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際合作大平臺 開農業高職新格局 ——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國際合作辦學頻出新彩
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是一所以農林牧漁專業大類為主體的省屬全日制公辦高等職業院校。建校73年來,學校始終秉承“開放辦學”理念,與越南、朝鮮、羅馬尼亞、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10余個國家開展國際合作辦學,取得顯著辦學成效。近3年來,又立足新發展階段,緊緊圍繞“一帶一路”人才培養、優質教育資源引進、教師海外研修、中外合作辦學、專業建設國際化“五大工程”,構建國際國內“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
打造農業“魯班工坊”
輸出中國高職方案
為了給“走出去”進入加納乃至登陸非洲的中資企業提供急需的人才與智力支撐,2019年,學校赴加納進行實地考察,與加納“中華總商會”簽訂了合作辦學意向協議,與加納新世紀學院和加納投資發展促進中心等主管部門進行了初步合作洽談。2021年12月,學校繼續完成與對接院校及加納相關教育主管機構的洽談,同加納ATTC培訓學院簽訂了農業“魯班工坊”項目合作協議,完成了實質合作辦學必需的各項準備工作。如果沒有特殊情況,2022年即可實現面向加納本地學生的首期招生。農業是非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傳統及主要產業,農業職業教育對于非洲各國的經濟社會發展意義重大,學校率先以農業“魯班工坊”的模式與非洲伙伴進行職業教育合作,這種合作辦學將陸續培養出更多的“知華友華”合作伙伴,讓更為先進的中國職教方案助推非洲經濟社會發展,鑄牢中非共同體。
創建農業職教中心
共享優質服務資源
2019年9月,學校與馬來西亞林肯大學學院、馬來西亞MYEDU教育集團共同簽署了“中馬農業職教中心”項目合作意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學校通過MYEDU教育集團與馬來西亞各合作院校就當地農業人才培養、學生海外實習、無土栽培、食用菌種植、果園農作物套種及中草藥在馬來西亞當地種植的可行性等項目展開系列在線交流。2021年7月20日,學校在“云端”與馬來西亞MYEDU教育集團正式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將“中馬農業職教中心”辦公室設在MYEDU教育集團。這是學校正式簽署的首個中國-東盟高職院校特色合作項目,旨在通過師生互換交流、文化學術交流、實習實訓合作等將中馬院校的優質教育教學資源和專業農業技術優勢整合到人才培養中,實現強強聯合。以此為平臺,學校與VITALGROUP農業發展集團簽署了首個國際間校企合作與技術推廣項目——“榴蓮產業園林下食用菌種植”項目協議,開始了“走出去”為農業企業提供技術支撐的積極嘗試。2021年11月20日,學校聯手“馬來西亞-中國教育發展協會”舉辦了“中馬農業職業教育中心”第一次線上年會。應馬來西亞博特拉大學和馬來西亞農業部相關領導的要求,年會還舉行了農業科技國際論壇,就馬來西亞急需的洋麻種植技術、生物菌肥開發等議題開展對話。年會還決定將論壇建設成為中馬農業交流的常設學術組織,為今后中馬農業科研合作及中國農業應用技術在東盟國家的推廣建立常態化、機制性的交流平臺。年會及論壇被新華網、網易、中國網、北青網、新浪網、中國教育在線高考頻道等多家媒體報道。
響應“一帶一路”倡議
合作培養國際化人才
在2019年承接“俄語國家大學校長研修班”培訓項目期間,學校與白俄羅斯維捷布斯克州國立大學建立了聯系,白方對學校的辦學理念與教學設施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并希望能進一步與學校建立實質性的合作交流。2021年,在雙方共同推動下,以云端為平臺,正式成立了“中白一帶一路國際研究中心”,簽訂了《國際教育交流備忘錄》和《學生互換交流諒解備忘錄》,達成了在合作交流框架協議基礎上實現雙方院校學生專業學分互認互換與學生定期交流互換,同時在教師學術及科研成果交流、師資學歷教育培養等方面形成清晰的合作辦學思路。合作辦學將于2022年實質性啟動,將有效推進中白雙方的教育文化領域交流,為整合雙方優勢資源、培養熟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狀況且能夠從事涉農大類專業的國際化人才提供重要契機。
對標國際先進標準
提升教育教學改革水平
英國教育科技協會(AET)是總部位于英國劍橋的專業服務全球教育發展的非營利性國際組織。前不久,學校與英國教育科技協會簽訂了《中英職業院校專業升級框架合作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以專業規劃與建設為切入點,依托英國職業教育標準和英國職業教育專家團隊,通過專業評估、專業改進、教師培訓、跟蹤指導等環節,學校可以把英國職業教育領域先進的農業職業教育理念、教學方法、測評體系和國際標準“引進來”,結合中國的產業結構、職教水平以及學校自身發展階段和現狀進行消化吸收,實現國際先進職業教育系統、標準和方法的本土化,推進學校國際化高水平專業建設。目前,協議已經從國際“大師班”開啟。2021年11月11日晚,“園藝技術專業群國際大師班系列講座”開班儀式在云端舉辦,來自英國、以色列、荷蘭和日本的專家分別就現代花卉產業、設施農業技術和園藝管理與設計等專業方向,為農學園藝學院師生開設了職業教育“提質培優”大師授課項目,共錄播了18學時,極大地開闊了師生的視野,提升了師生的國際溝通、合作和競爭能力,對中國特色現代農業學徒制試點工作的改進也有極為重要的借鑒意義。中國網和新浪教育對學校引進國際“大師班”進行了報道。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不能阻斷學校積極適應產業升級和世界技術變革趨勢的國際視野與腳步,新時期農業高職教育的國際合作辦學新格局已經破冰。學校將繼續充分發揮網絡的云端優勢,相時而動,讓國際合作辦學更加紅火,為農業高職教育深度參與全球治理和向“一帶一路”建設提供專門人才與技術服務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宮麟豐 王立閣 賈志成)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