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精誠職校 育時代工匠 ——四川天府新區職業學校“三段式”管理和“三級”課堂經驗介紹
四川天府新區職業學校以“誠心至和精行至美”為辦學理念,以“辦精誠職校育時代工匠”為價值追求,以“四好、四會”(品德好、身體好、習慣好、技能好,會學習、會協作、會吃苦、會感恩)為育人目標。學,F有全日制在校學生2700余名、教學班62個、教職工223人,緊密對接成都市“5+5+1”、四川天府新區“1+3+N”產業發展體系,開設了幼兒保育、社區公共事務管理、智慧健康養老服務、旅游服務與管理、電子商務、數字媒體技術應用、電子技術應用、機械加工技術八大專業。學校獲得全國教育科研先進單位、四川省重點中等職業學校、四川省教育工作先進集體、四川省內務管理示范學校、成都市創新創業示范學校、成都市創新創業教育聯盟副理事長單位等榮譽稱號,現被列入國家教育部門中外人文交流特色學校建設計劃。
近年來,在四川天府新區的關心和支持下,在社區治理和社事部門的直接領導下,學校乘著省級教育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的東風,堅持立德樹人、“五育并舉”,大膽創新、銳意改革,著力布局特色專業、提升師資水平、深化“三教”改革、強化開放服務,探索職業教育類型發展,形成了行之有效的育人模式——“三段式”管理和“三級”課堂。
深耕“三段式”管理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要將學生培養成國家和社會所需的優質人才,就要針對學生的特點“對癥下藥”,尋找適合學生身心發展特點的管理模式和管理辦法,為此,學校探索實施精細化的“三段式”管理,即高一軍事化管理、高二自主化管理、高三企業化管理。
(一)高一軍事化管理,培養好習慣和好品格
軍事化管理主要包括3個方面:統一“三操”鍛煉,養成強身健體好習慣;統一就餐管理,養成遵守公共秩序好習慣;統一物品整理,養成“四個一”標準好習慣。軍事化管理從豐富多彩的國防特色教育課程開始,延續整個高一年級。
國防特色教育課程包括五大主題:一是校園文化和紀律規范教育,學習學校理念、校訓、校賦和校歌;二是行為習慣教育,包括儀容儀表、衛生和“四個一”等;三是學習教育,涵蓋學習目標制定、學習方法介紹、假期學習安排等;四是職業生涯啟蒙教育;五是意志品格與感恩教育。
軍事化管理在幫助學生認識學校、認識專業、認識班級,增加認同感和歸屬感的同時,促進學生養成良好行為習慣,增強國防觀念、頑強意志和進取精神,為學生平凡的幸福人生奠基。
(二)高二自主化管理,增強自律意識和自立能力
高二自主化管理包括:自主管理班級日常,相互監督規范;自主選課“走班”,拓展興趣愛好;自主參與社會實踐,初步領略職業;自主參與校園創新創業,初識企業流程;等等。
在形成好習慣的基礎上,高二年級實施自主化管理,有利于培養學生的主動意識和自主管理學習、生活、班級等方面的能力,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律意識和集體榮譽感,真正培養面向未來的人才。
(三)高三目標化管理,為順利融入社會或升學奠基
學校針對對口升學班、單招升學班、現代學徒制班實施目標化管理,幫助選擇升學的學生精準鎖定升學目標學校,制定學習提升計劃,幫助選擇就業的學生初步適應企業文化、崗位要求等。
目標化管理可以有效縮短學生從中職學校到高等院校、企業工作崗位的適應期,讓學生更加從容地應對身份的轉變。
打造精品“三級”課堂
筑基學子精彩未來
精細的管理讓學校形成了優良的校風,而學校對課堂課程的改革進一步為學生的成才提供了保障。學校創造性地提出了實現多維教育的“三級”課堂模式,讓學生看得見未來的道路,明確前進的方向,堅定內心的選擇。
(一)第一級常規課堂,培養職業能力
第一級常規課堂主要是貫徹實施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同時探索具有區域特色的校本課程,精準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開設現代學徒制班、中高職貫通培養班、高職單招班、對口高考班、職普融通實驗班等多樣班級,校企、院校、校校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計劃,滿足學生就業、升學、留學等多層次成長需求,暢通學生成長通道。
(二)第二級選修課堂,促進一專多能
在保證第一級常規課堂教育教學質量的同時,積極推進第二級選修課堂,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促進一專多能。學校按需開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人文素養、體育健康、技能培訓等六大類、共計60余門選修課。3D場景模型設計與制作、工業創意DIY、巴蜀歷代文人大觀、人文地理、服裝搭配設計、演講與口才、茶藝、禮儀等選修課深受學生喜愛。
(三)第三級探究類課堂,塑造樂業和創業精神
學校定期組織學生到用人單位參觀、見習,邀請用人單位派員給學生開設職業生涯規劃等講座,激勵學生參加志愿服務等社會實踐,培養學生的樂業精神和社會責任感。
學校還建立了兼具教育和孵化功能的校園創新創業中心,構建了“中職+高校+企業”的“雙創”人才培養范式。通過聘請高校專家指導、孵化新區初創企業引企入校、為學生提供創業(體驗)項目等,全面塑造學生的“雙創”精神,切實提高學生的“雙創”能力。
改革創新成效顯著
多措并舉開創未來
自學校實施“三段式”管理和“三級”課堂以來,育人質量顯著提升。一是為高等職業教育輸送的優秀畢業生人數顯著增加,總人數從163人上升至672人,形成了“文化+技能”職教高考升學品牌。二是學生就業率達99.89%(含升學)。三是“雙創”教育覆蓋學生5000余人,畢業生創業人數達200余人,創立企業20余家,學校成功通過成都市市級科技苗圃評審,成為四川省首家擁有市級科技苗圃的中等職業學校。四是各級比賽屢創新高,近兩年師生獲國家獎項或獎勵共13人次、省級獎項32人次、市級獎項289人次。
當前,四川天府新區每年設立產教融合專項資金600萬元支持職業教育發展,斥資近16億元、占地280畝的天府職校新校區建設項目主體基本完工,學校面臨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學校將繼續以黨建為引領,以“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為改革主線,以專業集群建設為重點,以“產、學、創、培、研”為抓手,發揮學校資源優勢,建立社區治理服務中心等六大中心,搭建多種形式的產教融合和社會服務平臺,進一步促進學生成才,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多樣化的教育服務。
(何吉永)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