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邢臺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教學賽研同頻共振 助推醫學教育新發展

來源:中國教育報 時間:2022-02-21  閱讀:次   |
42.9K

  六十四載櫛風沐雨,在砥礪前行中守正傳承,在高質量發展中創新勃發。邢臺醫學高等專科學校(邢臺醫專)始建于1958年,前身為河北邢臺眼科大學,2002年晉升為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目前,學校建有三所直屬附屬醫院和一所老年養護中心,逐步形成了“一校三院一中心”的辦學格局和教醫養研深度融合的辦學特色,在國內醫學高等專科院校中首屈一指。

  學校始終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圍繞一個目標(努力晉升本科院校)、強化兩大措施(改善辦學條件、提升教學質量)、打造兩個亮點(德育創典型、教醫養深度融合)、守好一條底線(校園安全穩定)”的“1221”工作思路,多措并舉激發“教學賽研一體化”合力,2021年學校在“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斬獲“兩個首位”,在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教學能力比賽中總成績排名全國醫學類院校首位、在全國大學生基礎醫學創新論壇暨實驗設計大賽中金牌與獎牌總數均為全國首位,展示了學校堅定不移走內涵式發展道路、助推醫學教育新發展的建設成果。

完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

著力以賽促教提質培優

  教學質量評價是高校教師考核評價的重要內容。在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的大背景和要求下,學校傳承品牌質量文化,培優創新評價新模式,自1991年開展教學質量評價以來,歷經30余載實踐打磨,逐步構建了以“育人為先、能力為重、全面發展”為理念,以“六方主體評價、六類反饋診改、六種方式融合”為運行模式的教學質量評價新體系,充分發揮了“提高教賽能力,助力教師成長”的激勵作用。

  督導護航賽事實現教賽雙贏

  教學質量評價體系首創賽事督導新職能,以教學督導精準把脈參賽作品,以賽事督導反哺課堂革命。在2021年各項師生比賽中,教學質量督導團隊全程“陪伴”,以“督”為手段、以“導”為目的,對比賽方案解析、教學設計改進、教學手段提升、焦慮情緒疏導等予以針對性指導,疫情防控期間更是通過“云端”“會診開方”,做到對不同參賽作品“望聞問切”精準“把脈”,對不同教師“個人畫像”量身定制改進方案,確保以真實的教學內容、真實的教學過程、真實的教學場景、真實的工作任務呈現國賽平臺。在2021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教學能力全國總決賽中,學校兩支團隊代表河北省隊出征國賽,取得兩個二等獎,實現了河北省醫藥衛生大類成績的突破。

  督導團隊將進比賽、督比賽、導比賽的收獲,及時“反哺”日常教學和日常督導。依據國家一類賽事要求,構建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將課程思政成效列入評價指標并給予較高權重,充分發揮評價指標的指揮棒作用。此外,通過各類賽事,選拔了一批改革創新優秀教師和綜合素養高的優秀學生,培養了一些能指導各類教學比賽的“專家型評委”。

  督導保障教學助推教師成長

  督導專家注重對教師的增值性評價,針對“停滯期”和“成長期”教師存在的問題實施“五個堅持”提升新路徑,激發教師提高教學質量及專業發展意識主動性。一是堅持立德樹人。在教學中豐富課程思政載體,將吃苦耐勞、奉獻社會的勞動精神,精益求精、恪盡職業操守的工匠精神等育人元素貫穿全過程。二是堅持學生主體。將學生學習效果作為基本監測點,突出學生主體性,明確教師“引導者”角色。三是堅持崗課賽證。積極探索崗課賽證融合育人模式,將崗、賽、證書中涉及的新技術、新工藝、新規范及時納入課程教學,不斷拓展專業知識、實踐技能的深度廣度。四是堅持教學相長。鼓勵教師利用教學成果、比賽成果推動改革創新,加強教學研究,不斷改進教學、提升質量。五是堅持醫教融合。臨床教師注重言傳身教,將專業知識與技能、臨床經驗等傳授給學生,培養學生的臨床操作和科研思維能力。

強化教育信息技術引領

助力人才培養變軌超車

  “新建的智慧教室教學效果太好了,每次上完課都舍不得離開。”這是很多教師在數字課程資源中心的課后“留言”。近年來,學校大力推動互聯網、大數據、虛擬環境等現代技術在教學管理中的應用,探索形成了“網絡施教、云端評教、資源共享、智慧擬賽”的多元協同云端教學管理服務體系,打造了集虛擬演播室、智慧教室于一體的智慧課堂、智慧實驗室、智慧練賽場、智慧課程資源建設共享平臺,重塑現代化教學新形態,打造自主學習智慧新環境。

