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汽車工程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傳承百年錫商基因 培育骨干教師團隊
無錫汽車工程高等職業技術學校傳承百年錫商基因,弘揚工匠精神,在職業教育發展長河中不斷堅守、傳承和創新。學校緊緊圍繞“師德高尚、業務精湛、充滿活力”的教師隊伍建設要求,樹立“師德師風典范、教書育人示范、教研科研模范”的建設目標,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提供強有力的師資支撐。
聚力打造“道業”校園文化和“陽光德育”品牌
學校努力打造富有專業氣息的環境文化,創設生本發展的行為文化,豐富“和平耐勞”的職業文化。充分挖掘“有道正業”校訓文化元素,凝練校訓內涵,將行業文化、企業文化、專業文化、技術文化融入校園文化。
1.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構建“四育”體系
學校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打造“陽光德育·七彩人生”德育品牌,以德育科研為支撐,加強現代班集體建設,穩步推進學生素養教育,形成以“文化育人、活動育人、服務育人、課程育人”為核心的工作模式,“照亮”學子的技能成才之路。
2.抓實課堂教學主陣地,提升育人成效
學校牢固抓好課堂教學的主陣地,樹立“三全育人”理念,優化育人管理機制,筑牢育人基礎。堅持以生為本,注重學生個性發展和終身發展,構建育人內容體系,提升學生綜合素養,全方位構建學校德育活動體系,凸顯德育的層次、主題和內容。
3.重視百年錫商基因的傳承和發展
學校傳承百年錫商基因,積極遷移寶馬BEST人才培養模式,引進中德AHK師訓標準和人才培養范式,立足學校發展實際,全面提升學生的技能和核心素養。在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基礎上銘記“和平耐勞”的職業文化與“有道正業”的校訓,傳承錫商基因,不斷滿足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轉型升級的需求,為建設“強富美高”的新江蘇提供人才支撐。
深化“三教”改革,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學校以“道業”文化引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以交通建設人才培養引領教學改革,推動學校高品質發展。以“有道”育人和“正業”教學為主要研究板塊,堅定培育“四有”好老師的目標,堅持校企聯合“雙軌”培養,打造區域內業務精湛、視野開闊、善于創新且能示范引領、培訓指導的團隊。從教育教學需要出發,開展相關教科研活動,激發教師自主發展和合作發展意識。
1.“循道筑業”鑄師魂:以特色活動詮釋文化內涵
學校充分發揮教師在促進職業學校高質量發展方面的核心作用,以“四有”好老師為師德建設總目標,以“四個堅持”為教師實踐師德的具體指引,不斷完善學校“道業園丁獎”評選程序,深入開展“師德師風優良集體”“師德高尚好園丁”等評比活動,及時表彰、宣傳優秀教師典型事跡,鼓勵教師修學正身、潛心育人。
2.“倚道精業”促發展:以平臺建設推進協同發展
學校以教材改革、教法改革引領教師成長,加快卓越教師培養步伐,打造“名、特、優”的師資隊伍,推動教師職業素能整體提升。學校積極發揮寶馬集團BEST無錫培訓基地、江蘇省中等職業學校汽車服務與維修師資培訓基地和無錫市汽車職業教育集團理事長單位等平臺的作用,加強教學研究,組織師資培訓,為江蘇省乃至全國汽車建筑專業辦學質量的提升貢獻力量。學校積極搭建骨干教師和名師成長“立交橋”,拓展與高校、研究所等的合作,分類、分層培養一批德育、教學、技能、科研名師,形成數量充足、結構合理、學科覆蓋的各級各類骨干教師隊伍和教學團隊。
3.“有道正業”育人才:以社會服務探索綜合育人
學校堅持以產教融合為導向,以校企緊密合作開發課程為抓手,通過師資互換,培養骨干教師成為寶馬、通用等知名品牌企業認證的培訓師,成為既勝任特色課程教學又勝任企業專項培訓的跨界復合品牌“雙師型”教師。堅持工學結合、現代學徒制的專業教學模式,以校企合作為平臺,引進行業、企業標準考核評價“雙師”素質,進一步完善兼職教師聘任管理辦法,以行業頂尖技藝樹立“雙師”素質標桿,引領“雙師型”教師隊伍優質發展。
4.“承道創業”譜新篇:以示范輻射譜寫職教華章
學校認真貫徹執行國家《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的指導意見》和《關于印發〈教育脫貧攻堅“十三五”規劃〉的通知》,積極參與職業教育東西協作行動計劃和技能脫貧千校行動,幫帶沿海、江淮、淮海職業院校,充分發揮示范引領、輻射帶動作用,深化對各對口學校的幫扶和建設,推廣學校的優秀管理理念和辦學經驗。(張啟森)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