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發揮高校群眾性組織的學習教育作用 ——延安大學利用職工協會開展黨史和社情民情及生態文明建設學習教育的實踐

來源:中國教育報 時間:2022-01-26  閱讀:次   |
42.9K

  延安大學是中國共產黨創辦的首所綜合性大學,成立于延安時期。長期以來,延安大學堅持黨的教育方針,培養了一大批各個領域的優秀人才。近年來,延安大學適應新時代要求,在校工會成立了乒乓球、羽毛球、門球、攝影、誦讀、舞蹈、書畫等10余個協會,在不斷提升師生素質、大力豐富校園文化生活的同時,充分發揮群眾性組織的學習教育作用,通過協會平臺開展黨史和社情民情及生態文明建設教育,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

  心中有黨

  堅持開展黨史學習教育

  發揮協會參與度高的優勢,激發會員熱愛中國共產黨的情懷,組織開展了一系列黨史學習教育。各協會會員來自學校不同部門和教學單位,輻射面廣,通過協會開展黨史學習教育,與各級黨組織開展的活動形成呼應,相互補益,增強效果。

  職工攝影協會黨員當先,心中有黨,在日常工作中積累了準確反映時代精神、時刻服務中心工作、真實記錄學校發展、豐富師生文化生活的成功經驗。自2015年以來,該協會利用節日和假日,先后組織會員前往富縣直羅鎮戰役舊址、黃龍瓦子街戰役舊址、靖邊小河會議舊址、米脂楊家溝革命舊址、佳縣神泉堡革命舊址、八路軍三五九旅旅部舊址、清澗袁家溝革命舊址等地,開展攝影活動,了解革命歷史,緬懷革命先烈,拍攝這些革命紀念地和革命舊址所在地的今貌新顏。活動結束后,通過各種媒體進行圖片推送,并適時舉辦相關題材攝影作品展覽和分析研討會。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為了隨時發揮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不斷強化會員對黨的認同感和歸屬感,2018年3月31日,攝影協會在組織會員前往陜南安康牛蹄嶺戰役遺址開展攝影實踐活動期間,依托機關黨委第二支部,成立了臨時黨支部,開展了以“緬懷革命先烈,強化紅色記憶”為主題的黨日活動。活動中,會員們在臨時黨支部書記的帶領下重溫了入黨誓詞,了解了牛蹄嶺戰斗的基本情況,并進行了討論和交流,進一步強化了“在黨愛黨、在黨言黨、在黨為黨”的意識。在前往革命紀念地和革命舊址的過程中,攝影協會還組織會員,沿途拍攝了秦直道遺址、大夏國國都統萬城遺址、明長城鎮北臺和五里墩遺址、吳堡石城等歷史文化遺跡,拍攝了塔、樓、橋、街、窟等古建筑,以及剪紙、巖畫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和陜北的民俗。

  高校教師中喜歡朗誦的會員量大面寬,職工誦讀協會凸顯這一特點,以慶祝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等重要節點和階段為契機,在幾年的時間里先后組織開展了10余場大型誦讀活動,抒發了對黨的贊美,吟詠了對黨的感情。職工歌唱協會和舞蹈協會與誦讀協會相互合作,在黨的紀念日和歡慶日舉辦了豐富多彩的活動。

  情系人民

  長期開展社情民情教育

  發揮協會注重實踐的優勢,激發會員熱愛人民、關注民生的情懷,長期組織開展社情民情教育活動。協會是群眾性組織,可以經常走出校門,走進社區、學校、軍營、企業、鄉鎮等,與群眾、學生、軍人等一起開展活動,了解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和人民生活等情況。近年來,延安大學各職工協會不斷組織會員深入社會,擴大接觸面,通過各種活動融入城鄉群眾,了解社情民情。

  乒乓球、羽毛球、籃球、足球、門球、棋牌、瑜伽、馬拉松、戶外運動等協會,聯合地方政府部門、廠礦、軍營、兄弟院校等,開展了形式多樣的群眾性體育活動,豐富了群眾的業余生活,促進了全民健身活動的開展。誦讀協會主動進學校、進企業、進農村、進營房,讓中小學生、農民、一線工人和部隊官兵傾聽高雅的朗誦和閱讀,激發他們的生活熱情,提高他們的欣賞水平。歌唱協會和舞蹈協會充分展示表演能力,走進附近廣場,走上校外舞臺,與周圍群眾一起唱民歌、扭秧歌、演節目。書畫協會聯合相關部門辦展覽,走上街頭寫春聯,不僅提升了能力,而且方便了群眾。攝影協會組織會員,走進農田、蔬菜大棚、集貿市場、養殖基地、精準扶貧點和工廠礦山,拍攝種水稻、摘蘋果、刨土豆、收玉米等農事農貿活動,以及風力發電和石油、煤炭開采等工業活動。會員們通過這些活動,了解了基層群眾的生活現狀與精神需求,加深了對工農業、國防和現代化建設的理解。

  胸懷祖國

  不斷開展生態文明建設教育

  發揮協會凝聚志趣相投者的優勢,激發會員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情懷,組織開展生態文明建設教育活動。陜北地區擁有溝壑梁峁、河湖溪澗、山川坡原、沙漠梯田等,地形地貌多樣,四季不一而層次分明,生態脆弱而注重保護,植被豐富而多姿多彩。從陜北南部的黃龍山、橋山林區,到陜北中部的退耕還林還草區域,再到陜北北部的沙漠治理區域,生態文明建設不斷取得豐碩成果,蘋果林、玉米帶、土豆田、沙漠林場等生態景觀接連涌現。這一切,都為延安大學相關職工協會開展活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條件。

  幾年來,職工書畫協會組織會員,赴延安寶塔區、子長高柏山等地,開展了抒寫、描繪祖國大好河山活動。歌唱協會下屬的合唱團,在校內外不斷舉行以歌唱祖國江山、贊美陜北生態建設成就為主要內容的演出活動。誦讀協會舉辦了“秋水田園”等作品分享會。戶外運動協會在舉辦活動過程中,充分考慮了生態環境因素。攝影協會組織會員先后前往黃龍山界頭廟草場、黃陵西部山區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宜川果園柿園、靖邊丹霞國家地質公園、定邊杏林楊林和萬畝土豆基地、榆林沙漠峽谷、黃河清澗太極灣和佳縣木頭峪渡口、陜西與內蒙古交界處的巴圖灣水庫、子長市與延安大學共建的大面積山丹丹花觀賞園等地,開展了生態文明建設攝影活動。活動中拍攝的優秀作品,除及時在新媒體推送外,還多次入選陜西省和延安市舉辦的攝影展覽,或被報紙雜志刊用,并在地方和行業舉辦的10余種比賽中摘金奪銀,為宣傳陜北生態文明建設成就和陜北人民的幸福生活發揮了應有的作用。

  高校不是象牙塔,也不是孤島。高校師生充滿活力,校園文化生活豐富多彩。通過職工協會,在高校與廣闊的社會生活之間建立聯系的紐帶,架起溝通的橋梁,讓高校更進一步地融入社會,更好地服務地方經濟社會建設,是一條值得探索的新路子。

  (袁廣斌)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