  提升信息素養深化醫教協同

  學校通過專題培訓、網絡研修、課題研究等不同方式,分批、分角色、分層次開展信息化素養培訓,不斷提升學校信息化教學可持續發展水平、教師信息化教學和改革創新能力。堅持打好課堂教學主攻戰,開展“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深度融合”主題活動,推動差異化教學、個性化學習。一是打造“雙師課堂”,將傳統的單師授課模式變革為校院教師團隊支持下的新型教學場景,即遠程醫院實踐教師和校內理論教師的“1+1”分工協作教學。二是校院共建數字課程資源,2021年學校與附屬醫院教師合作錄制課程80余門,共計1500余課時,豐富了教學資源。三是“雙師”云端教研,校院教師借助云平臺,開展線上集體教研,有效促進臨床帶教醫師教學水平和校內專任教師實踐水平的雙提升。

  依托數據資源強化過程評價

  落實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教學理念,利用信息技術跟蹤和監測教學的全過程,注重學生主體過程監測,強化過程性評價。通過數字課程資源中心和自主研發的模擬仿真軟件,推動授課過程中信息技術與教學深度融合,及時收集教師教與學生學的行為信息,及時發現問題并調整教學策略。一是學校構建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指標體系,采集學生在課堂學習及各類實踐活動中的綜合表現數據,實現精準化測評,長線導航學生成長發展。二是教師通過信息化平臺及時獲取學生課堂學習效果數據,進行綜合分析,準確把握學情,實現因材施教。三是自主研發《邢臺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網上評教系統》,實現了從線下單一結果性評價到線上實時監督、動態信息反饋過程性評價的轉變。

立足校院融合優勢資源

合力教學賽研同頻共振

  學校依托“一校三院一中心”共建平臺,緊密對接醫學發展新理念、醫學生培養新內涵和多學科交叉融合新要求,教學賽研“同頻共振”,教研相長、賽研協同、教賽共贏,努力實現內涵發展,打造醫學教育特色品牌。

  多元凝聚協同配套保障完善

  近年來,學校在各級教學能力、職業技能比賽中屢獲佳績,主要得益于學校辦學實力日臻提升和內部管理科學完善。一是“一校三院一中心”辦學實力為教學賽研提供了強大支撐。學校建有兩個校區、三所直屬附屬醫院、一所老年養護中心,形成了“校中有院,院中有校”“醫生即教師,病房即課堂”“早臨床、多臨床、反復臨床”教醫養深度融合的辦學特色。同時,學校建有國家藥物臨床試驗機構和冀南地區規模較大的醫學科研中心,擁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二是完善的激勵機制為教學賽研提供了堅實保障。為激勵教富成效、賽出佳績、研結碩果,學校充分發揮激勵機制作用,教務教學、教研科研、人事激勵的配合度不斷提升,以師德建設為思想領航,以職稱評聘與績效分配為激勵引擎,以崗位聘用與考核評價為管理保障,為教師積極參與教學賽研增添內生動力。三是創新的培養路徑為教學賽研注入了新鮮血液。近年來,學校力求把創新教育貫穿人才培養的全過程,通過鼓勵學生進課題、進科研中心、進研究團隊,引導學生培養科研意識、提升科研素養、強化科研操作。同時,對有科研潛質的學生在科研思維、文獻閱讀、實驗設計、實驗技能等方面進行系列培訓和嚴格考核,使學生進入科研團隊后會設計能操作,做實驗出成果。

  凝練大賽經驗助推學生成長

  學校在第七屆全國大學生基礎醫學創新論壇暨實驗設計大賽中,參賽的5個團隊一路過關斬將奪得2金2銀1銅,獲獎總數居全國首位。本次比賽首開高職高專賽道,邢臺醫專首戰報捷,獲得大賽組委會充分肯定并獲邀面向全國推廣經驗。本著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研、以賽促改,系統總結了參賽體會。一是校賽階段堅持“針對性選拔師生”,依據科研管理機制鼓勵新入職教師和已進入科研團隊的學生參加比賽;為參賽師生“全方位解析文件”,幫助師生詳細領會賽制和評分標準;組建專家團隊論證、指導并“高標準選培作品”。二是全國預選賽階段要求“充分開展預實驗”,引導學生完善實驗設計,熟練相關實驗技能;賽前對學生進行密集的演練,以達到“虛實模擬相結合”;選擇能滿足賽事要求的環境作為比賽場所,做到“硬件軟件有保障”。三是全國總決賽階段利用“團隊互評強應變”,各團隊指導教師互為評委,進一步提升學生現場展示和應變能力,增強團隊協作能力;通過“專家指導拓思路”,進一步開闊學生科研視角,增加項目研究深度;堅持“精益求精強自信”,在高質量演練中求實求精求優,引導學生樹立必勝信心。

  九萬里風鵬正舉,新時代高歌猛進。邢臺醫專將以日益進取的改革創新精神、更加澎湃的科學發展動力,肩負起新時代醫學教育的發展重任,承載理想、展翅翱翔,以更加鮮明的特色與優勢共同奔赴更高質量、更高水平、更高層次發展的新征程。

  (鄭書深 李輝 張永格)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