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師范大學:開展國際學術交流 推動思政教育創新
東北師范大學始建于1946年,坐落于“北國春城”吉林省長春市,是國家教育部門與吉林省政府部門共建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是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項目重點建設高校。建校70余年來,學校始終以推動國家、民族、社會進步為使命,以引領教育事業發展、培育科教英才為根本任務,逐步形成了“為基礎教育服務”的鮮明辦學特色。
在辦學實踐中,學校通過積極推進道德教育學術交流,促進思政教育內容與實踐的創新,圍繞道德教育方面的國際熱點話題開展學習,不斷推動思政教育創新發展,全面提升了教育學學科建設水平。
深耕道德教育前沿命題
多年來,學校高度重視德育實踐與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有影響力的德育研究成果,先后榮獲“五個一工程”獎、全國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等重要學術獎項,為德育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作出了重要貢獻。2021年11月6日,“新時代道德教育前沿問題”高峰論壇暨道德教育研究中心成立儀式在學校舉行。以此為契機,學校成立若干創新研究團隊,聚焦教育基礎理論和前沿命題,強化國內外專業交流合作,創新學術研究運行機制,推動青年教師隊伍建設,著力培養高素質優秀人才。
學校還積極推進開放辦學,先后與美國、加拿大、英國、澳大利亞、韓國、日本、俄羅斯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97所大學與科研機構建立了合作交流關系,2015年與美國新澤西州立羅格斯大學合作設立了東北師范大學羅格斯大學紐瓦克學院,在韓國、西班牙、美國、加拿大、蒙古國建立了孔子學院。依托豐富的開放辦學經驗,學校就道德教育開展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聚焦學術熱點,對國際優秀道德教育理論進行本土化升級,進一步提升學校道德教育的水平和實力。
不久前,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舉辦了“中美道德教育高端論壇”,兩國道德教育專家學者共聚一堂,圍繞兩國先進的道德教育理念和實踐經驗展開深入探討。論壇上,與會專家深度解析國際前沿道德教育議題,相互啟發、相互借鑒,對推動思政教育學科發展和育人實踐發展產生了重要的導向作用。
“中外道德教育高端論壇”系列活動已成為學校與國外道德教育理論研究者共同破解思想政治教育前沿問題、完善學科建設的高層次學術交流平臺,未來還將繼續邀請美國、日本、俄羅斯、加拿大等國家的一流大學和研究機構的知名學者進行交流互訪。
學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心一直致力于國際前沿理論的學習和轉化,將國際道德教育先進理論與我國思政教育需求相結合,推動思政教育學科的創新發展。通過與國內外院校開展道德教育學術交流,學校積極借鑒和學習各高校的優秀理論及經驗,以道德教育學術研究帶動相關學科研究,孕育出更加符合我國高校學生發展和社會發展的思政教育文化,服務社會經濟發展,推動學生高水平發展。
積極開展道德教育學術國際交流
依托道德教育國際學術交流經驗,學校積極開展具有思政教育理論創新意義的學術實踐和育人實踐。2018年,學校和世界價值觀調查協會舉辦了“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視野下的當代世界價值觀與價值觀教育”國際學術會議,來自21個國家的價值觀及價值觀教育領域的知名學者參會。這場學術會議是以我國思政教育發展為先導的關于大學生德育發展的國際學術交流,除了學術交流外,作為國家“當代青少年德育研究學科創新引智基地”,學校還向與會的世界價值觀調查協會17位外籍專家頒發了聘書。通過舉辦、參加國際學術交流活動,學校不斷借鑒國外道德教育的前沿學術理論和育人經驗,不斷推進國際化道德教育的聯合育人,共筑價值觀共同體,努力推進世界各地的社會文化發展和道德發展。
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和人民出版社聯合出版了“思想政治教育前沿譯叢”,從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立場出發,精選近年來國外思想政治教育領域的權威力作,推出了一套既有理論深度又有時代高度的高水平譯作,進一步豐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創新與實踐探索的研究資源,深化了中外相關領域的學術對話和文化交流。叢書梳理了國內外關于思政教育的前沿學術理論,將思政教育同道德教育、品格教育、社會教育等相結合,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提供學科理論上的指導,促進相關學科學生的專業理論學習,不斷提升學生的專業能力,實現了對學生個人道德發展的理論指導。學校還借鑒不同國家和教育體系對道德教育的研究和實踐,總結出更加適合本土的思政教育理論內涵和實踐內涵,成為開展思政教育的重要理論和實踐補充。
