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順應而生多元發展 獨樹一幟開創未來 ——華中師范大學附屬梧桐湖學校積極開展“順生教育”

來源:中國教育報 時間:2022-01-08  閱讀:次   |
42.9K

  好的教育令人求真、向善,激發人的潛能,讓人認識自己,發現自己,以健康快樂的心態面對生活的每一天。華中師范大學附屬梧桐湖學校(以下簡稱“梧桐湖學校”)是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區政府部門、華中師范大學和湖北省聯合發展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合辦的一所九年一貫制義務教育學校。自2014年建校以來,學校逐步確立了“順生教育”思想下的辦學理念——順應天性、多元育人,不斷激發學生的成長潛能,關心教師的職業幸福,關注家長的殷殷期待,充分發揮各方資源優勢,讓學校在特色化辦學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精致管理

  奠定“順生教育”之基

  作為一所新型鄉村學校,為了把實現辦學愿景的規劃具體優化為實踐過程,梧桐湖學校首先從制度建設和精致管理入手,為“順生教育”的有序實施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學校逐步完善了各項管理制度,構建了“順生教育”管理體系,依據學!墩鲁獭,從教師發展、教育教學常規、學生成長和生命安全、校產配置、財務開支等方面制定了科學規范的管理、評價體系,編輯成《“順生教育”工作指南》。

  與此同時,學校在具體實踐中實行崗位責任制,采用規范管理與現場管理、制度管理與人文管理相結合的“雙軌并舉”策略,實行行政點、線、面職責制與學科教研組、年級綜合組相融合的扁平式管理,通過實施激勵性評價,學校已經形成了有規可循、有制可依、各負其責、合作互助的正向生態鏈。

  常規教學管理日趨完善。學校堅持教學常規檢查制度,利用學期初、期中、期末和每周一次的常規教學工作檢查,對日常教學中的備、教、批、輔、測、研、思諸方面進行督導,在“量”與“質”上做到精細化、量表化、數字化、層次化。

  課堂教學常規日趨常態。一是抓實常規備課,實行集體備課與個體備課相結合的制度,強調超周備課,注重二次備課,重點檢查教學重難點的精準把握、突破策略的過程實施和學法指導;二是集聚課堂教與學過程中雙方能動性的發揮,促進互動互輔、共生共贏,落實新入職教師的“三課”制度(上崗入門課、組內研究課、學科過關課);三是利用教學教研服務指導中心下一線督查,強化作業管理,抓實落細學科作業的分層設計、分層練習、分層達標;四是實行行政領導蹲點“聽課觀班”抽查制度。

  學科課堂教學精進有效。學校在引領教師應用研究成果“信息技術支撐互動生成教學模式”的前提下,鼓勵教師先認同模式、試用模式,再走出模式、創新教法,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要求教師在具體教學過程中,堅守以生為本、因“層”施教的原則,讓課堂教學主導和主體平等互動、相吸相融,實現課堂教學的有趣高效。一至六年級要求依據學科的知識特點、學生年齡特征及基本學業實情設計有利于激發學生自主質疑解惑的教學流程。七至九年級著力推進“分層分類”教學,采用讓能“飛”的學生“飛”、能“跑”的學生“跑”、能“走”的學生“快走”并推著“走不動”的學生前行的教學管理步驟,引導學生自我規劃、自主學習。

  文化引領

  豐富“順生教育”載體

  文化是一所學校的靈魂,優秀的文化場具有強大的影響力,不僅是促進學校內涵發展的正向磁場,也是學校所處地域的文明引領和文化“綠洲”。在梧桐湖學校,文化建設是實施“順生教育”的重要一環,在此過程中,學校師生著重抓“六個載體”。

  一抓理念載體。從校訓、校歌、;、教育理念、育人目標、價值追求等層面,體現辦學的育人取向,反映校長在文化育人中的核心教育理念。

  二抓環境載體。在辦學的理念和宗旨下,將學校模擬成“順生新城”。把學校的校舍分別命名為好學會學的“知明樓”、以德示賢的“知賢樓”、以學踐行的“知行樓”、健體立志的“知毅體育館”、戲水遨游的“知遠游泳館”、品味成長的“知味坊”。這“三樓”“兩館”“一坊”分布在花木成趣的園林式校園新城之中,讓學生體會到進入新城學習的新奇,令師生心曠神怡,激發師生內心想要改變的沖動。

  三抓活動載體。在文學藝術節、體育節及創客、科技等多彩活動的實施中逐步積淀,形成校園特色文化。

  四抓教學載體。在課堂教學中提倡“自主研學,互動生成”;在常規教學管理中要求做到“一明確”“二注重”“三統籌”“四落實”“五引導”,讓學科育人形成生命自覺。

  五抓制度載體。在實施科學嚴謹管理體系的同時,采用規范管理與現場管理、制度管理與人文管理相結合的方式,讓原來的枯燥管理變得有情有趣,形成寬松、和諧、民主、公平、友愛、向上的良好態勢。

  六抓行為載體。把校風、教風、學風三位一體建設的著力點放在班級文化建設上,創建了“勤學雅行”班級文化,構建了“勤學雅行”的“三制”“三自”“三能”班級管理模式。

  課程建設

  詮釋“順生教育”內涵

  校本課程的主導價值在于通過課程展示學校的辦學宗旨和特色。為了更好地促進教與學的根本轉變,讓課堂真正“活起來”,讓學生充分“動起來”,變“講堂”為“學堂”,讓課堂教學充滿智慧的碰撞和成功的快樂,梧桐湖學校積極開發校本課程,致力于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

