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改革重塑中開辟音樂教育新天地 ——大連大學音樂學院音樂人才培養出新招
我國音樂歷史可以追溯到五千年前,音樂教學活動由來已久。從我國高校音樂教育現狀來看,偏重于傳授知識技能、追求教學效果,更多地致力于教師的培養,學生的能力培養沒有得到足夠重視。高校音樂教學重點放在了基礎教學上,主要體現在視唱練耳課上,課程設置主要訓練學生的讀譜能力以及節奏感、音準、樂感等內容,側重于機械性記憶,缺少音樂知識運用和操作能力培養。音樂的發展急需各類具備新思想、新思路的年輕音樂人,對高校音樂教學提出了更高要求。
大連大學音樂學院結合教學內容,選擇一些音樂作品的實例片段,通過放錄音、教師彈奏或者個別學生演奏,甚至是學生即興創作、大家來記譜等多種方式來訓練學生。這種教學方法,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同時又使學生熟悉了各種音色,能夠抓住多聲部的線條,還培養了他們的創造性思維。
注重教學理念革新提升綜合素質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教學理念革新必須做到與時俱進。大連大學音樂學院堅持“教學做合一”的教育理念,教學過程中注重實踐教學,把培養綜合素質高、業務能力強的綜合型人才作為教學目標,注重學生音樂素養的培養和專業技能的掌握,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以及良好的審美習慣,更加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歷練。教學重點是在不斷優化課程設置的基礎上,對音樂教學的知識結構進行深度調整,減少理論學習時間,增加專業實踐教學時間,不斷改善教學質量。堅持市場化教學導向,不斷適應市場需求變化,提高音樂學院畢業生適應崗位工作的能力。在音樂教學中,更加注重正確價值觀的樹立,堅持正確的價值認知,開展形勢政策教育,帶領學生分析當前國內外音樂發展形勢和趨勢,把握音樂主旋律。大連大學音樂學院高度重視教師教育理念的更新,改變傳統教學的灌輸式、一言堂的強制或僵化的教育,建立以學生的興趣愛好為動力,注重個體發展,鼓勵音樂原創的教學模式,使學生的創造性和能動性充分發揮出來。
注重學習方式創新豐富教學內涵
大連大學音樂學院為了激勵和培養學生積極參與的精神,采取鼓勵、提示、引導、示范等措施,在進行基礎樂理知識講解的同時,更加注意在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自己形成知識結構的習慣,開展啟發性教學,充分引導學生自主發現、認識和構建新的知識體系。抓好教學角色的轉化,把原來課堂上教師教的主體地位轉換成學生學的主體地位,充分調動學生自覺參與教育過程的積極性,深入挖掘學生的學習潛力,逐步提升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同時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更加注意引導學生傾聽講課知識,鼓勵提問,實現獨立思考,形成善于聯想等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時,要求學生個體必須對自己的學習過程進行觀察、審視和評價,做到心中有數,自我激勵。年初學生參照學院年度教學計劃,有針對性地制訂本人的學習計劃,選擇有效的學習方法、組織良好的學習環境,以求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教師則在課堂上創造讓學生感興趣的知識情境,從而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過程中。教師在學生完成任務后給予適當的鼓勵、表揚等信息反饋,引導學生持續探索,增強學習的動力。為了使音樂知識能更好地解決實際生活中出現的問題,大連大學音樂學院突出教學方式的生活性,既教給學生音樂知識,也教給學生獲得知識的方法,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通過各種途徑去獲得知識并注意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學生通過自我探知,提高自主學習能力,變過去被動學為主動學,增強對音樂的學習興趣,為學好音樂打下基礎。
創新興趣培養法 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通過興趣建立起與音樂的緊密聯系,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動力。大連大學音樂學院把激發學生對音樂的學習志趣作為推進音樂教學改革的重點。在組織音樂教學活動時,充分挖掘音樂作品的藝術內容和情感內涵,發揮音樂作品的藝術魅力,鼓勵學生自主創作音樂作品,教師進行專門作品輔導,以激發、培養、發展學生的音樂興趣及愛好。教師突破原有教的范圍,更多注意力放在幫助學生學上,幫助學生借助自己已有的知識再獲得知識,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盡可能選用有趣味性的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創設情景,讓學生自主參與、自主探索,獨立獲取知識。在興趣激發上,積極探索推廣討論式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積極主動參與的熱情,啟發引導學生思考,推動教學語言適應潮流發展,鼓勵使用幽默詼諧、比喻性的語言來進行音樂知識的教授,暢通教學活動中師生之間思想交流與心靈溝通渠道,以達到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的目標。把握知識的難度,讓學生能夠充分地享受成功的喜悅,不僅能使學生持久地保持音樂學習的興趣,更增加了音樂學習的動力,同時也是學生學習能力可持續發展的基礎。
創新評價機制更加注重過程把控
評價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大連大學音樂學院在音樂教學中引入評價機制,利用評價所提供的大量信息適時調整和改善教學過程。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重視對學生的及時評價,不斷鼓勵學生以積極的心態參與活動,幫助學生分析錯誤原因,教授學生如何去做、如何做得更好,對學生所表現出的創造性、合作性進行積極評價。豐富評價體系,打破單一評價標準,在情感、操作、認知等三個領域內以分層方法確定評價指標,建立教師對教學質量的評價指標和學生對學習效果的評價指標。大連大學音樂學院音樂教育評價體系的建立過程中,采用民主、開放的評價方式,力求全面客觀地評價學生的學習水平。音樂教育評價的重點聚焦于學院音樂教育的普及狀況和集體唱、奏、賞、聽音樂作品的數量與質量上。在加強音樂教學的同時,大連大學音樂學院注重把文化素質教育作為切入點和重點,在督促學生學好專業的同時,進行文學、歷史、哲學、語文、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教育,以提高學生文化品位、審美情趣、人文素養及科學素養,進而提高他們的整體素質。
音樂教育改革永遠在路上,伴隨著經濟發展和時代變遷,音樂文化迸發出更耀眼的光輝,文化育人、文明育心,音樂教育必須順應時代發展潮流,在改革中提升,在改革中奮進,把改革的理念貫徹到教育的各個環節、貫穿人才培養的全過程,為音樂事業發展培養出更多德藝雙馨的藝術人才,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作出貢獻。
(付曉成 趙曉瑩)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