以協同育人為切入點,學校將道德教育學術交流作為紐帶,積極推動國際道德教育合作,引導學生和教師開展道德教育學術訪問,拓展師生的視野,借助道德教育下的協同育人開展與國際院校的深層次合作與交流,帶動學生的聯合培養,將道德教育國際交流中的學術理論和實踐經驗轉化為具體的思政教學和實踐內容,不斷促進思政教育的現代化、學術化和創新化發展,滿足學生的全面發展需求,培養國際化人才。
提升思政教育教師綜合素養
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推動思政教育創新離不開一支政治素質過硬、業務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質專業化思政課教師隊伍。學校深刻認識到,推動思政教育創新發展,關鍵在教師,要充分發揮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采取切實有效的辦法引導思政課教師隊伍結構不斷優化、整體素質進一步提升。
2021年6月,學校承辦的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研修基地“高校教學模式改革與思政課教師職業素養提升”研修班正式開班,來自全國36所高校的39名思政課教師參加了本次培訓。研修班通過專家報告、優秀示范課巡講與說課、實踐教學等方式,傳授思政課教學的新理念、新模式,促進思政教師教育知識的提升與教學能力的增強,推進了高校教學模式改革與思政課教師職業素養提升,收到了良好的反響。
除了與國內兄弟院校開展形式多樣的交流外,學校還積極鼓勵本校思政教育教師參與道德教育國際學術交流會議,學習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前沿道德教育理論與實踐經驗,與國內外專家學者進行深度交流、研究合作,有力地帶動了學校思政教育教師專業能力和綜合素養的提升,引導教師開展更高質量的思政教學和思政實踐。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與日本筑波大學教育學部合作開展“中日思想政治教育比較研究創新型人才培養項目”,以思想政治教育的國際視野和比較研究為核心方向,突出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養的國際化視野和應用型特色,開展思政教育深度合作,不斷強化思政教育人才對中外文化的學習和了解。
國際學術交流大大拓展了思政課教師的國際視野,幫助教師在深度交流中充分汲取養分、豐富思想,積極接受思政教育學科的新理論和新思想,并根據我國高校對于思政教育教學和實踐要求加以改良和優化。國際化交流和合作的深入提升了學校思政課教師的專業能力和專業素養,以國際化道德教育理論為基礎,不斷推動國外道德教育理論同國內思政教育教學和實踐融合,教師以寬廣的知識視野、國際視野、歷史視野傳授知識,不斷提升學生的認識能力和辨別能力。積極參與國際化學術研究和合作,也有力提升了思政課教師的專業能力和專業素養,使教師不斷完善自身的學術理論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滿足新時代發展需要,更好地擔負起時代賦予的重任。
優化思政教育育人內涵
學校在道德教育國際學術交流中不斷汲取國外先進的道德教育學術理論和實踐經驗,以社會環境與社會道德的發展為要求,以思政教育、道德教育實踐及學生個體的道德發展需求為起點,總結和歸納出更加適應學生發展需求和高校思政教育需求的理論和實踐方法,不斷優化思政教育內涵,充分發揮道德教育的育人價值和社會價值。
通過立足學生發展的現實需求,學校從國際道德教育理論中汲取精華,將思政教育理論研究同學生發展和社會發展統一起來,為學生成長營造有利的環境。學校還將思政教育的學術研究成果與學生發展需求和社會發展需求相結合,與時俱進,不斷更新思政教育的理論和實踐方法。
學校著力在思政教育與其他學科之間建立深度聯系,尤其是將心理學、社會學、政治學等與個人發展息息相關的學科與思政教育相融合,不斷強化思政教育的育人指向和育人效果,借助不同學科的優勢促進思政教育理論研究和社會實踐的創新。通過充分發揮教育資源優勢,學校以學術交流和研究為起點,積極借鑒和學習各學科的前沿理論,推動思政教育學科研究不斷創新與發展,并通過與時俱進的思政教育理論和實踐方法,以校園中的思政教育為模板,向社會提供科學的思政教育模式,努力推進社會道德素養的提升。此外,學校還通過積極組織豐富多樣的文化活動,引導學生將思政教育理論和自身專業技能應用到社會經濟發展當中,努力擴大思政教育的覆蓋范圍,在實踐中彰顯思政教育的社會價值。
新時代,新使命,新征程,東北師范大學將繼續踐行“尊重的教育、創造的教育”理念,堅持立德樹人,深化內涵發展,提升教育質量,努力推進世界一流師范大學建設,培養更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新時代有為青年。
(閆利利)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