯合”為基本內涵,構建了一體化學習教育框架。小學階段重在啟蒙道德情感,初中階段重在打牢思想基礎。學校系統設定目標,階梯性呈現內容,層次性應用評價,著力打造立德樹人的直通車。
在黨史學習教育推進過程中,朝陽區鼓勵各所學校結合自身特點積極開展主題活動。在朝陽外國語學校,史地政學科組立足百年黨史開展跨學科項目式學習活動。而在朝陽區實驗小學,學校組織觀看《地道戰》《上甘嶺》等紅色題材的影視作品,讓學生們沉浸在“光影黨課”中,汲取精神的養分。許多學校還組織學生參觀紅色教育基地、誦讀紅色詩歌等。
朝陽區各學區也紛紛行動起來,以學區為單位,以活動為平臺,整合、帶動區內學校、家庭、社區資源,加強轄區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引導青少年知史愛黨、知史愛國。今年望京學區開展了“永遠跟黨走——聽老黨員講故事”主題教育活動。學區特別邀請了革命先輩的后代為大家講述了革命先烈可歌可泣的故事,以此厚植轄區中小學生愛黨愛國情懷。
創新傳播體系推進黨史教育
為做好黨史學習教育,朝陽區委成立了區委黨史學習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并專門成立學校工作組。朝陽區委教育工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區委教育工委構建了“5+1+3”運行體系,即五級工作體系、一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組和“三單聯動”,確保黨史學習教育有高度,有實效。
結合學校和學生特點,貼近青少年需求,朝陽區教育系統在全區組織開展講好“三個故事”活動,即講好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組織開展“四個100”活動,即100名學生在建黨100周年講好100名英雄的100個故事。目前,通過校內遴選,全區已選拔出164名校級宣講員。其中,首師大附屬實驗學校還在學校紅領巾廣播臺開設了“隊員學黨史、黨員微黨課”欄目。
通過實地實物、鮮活講解、互動體驗開展現場教學等方式,朝陽區教育系統不斷創新黨史學習教育形式,將黨史學習教育融入現場教育,讓黨史學習有鮮活感和體驗感。
觀演即受教是朝陽區教育系統的另一個創新。在黨史學習教育推進期間,朝陽區教育系統通過組織開展“唱支歌兒給黨聽”師生網絡歌詠比賽、“我宣誓”慶祝建黨100周年主題詩誦會等活動,在豐富多彩的藝術活動中,滲透紅色精神。
依托朝陽區教育系統各宣傳平臺,朝陽區教委還陸續開設了“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學黨史、擔使命”“永遠跟黨走”“黨史擷英”“學黨史、傳薪火”等專欄,豐富線上黨史學習教育資源,為師生提供了隨時隨地學習的平臺。
埋下紅色種子厚植家國情懷
結合“百年逐夢路文化啟新篇”第六屆學校文化節活動,朝陽區教育系統引導廣大師生進一步堅定“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的理想信念,先后開展了“守護·2021清明祭英烈”“穿越時空的對話”——寫給革命先烈的一封信活動,引導青少年從黨史中汲取思想養分,努力成長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現在,在朝陽區各中小學校里,“童心向黨放飛夢想”讀書分享會、“童謠唱響新時代”原創童謠作品征集、師生共同繪制中國共產黨奮斗路線圖等學校自發的各具特色的黨史學習教育層出不窮。
“朝陽區堅持教育部門全面統籌,并充分發揮各學校、各學區的自主性,形成了黨史學習教育在朝陽落地生根的生動局面。”朝陽區教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圍繞“學起來”“唱起來”“講起來”“做起來”四個板塊,繼續推進“永遠跟黨走”主題教育活動深入開展。通過多種形式的黨史知識學習,教育引導廣大青少年傳承紅色基因,厚植家國情懷,讓革命傳統為學生的成長打上應有的底色,為學生扣好人生第一?圩印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