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營科技職業學院 融合發展推動職業技術大學建設
在黃河入海口山東省東營市,東營科技職業學院正面向“十四五”,推進體制創新,朝著建設職業技術大學的目標邁進。學校定位清晰,立足黃河入海口,服務新舊動能轉換國家戰略與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服務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十強產業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在培養符合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技能型人才方面,探索著自己的道路。
產教融合促發展
開創人才培養新模式
學校堅持推進特色發展,主動適應地方產業、行業對人才培養的需要,牽頭成立了廣饒縣產教融合促進會,創建了政、行、校、企合作平臺;面向女性就業創業群體,成立了廣饒縣巾幗學院;面向農業農村領域,成立了全省首個農民合作社學院——廣饒縣農民合作社學院;面向工商業管理領域,成立了渤海峰源商學院;立足區域主導產業,成立了混合所有制學院——華泰產業學院;打造了校企共同體齊成產業學院;與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五十五研究所共建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學院;與勝利油田海勝實業有限責任公司共建實訓基地。在造紙、化工、信息、橡膠、智能裝備等領域組建產業聯盟,將人才培養的目標確定為滿足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要求,多維度打造人才培養新模式,助力當地產業轉型升級和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學校以企業人才需求為導向,借助校企雙方資源優勢,實施專業共建,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根據企業崗位需求重新構建課程體系,將專業知識教育與實踐技能培訓相結合,形成“學校教師+企業師傅”的教育新資源和“課堂理論+職場實踐”的人才培養新體系,形成“校中企、企中校”格局,進一步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實現企業崗位與學生就業之間的無縫對接。對推動校企深度合作交流,進一步深化產教融合,構建校企協同育人平臺,實現人才精準培養、專業建設與企業發展有效銜接具有重要意義。學校還積極開展國際交流合作,與俄羅斯薩馬拉國立技術大學合作的石油化工技術專業和機械制造及自動化專業兩個辦學項目已獲批并備案,今年即可實現招生。
推進教學改革
狠抓內涵建設
《東營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提出“推動東營科技職業學院升格本科職業技術大學”。學校認真學習貫徹全國職業教育大會精神,聚焦專業內涵建設、課程思政改革、實踐教學、教學能力提升和教學管理體制改革,努力實現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的有機銜接。聚焦高水平專業群建設,對標“新舊動能轉換十強產業”,學校重點打造現代化工技術、智能制造技術和新一代信息技術三個專業群。明確產業主流技術的專業內涵定位和人才培養規格定位,立足崗位群構建專業群,基于崗位職業能力構建專業群“平臺+模塊+方向”課程體系,積極推動“雙主體、模塊化、項目式、五貫通”的“1+X”證書融通人才培養改革,努力提升人才培養質量。聚焦學分制改革,進一步修訂學分制改革實施方案,深化內部管理體制改革,修訂完善與學分制改革相適應的教學管理、學生管理、學籍管理、選課管理、實驗室管理、成績管理、教學質量管理等規章制度。
打造基層社會治理新高地
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學校充分發揮高校社會服務的功能,積極探索高水平職業培訓實現途徑,社會服務能力和培訓質量不斷提升。依托學校在全省首創網格員培訓服務的廣饒縣網格學院,以提升網格員素質能力作為推進社會治理網格化服務管理工作的“牛鼻子”,大力推進社會治理人才培育、理論研究、實踐創新,不斷提升網格員化解社會矛盾、維護平安穩定、服務基層群眾的能力,為全縣網格化服務管理工作的順利推進奠定了堅實基礎。2021年,學校開展企業職工培訓61期、新入職網格員培訓4期、專職網格員輪訓10期、安全培訓13期、創業與就業培訓38期,為區域經濟發展培養了大量技術技能人才。
(東營科技職業學院校長成永江)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