  學校主張“學科課程為學生追求夢想固本強基,校本課程為學生實現夢想插上翅膀”的基本思想;以生態性、趣味性、實踐性為課程開發根基,以教師、學生為課程開發主體,立足于自主性選擇、個性化成長、綜合素質提升的學生發展需求;秉持“為孩子的一生奠基,助孩子夢想開花”的理念,構建“一主線”“三維度”“三面向”“五領域”的“順生教育”校本課程體系。

  “一主線”即課程建設要始終服務于梧桐湖學校“培養優質世界人才”的育人目標;“三維度”即“我與自身”(教師的特長)、“我與自然”(綠色生態研學園地)、“我與社會”(法制、安全、行為習慣);“三面向”即面向全體、年級、個體的基礎類、拓展類課程和素質提升類的跨界綜合課程;“五領域”指每一門課內容都滲透了人文素養、科學素養、體藝心身、國際視野、綜合實踐5個領域。

  減負增效

  保障“順生教育”落地

  國家“雙減”政策實施以來,學校從領導到教師迅速行動,推出壓減作業時長、優化作業設計、提升課后服務等一系列重磅舉措,從課堂效率、學科作業等多方面進行了有益探索,在努力為學生“減負”的同時,實現課堂教學的提質增效。

  “五項管理”真抓實干出長效。學校出臺系列管理制度及實施細則,組織召開“五項管理”專題系列研討培訓會,加強各學科作業統籌協調,重視對家長的宣傳指導,對照細則進行自查自糾,于“小切口”處行“大改革”,做實、做細每一條細則,形成長效機制,實現常態化。

  校本研訓聚焦課堂提實效。一堂好課的背后是一群教師的集體智慧:一是通過集體備課,架構大單元教學知識體系,架起知識與素養的橋梁;二是開展課堂觀察,收集互動課堂的相關數據,尋找課堂增效的生長點;三是組織集體研討,聚焦典型問題,互學互研,精準施策,實現教師團隊同步成長。

  特色課程激發興趣促高效。學校把第二課堂活動與課后延時服務進行整合,分人文、科學、藝術、健康四大模塊,開設了學科拓展、經典“悅”讀、勞動實踐、科學探索、藝術創造、體育健康等系列社團活動,打破班級甚至年級的界限,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采取“大走班”的形式,自主選擇課程,實現“順生教育”理念下的學生多元發展目標。

  多元評價

  升華“順生教育”主旨

  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進行,科學、合理的課程評價標準也逐步發生變化。評價學生不再只看一張試卷上標注的紅色數字,而是要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過程和結果,一個好的評價體系可以讓師生在多方面同步發展。梧桐湖學校利用華中師范大學信息技術中心提供的“一平臺”“兩系統”,構建了校園網絡教育管理評價體系。

  學校自主創建了教學資源服務平臺,為教師提供豐富可選擇的教育教學資源,同時搭建家長和教師相互溝通、增進理解的平臺,特別是在疫情防控期間,線上學習的優勢凸顯了出來。學校還利用電子班牌設計了“順生靈桐”評價體系,本著全面描繪學生成長全過程,公正、客觀評價學生綜合素質的目的,從學生、班級、教師、家長4個角度來制定評價清單:

  一是學生綜合評價包括5個維度:道德品行——“悠悠”,學業水平——“越越”,身心健康——“歡歡”,藝術素養——“樂樂”,社會實踐——“創創”,采取定時評價與隨機評價的方式,根據記錄每班每月評選出10個“靈桐之星”,每學期評選5個“特別之星”。二是班級綜合評價包括4個維度:教育常規、學生創意、文化亮點、特色增值。三是教師綜合評價包括3個維度:職業精神、專業技能、育人效益,評價結果與月評和學期評績效相對應。四是家長綜合評價包括兩個維度:對學校教育的理解與支持、對孩子的關愛與陪伴,根據評價結果每學年表彰一次,由學生給自己的家長頒發證書。

  實現評價內容查詢和維護、評價數據導入、評價結果管理、評價匯總報表自動生成、電子成長檔案導出“一站式”服務,每名學生都能得到完整的電子成長檔案,并且可以拷貝和刻錄光盤,人人都能正視自己、揚長避短、追求卓越,如期綻放自我發展的生命之花。

  多年來,學校秉承華中師范大學“忠誠博雅,樸實剛毅”的精神,堅守“順應天性、多元育人”的辦學理念,堅持“科研興校、質量立校、文化強校”的發展思路,不斷用科學發展觀作為思想和行為的指導,努力實現科學而有特色的發展,用適應新形勢的教育發展觀和新時代的新思想來凝聚人心、形成合力;用新機制解決學校在發展中的新問題,用好的成果回報社會、用好的教育培養學生、用好的服務提升品牌。學校辦學效益獲得了當地政府部門和群眾的高度認可,得到了家長的理解和支持。多家媒體對學校促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作出的努力進行了報道。學校先后獲評全國中小學智慧校園示范校、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示范校、新時代體育美育基地校、校園心理危機預防和干預示范單位、“A級放心食堂”、鄂州市素質教育特色學校、語言文字規范化示范校等。展望未來,學校將一如既往地按照華師“創辦名校、帶動一方、走向全國”的綜合辦學要求努力前行。

  (葉楓嵐)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