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每一名殘障學生都得到適切的教育 ——江蘇省泰興市特殊教育學校建校30年回眸
江蘇省泰興市特殊教育學校創辦于1991年12月,是一所集聽力障礙教育、培智教育于一體的九年義務教育學校。建校30余年來,特校人以讓每一名殘障學生都得到適切的教育為要求,以讓每一名殘障學生都有尊嚴地生活為目標,譜寫著不一樣的青春年華。
打造“四有”好老師團隊
錘煉“四有”好老師團隊,為提高教學質量提供有力支撐。長期以來,學校努力打造一支專業、合作、仁愛的特殊教育教職工隊伍。
傾力塑造“最美教師”典型。學校通過師德專項主題教育、黨員示范崗、星級教師評選等活動,把“愛”的教育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每名教師都像親人一樣愛護、關心、培養著學生。建校以來,全校30多名教職工中,有市區級“最美教師”3人、“教師媽媽”4人,市區級先進教育工作者3人,還有1人被評為全國“交通銀行特教園丁”、江蘇省特殊教育學科帶頭人、江蘇省特殊教育先進個人。
全力打造專家型梯隊。學校通過成立學科讀書班、校級基本功比賽、名教師工作室引領等途徑,鼓勵教師不斷成長。按照“教壇新秀、教學能手、學科帶頭人”的骨干教師培養梯隊要求,探索市區級、市級、省級逐層發展的規律,為青年教師搭臺子、遞梯子、搭班子。目前,學校已經擁有市區級骨干教師8人、市區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科技工作者”1人、市學科帶頭人1人、市卓越教師培養工程培養對象1人、市特級教師后備人才1人、省特殊教育學科帶頭人1人。4人次獲江蘇省特殊教育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大賽二、三等獎。3人次獲市特殊教育學校班主任基本功比賽一等獎。
強化課題研究支撐
建校以來,學校重視教科研工作,本著教研興校、教研興教的原則,高效實施教育教學。
以課題為突破。學校承擔了國家“學習管理”課題及省級“218”體育快樂教學課題的研究,開展了“分類教學”“中重度智障兒童生活化校本教材研究”“殘障兒童社會適應能力研究”“任務促進法提高智障學生現有智能研究”“基于生活課程體驗式教學在課堂教學中的策略”等課題實驗。通過每一個課題的立項和結題,不斷提升教師在校本課程開發、多元智能理論運用、學生學科成績評估等方面的能力。
以成果促優化。學校非常重視教科研成果的轉化,把教科研成果從“實驗室”搬到課堂教學中。教師在省級以上特教專業刊物上發表論文40余篇,200多篇論文在各級各類論文評比中獲獎。課題研究成果獲市教學成果獎1次、三等獎4次,獲江蘇省基礎教育教學成果獎二等獎1次。在教育教學中,堅持以“雙基”訓練為著力點,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注重優化學科教程,強化活動課程,開發環境課程。全體教師傾注“愛心、耐心、恒心、細心”,使學生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得到了全面主動和諧的發展。為每一名殘障學生提供適切的教育,畢業學生中聽障生多人考入高中、大學就讀,智障學生均能得到較好的安置。
實行全覆蓋教學服務
隨著國家特殊教育提升計劃一期、二期的實施,特殊教育學校面臨著轉型升級的剛性需要,學校充分發揮市區級特校辦學功能,實現辦學績效,做到特殊教育“全覆蓋”“零拒絕”。
做好資源教室建設和資源教師培養工作。學校積極服務泰興市特殊教育工作,指導、幫助全市每個鄉鎮幼兒園、小學、初中建成符合國家要求的特殊教育資源教室,按照比例培訓專兼職資源教師。
做好極重度殘障學生送教送康工作。把全市所有殘障適齡學生納入學籍,做到“一人一案”,長期跟蹤服務,履行教育職責。實施送教上門、送教到康復中心、送教到庇護園等工作,真正做到“一個都不能少”。
發揮好特殊教育指導中心的管理、輻射、指導作用。利用專家團隊長期對隨班就讀學生進行殘疾評定、教學指導和評估工作,有計劃地安排指導巡回教師對各資源中心的建設、運轉和提高進行指導,對隨班就讀學生的課程調整、整合提供支持。
播種春華,期待秋實。學校先后獲評“泰興市示范學校”“泰興市德育先進學校”“泰興市綠色學校”“泰州市綠色學校”“江蘇省綠色學校”“泰州市青年文明號”“泰興市和諧校園”“泰州市平安校園”“泰州市‘四無’學校”“江蘇省平安校園”。學校將以辦成蘇中地區一流的特殊教育學校為目標,不斷升格辦學品位、凸顯辦學特色,為讓每一名殘障學生都能得到適切的教育、都能有尊嚴地生活而不懈努力!
(常建文)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