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衛生職業學院:賽教融合錘煉教師素養 提升育人質量
近年來,漳州衛生職業學院黨政領導高度重視教師教學能力提升,3年來學院獲得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教學能力比賽三等獎2項,福建省職業院校教師教學能力比賽一等獎10項、二等獎8項、三等獎6項。這些成績的取得,展現了學院“三教”改革的成效,展示了教師銳意創新的精神風貌。
實施“塔尖行動”計劃,精心培育高水平創新團隊
漳州衛生職業學院教務處處長林建興說,學院大力支持教師參加教學比賽,先后出臺了師生參加職業技能大賽管理辦法、教師教學能力比賽選拔管理辦法、教學名師和教學新星評選管理辦法、項目建設獎勵性績效工資計量標準等文件,對使用信息技術進行微課制作、教學比賽獲獎的教師給予獎勵。除了全國、省級教師教學能力比賽外,學院多名教師還獲得第二屆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展示暨優秀課程觀摩活動二等獎、全國高等護理院校中青年教師授課比賽一等獎、福建省職業院校教師課堂教學技能競賽高職組護理類一等獎等多個獎項。
根據專業教學特點,學院大力探索并實施項目教學、案例教學、情境教學、工作過程導向教學、理實一體教學、模塊化教學等教學模式。推廣“互聯網+”教學模式,加快遠程協作、實時互動、翻轉課堂、移動學習等教學模式的應用,全面推動“課堂革命”,提升課堂教學質量,營造教師樂教、學生樂學的良好氛圍。
學院制定教師教學能力提升培養培訓方案,努力拓寬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的渠道和載體。構建教師培養體系,實施“青年教師—骨干教師—專業帶頭人—領軍人才”分類培養、精準培訓。精心打造高水平創新團隊,中藥學專業團隊獲批省級教師教學創新團隊立項建設,以點帶面,全面推動教師團隊建設,切實提升人才隊伍整體素質,為推進學院持續優質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障。
教學質量評價制度化,與職稱評聘相關聯。修訂出臺《教師教學質量評價辦法》等文件,嚴格執行校內聽評課和教學質量測評制度,并將教學質量測評結果作為職稱評聘的重要依據。
按照福建省教師教學能力比賽要求,舉辦了4屆院級教師教學能力比賽,為教師提供教學比武和信息化教學展示的舞臺,形成以賽促教、以賽促學的良好風氣。對于參賽團隊,學院邀請專家提供專題培訓、“一對一”輔導,全程跟進指導。針對省級教學比賽要求的視頻拍攝注意事項、教學實施報告撰寫和教學片段設計,教師團隊多次與培訓專家探討交流,對作品反復打磨、優化。教學比賽組織保障責任制,由專人負責,全程跟進,讓參賽教師輕裝上陣,專心備賽。
實施“智慧課堂”計劃,形成線上線下教學常態
分批建設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和專業教學資源庫。已立項中藥學、助產、醫學檢驗技術、藥學、智能醫療裝備技術等5個專業的教學資源庫(其中獲省級立項2個)和31門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建設項目,促進信息技術與教學深度融合,建立網絡課程,優化線上線下教學資源,打造線上線下“金課”。
實施“教材質量”計劃,建立教材建設管理新規范
完善院本教材建設制度。出臺院本教材建設管理辦法,近兩年立項新型活頁式、工作手冊式教材和融媒體教材共48本,促進教材改革,幫助教師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與時俱進。
實施“教法創新”計劃,營造活力課堂改革新局面
對接職業標準,緊跟工作過程,探索分工協作的模塊化教學組織方式,開展教法創新與實踐專項、課程思政建設項目等教改課題研究,近兩年立項建設項目40個,其中省級項目4個,“高職思政課‘五步四維’教學模式的建構與實踐——以護理專業群‘概論’課程改革為例”“行業組織主導的口腔醫學技術專業課證融合‘1+X’職業技能等級評價研究”等3個教改項目獲福建省職教中心重點課題立項。
漳州衛生職業學院副院長陳義三說,教學能力大賽為學院教師搭建了一個展示自我、相互切磋和觀摩學習的平臺,選手們在比賽中提高能力,在參與中體驗,在反思中成長,通過比賽重新審視自身教學的優缺點,促使教師綜合素質、專業水平和創新能力的提升。學院建立了“教研室—系—院”教師教學能力比賽三級遴選機制,發掘有潛力的好苗子,系統訓練,逐級考核,優勝劣汰,選拔培養出具有較高水平的參賽團隊。(蘇石)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