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河北工業大學 創新思政教育模式 推動高等教育改革

來源:中國教育報 時間:2022-01-13  閱讀:次   |
42.9K

  當前我國正處于從高等教育大國向高等教育強國轉變的關鍵時期,科學的高等教育改革正從學科類別、層次結構、辦學方針、招生分配等眾多方面開展。秉承“興工報國”“勤慎公忠”辦學傳統和校訓精神的河北工業大學,歷史底蘊深厚,已經有119年的辦學歷史。作為我國首所以培養工業人才為目標的高等學校,學校的前身是創辦于1903年的北洋工藝學堂,1929年改稱河北省立工業學院,1995年更名為河北工業大學。學校認真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以人才培養為導向,著力培養學生服務國家和人民的社會責任意識,著力增強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實踐能力和創新創業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在新的歷史時期和我國高等教育的改革大背景下,學校準確把握高等教育改革的要求與高等教育大眾化趨勢的特點,清晰認識到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面臨的學生層次復雜、就業壓力大等挑戰,堅持“以生為本”“人本原則”,探索出一條與我國人才強國戰略相適應、與社會需求相統一的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徑。

  強調各級黨組織的主體責任

  夯實思政教育基礎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開展離不開高校各級黨組織特別是黨委的領導。只有在黨委的統一領導下,各部門才能真正形成“勁往一處使”的良好工作氛圍與工作格局。新時代高教改革背景下,學校黨委科學創新工作方式,堅持黨的教育方針,在統攬全局的基礎上科學整合校內外資源,強化教職員工的“大思政”與“課程思政”工作理念,扎扎實實地落實思政教育,努力探索思政教育的新方法,把解決學生的思想問題與解決學生的實際問題緊密結合起來,為思政教育注入鮮活的生命力與親和力,達到教書育人、思政育人的目的。學校先后下發了《黨政工作要點》《宣傳思想要點》等一系列指導性意見,要求各部門積極動腦、及時下手,扎實將思政教育落到實處;及時召開“十四五”思政工作和校園文化建設專項規劃編制工作會,進一步落實學校關于“十四五”思政工作和校園文化建設規劃編制的要求,明確規劃編制工作的責任分工,創新推進規劃編制工作。

  樹立“大思政”理念

  創新思政育人格局

  新時代對高校思政教育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學校清楚地認識到,高校思政教育并不是僅屬于黨務工作者、思政專職教師、輔導員、班主任等的工作,而是全校各部門、全體教職員工的共同職責,因此,要充分激發凝聚各方面的力量,形成自上而下、同心同力的“大思政”育人格局,探索創新思政教育路徑。

  一是培養建設強而有力的教師隊伍。學校高度重視把好教師入口關,強化對教職員工的思政教育,通過組織政治學習、集中研討、理論素質提升、師德教育計劃等,強化教師的思政責任感與使命感,提升教師的師德、師責及師道,引導教師崇德立學、以德施教。學校組建了教師教學發展中心,以提升教師教學能力和業務水平為目標,多層次地開展教師培訓,提升教師素養能力;組織多類型教學競賽,提高教師教學的創造性和積極性;多角度開展教學評價,提高人才培養質量;資助思政課骨干教師出國短期考察進修,打造高素質教師隊伍。學校教師在首屆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展示活動中獲得特等獎。

  二是加快“大思政”教育體系建設。將思政教育融于高校各部門的工作之中,將黨務工作、學生工作與思政教育緊密結合起來,以強大的思政教育力量,主導帶動其他部門共同構建“大思政”教育體系,發揮好方方面面的思政教育力量,開展分類指導,強調思政育人側重點,形成思政育人、專業教學育人、學生服務育人、校園文化育人的育人合力,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高度。學校一直堅持文化育人宗旨,高度重視對校史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把參觀校史展覽館作為新生入學的第一堂課,使新生一入校就受到深厚辦學傳統與優良學風的熏陶,更快地融入到學習與生活之中。

  深化課程思政理念

  助力“三全育人”

  在高教改革的新時代,德育與智育缺一不可,只有兩者同頻共振,才能培養出思想政治素質高、專業素質強、職業素質優的優秀人才。

  學校積極探索“以生為本”的課程思政建設,增強高校教師的歷史使命感與責任感,創新教學方式,將思政課程真正融入專業課教學,使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同頻共振、共同發力,讓學生在專業理論與實踐技能學習過程中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組織建設上,學校組建了由思政課教師、專業課教師、輔導員組成的“課程思政工作室”,確定了學校課程思政教學設計案例大賽的賽制、評判標準,并啟動組織實施,致力以訓帶學、以賽促學、以賽促建,助力學校課程思政建設。

  同時,學校積極拓展思政教育實踐育人的渠道,充分利用學校周邊的紅色資源,將紅色基因融于每一名大學生的血脈中;組織學生深入社區和鄉村開展志愿服務,使志愿服務真正成為思政教育的抓手;開展類型豐富的校內思政教育課外活動,營造良好校園思政氛圍,使學生真正將課堂所學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學校“發明”了不少“金點子”:與各大紀念館簽訂思想政治理論課共建協議,把校史融入中國近現代史講述,不斷創新豐富思政課授課形式;讓大學生走上附屬小學講臺講思政,實現“講”中“學”,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搭建信息化思政平臺

  占領思政教育網絡陣地

  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互聯網思政教育,才能真正占領思政教育網絡陣地,使互聯網成為思政教育的有力抓手。同時,學校制定科學的網絡思政考核評價體系,引導學生自主使用網絡思政平臺學習。加強網絡思政工作隊伍建設,及時掌握學生的思想動向,針對學生感興趣的社會熱點、難點問題展開網絡大討論,引導學生正確看待、分析、解決問題,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校黨委宣傳部下設的新媒體中心、微博協會、網絡通訊站等已經成為在校學生網絡學習的新平臺、思想疏導的新渠道、思政教育的新陣地,并先后組織了“信在中國”“把雷鋒精神廣播在祖國大地上”“中國夢·河工夢·我的夢”等多個專題活動。校黨委宣傳部負責維護的河北工業大學網絡通訊站在中國大學生在線年度表彰中獲得“全國優秀校園網絡通訊站”榮譽,學校網絡思政工作也先后得到河北電視臺、天津電視臺、河北日報等知名媒體的多次報道。

  (賀立軍 孫琳瓊)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