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四位一體,全程聯動”培養拔尖創新人才 ——湖北大學推進地方高校化學學科研究生教育深度改革

來源:中國教育報 時間:2021-12-21  閱讀:次   |
42.9K

  研究生教育是國民教育的高端,是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落實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精神,培養高層次拔尖創新人才,是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任務。

  湖北大學是省部共建的國內一流大學建設高校,研究生占比超過40%。為實現教育改革的宏觀戰略布局,2006年開始實施“研究生教育質量提升計劃”“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計劃”和本碩博貫通培養的“十年樹人計劃”,確立了“學科建設和綜合實力雙突破”的發展目標,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湖北大學化學學科創建于1952年,有機化學學科是恢復高考后我國首批碩士學位授權學科,1981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2000年獲批化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2006年化學一級學科成為湖北省重點學科,2015年成為湖北省重點優勢學科群主要支撐學科。2012年化學學科進入ESI世界排名前1%,且排位逐年上升。

  為了進一步提高化學學科研究生培養質量,滿足湖北乃至全國化學相關領域對高層次拔尖創新人才的需求,化學化工學院長期致力于化學學科研究生的教學改革創新與實踐,成效顯著。

  確立人才培養目標

  地方高校研究生的生源專業基礎相對薄弱,科研訓練相對較少,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不足。同時,一些地方高校在研究生的培養過程中,不太重視課堂教學,而更加強調科研實驗與科研成果;一些高校導師認為學生修滿學分、達到畢業基本要求即可畢業,對研究生的培養目標不夠清晰,高層次拔尖創新人才難以脫穎而出。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化學化工學院立足于化學學科特色,提出了地方高校化學學科研究生“基礎扎實+實踐創新+人文素質+國際視野+發展潛力”的“五級進階、高端發展”的培養目標,即培養具有扎實的化學理論基礎、創新的科學思維和實踐能力、深厚的人文素養和寬廣的國際視野,能夠成長為化學及其相關領域的創新人才。由此,明確了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中“培養什么人”的問題。

  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由于教學條件限制,地方高校研究生的培養模式陳舊,管理松散,教學方法落后,評價方法單一,不利于培養高層次拔尖創新人才。為了深入開展教育教學改革,化學化工學院根據多年的教學與管理經驗,提出了化學學科研究生“全程管理、團隊指導、協同培養、科學評價”的“四位一體、全程聯動”培養模式,解決了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中“怎樣培養人”的問題。

  1.全程管理,多方位跟蹤打造高層次拔尖創新人才

  化學化工學院從提高研究生招生的生源工作做起,建立了研究生招生制度和優質生源選拔機制,加強招生宣傳,提高生源質量。之后,從研究生入學開始,分管院長、教學秘書、授課教師、班主任、班委、導師及團隊教師、高年級研究生學長等共同關注每名學生,隨時對學生遇到的學習難點和科研問題進行答疑解惑,指導并傳授學習方法和科研技能,制定全鏈條的教育教學管理制度,完善人才培養體系。每名研究生從入學開始,都能夠熟悉自身專業的人才培養計劃,明確不同階段的學習內容和學習目標,從而在導師的指導下,制定適合自己的學習規劃,實現個性化成長。如此,化學化工學院成為了地方高校化學學科高層次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高地。

  2.團隊指導,多對一聚焦孵育高層次拔尖創新人才

  不同專業或不同科研方向的教師組成的科研團隊單獨選拔招生,自主選擇適合于團隊研究方向的學生。在研究生的培養過程中,團隊內的所有教師都是每名學生的導師,實現“多對一”指導,可以從不同的研究方向及時解決相關的科研難題,促進學生對于本學科前沿的深度研究,也有利于交叉學科研究。同時,在科研團隊內學生之間的競爭與協作能夠有效激發和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相互促進,共同進步,營造孵育高層次拔尖創新人才的學習氛圍。

  3.協同培養,多資源融合塑造高層次拔尖創新人才

  化學化工學院一直走在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的前列,依托國家和省級教學平臺、教學團隊開展研究生的教學改革,高水平的師資隊伍運用信息化教學手段,開展“現代分離方法”“現代測試方法”等課程的慕課制作,并在“學堂在線”等平臺上線運行,同時開展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建設與實踐研究,并編寫出版慕課配套的“現代分離方法”等教材。基于國家研發基地、省級科研團隊、科研平臺、研發中心和校級研究生工作站等對研究生進行科研訓練,構筑學科內、學科內外、校內外和國內外多資源融合聚焦的“協同培養”模式,全方位實施研究生質量提升工程。

  (1)學科內協同培養,牢固專業基礎

  化學化工學院積極組建以湖北教學名師為負責人的學科課程群教學團隊,引進和培養“雙師型”教師,修訂化學學科5個專業方向的培養計劃,優化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關注案例教學和課程思政,應用信息化教學打造精品課程,提升教學質量。

  (2)學科內外協同培養,拓展知識面

  鼓勵研究生跨學科選課、跨學科研究,選修生物、食品、環境、化工、計算機、經濟管理和人文藝術類課程等,完善課程體系,培養人文和專業素養,提高綜合素質和對交叉學科的研究興趣,為化學及其相關學科前沿理論深度研究以及職業發展奠定了基礎。

  (3)校企協調培養,培養實踐創新能力

  立足于學科發展和企業需求,重構課程體系和課程內容,實現產學研一體化。讓學生參與企業課題研究、基地實習實訓,聘請企業工程師為兼職教授,塑造應用型高層次拔尖創新人才,進而提升研究生的專業發展潛力,提高其就業質量。

  (4)國內外協調培養,培養國際視野

  選拔研究生到國外高校聯合培養,邀請國外專家來校進行講學,選拔研究生參加國際學術會議,拓寬國際視野。鼓勵學生關注學科發展前沿和關鍵技術問題,并融入到自身的科研工作中,培養創新能力。

  4.科學評價,多元化考核培養高層次拔尖創新人才

  化學化工學院采用全面考核且關注個性化發展的方法進行全面評價,即綜合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發展潛力等諸多方面,建立多元化的科學評價體系。同時,建立獎勵制度,鼓勵并支持學生到生產企業實習、參加各類學科競賽、申報科研項目與國家專利,鼓勵創新實踐。

  傳承創新,蓄勢待發。經過10多年的改革創新與實踐,湖北大學化學學科研究生科研成果突出,發表高水平SCI論文年均約100篇,獲得國家發明專利年均約15項,一批杰出碩士畢業生在國內外高校或大型企業晉升教授或工程師,為地方高校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創建了新模式,為地方經濟發展培養了一批高端人才。(陳懷俠 張修華 任君)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