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聚焦浙江財經大學會計學院“1974”—“會樂”協同育人模式

來源:中國教育報 時間:2021-12-21  閱讀:次   |
42.9K

  “一目標、九措施、七平臺、四機制”為青春賦能 ——聚焦浙江財經大學會計學院“1974”—“會樂”協同育人模式

  浙江財經大學會計學院建院于1974年,近年來,學院大力推進“三全育人”綜合改革,將十大育人體系和“五育并舉”方針有機融合,凝練出“1974”—“會樂”協同育人模式。該模式以極具特色性和辨識度的育人方式,體現了浙江財經大學會計學院的建院時間,彰顯著學院崇學尚教的良好氛圍,有力提高了師生群體認知度和代際可傳承性,增加了思想政治工作的親和力和針對性。

  學院憑借出色的辦學成果和人才培養質量先后入選國家教育部門首批全國黨建標桿院系和第二批“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單位,獲評浙江省先進基層黨組織、浙江省“三育人”先進集體。

  “一目標”——堅持“黨旗領航”,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學院持續發揮黨建工作標桿作用,充分發揮學院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和政治保障功能,積極探索育人育才和學院黨建工作對接融合的有效模式,通過構建“黨旗領航”鑄魂工程,打造“五聚焦”“四構建”“三融合”的“五四三”黨建工作體系,將思想政治教育有機融入黨組織的重要職責,構建黨建與思想政治工作特色的育人矩陣,充分發揮黨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優勢,把立德樹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社會實踐教育各環節,貫穿學科體系、教學體系、教材體系、管理體系等各方面,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親和力和實效力。

  在學院黨委書記張虹看來,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的融合發展,始終是一個充滿生機與活力的實踐性課題。以此為遵循,學院黨委根據立交橋的特點,創新構建了“黨建+校友”立交橋式育人模式。“橋基”堅持思想引領,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將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融入“立交橋”育人全過程;“橋面”推動“黨建+校友”,通過黨建和校友兩條橋面相互交叉、雙向建設,形成立體互通的育人工作新形態;“引橋”共建師資,實施“雙師制”“雙班主任制”“雙培制”“雙導師制”的“四雙”措施;“橋墩”共建特色黨支部,與校友企業攜手共建“紅色”黨支部,實現理論共學、黨支部共建、資源共享、活動共行;“橋臺”共建特色班級,注重“專業教育—實訓實踐”的雙重培養路徑;“橋沿”共建實踐基地,與校友單位共建大學生教育實踐基地21個;“橋塔”共建文化品牌。“聚校友之力、促黨建活力,構建‘黨建+校友’育人立交橋”入選浙江省高校黨建“雙百示范”工程項目、首批浙江省高校黨建特色品牌。

  “九措施”——建設九大育人工程,構建十大育人體系

  學院充分發揮課程、科研、實踐、文化、網絡、心理、管理、服務、資助、組織等方面工作的育人功能,挖掘育人要素,優化評價激勵,強化實施保障,建設“培德鑄魂”課程思政工程、“教研學三位一體”的科研育人工程、“時習之理論+”實踐育人工程、“AIIC”文化育人工程、“指尖上的思政”網絡育人工程、“陽光螞蟻”健心工程、“騏驥計劃”資助育人工程、“三心”服務育人工程、“幸福會院”管理育人工程等九大育人工程,開拓多主題、全方位、交互式的育人路徑,構建具有藝術性、實踐性和功能性的十大育人體系,著力打通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盲區、斷點,真正把各項工作的重音和目標落在育人上,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地適應和滿足學生成長訴求、時代發展要求、社會進步需求。

  課程育人作為“三全育人”的核心內容,學院創新將“三全育人”與課程思政建設有機結合,成立“會計學院課程思政研究中心”,統籌、協調和推進學院課程思政建設工作。同時,學院還將課程思政與會計國際化項目、智能審計創新項目等特色化課程體系相融合,開發出具有專業特色與學科特色的課程思政案例庫及課程思政資源庫,落實了“課程門門有思政,教師人人講育人”的具體要求,通過教研活動、教學競賽、經驗分享等多重措施促使課程思政與“三全育人”有機結合。此外,學院積極探索專業實踐課程教學,分別與天健會計師事務所聯合開發了“注冊會計師審計技術與實務創新”,與傳化集團聯合開發了“管理會計應用與創新實踐”專業實踐課程,在實踐課程改革創新中實現全方位育人。

  值得一提的是,學院始終把育人舉措落實到專業建設與課程建設中,全面推進學院一流專業與一流課程建設。2019年以來,學院會計學、財務管理及審計學3個專業獲國家一流專業建設點認定。截至2021年11月,學院共獲批省級一流課程認定13門、省級虛擬仿真試驗項目認定一門、校級一流課程認定11門。

  “七平臺”——打造七大共建基地,貫徹“五育并舉”方針

  學院順應“五育并舉”引領下的教育發展規律,突出德育實效,提升智育水平,強化體育鍛煉,增強美育熏陶,加強勞動教育,走產學研用結合的教育發展道路,與政府部門、企業等共建承載學生課程實踐、調查實習、科研訓練和社會實踐的七大類教育實踐基地。通過共建黨建基地,堅定學生理想信念;共建德育基地,提高學生道德品質;共建實踐教育基地,推動學生知行合一;共建創新創業訓練基地,培育學生創新精神;共建勞育基地,鍛煉學生品質意志;共建美育基地,提高學生審美能力;共建體育基地,強健學生精神體魄。目前,學院已共建基地21家,其中兩家為省級教育實踐基地,構建出了學生德智體美勞素質修煉的“大熔爐”,有力推動了學院新時代高素質人才的培養。

  “四機制”——完善四大協同機制,推進一體化育人

  學院全面統籌辦學治院各領域、教育教學各環節、人才培養各方面的育人資源和育人力量,一體化推進育人各項舉措。一是加強育人理念和育人目標的協同,在學校“家國情懷、財經思維、國際視野”的人才培養定位下,學院著力培養“復合型、應用型、創新創業型”的高素質新財經人才。二是育人模式的協同,構建了通識教育、專業教育、思政教育三位一體的育人模式,實現了知識傳授、價值塑造和能力培養的多元統一。三是育人隊伍的協同,在配備輔導員和班主任的基礎上,實行“校友導航”育人模式,形成思政輔導員、班主任、社會導師、校友4支隊伍。四是育人資源的協同,積極推動校企合作,通過共建師資庫、共建班級、共建支部、共建教育實踐基地,打造“四共”育人新格局。學院從完善體制機制方面進行系統設計,實現了各項育人工作的協同協作、同向同行、互聯互通,有效推動了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

  放眼當下的浙江財經大學會計學院,在學院黨委的堅強領導下,全面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四梁八柱”正拔地而起,為青春“賦能”,讓青春逐夢飛揚……

  (張虹 陳煒 鄭秋偉)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