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重慶市巴南職業教育中心提質培優賦能經濟社會發展的探索與實踐

來源:中國教育報 時間:2022-03-03  閱讀:次   |
42.9K

  “五星級現場”是怎樣“煉”成的 ——重慶市巴南職業教育中心提質培優賦能經濟社會發展的探索與實踐

  質量是學校生存發展的基礎,是學校的生命。重慶市巴南職業教育中心積極落實國家《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要求,立足區域,緊密結合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的迫切需求,抓住“高質量”這一關鍵詞,導入全面質量管理理念,強化質量標準,深入推進育人方式、辦學模式、管理體制、保障機制改革,不斷激發辦學生命力,打造核心競爭力,提振創新發展力,加快構建現代學校辦學體系,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

  從缺口尋突破,全面對標企業現場需求

  2018年12月,學校成功入選首批“重慶市高水平中等職業學校”培育單位。“高水平”建設吹響了學校內涵特色創新高質量發展的集結號。

  通過長期調研和探索,針對職業教育實訓教學與行業、企業實際需求脫節,人才培養質量參差不齊,學生適應企業的能力普遍不強等現狀,學校按照《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中“將標準化建設作為統領職業教育發展的突破口”這一要求,于2019年起與中國質量協會將《企業現場管理準則》引入職業教育,并根據職業教育特點進行適應性轉化,創建與企業生產現場管理要素高度一致的實訓教學現場管理評價體系及標準,開展深度合作,研究和實踐實訓教學現場管理模式的構建。

  開展實訓教學現場管理模式的構建研究和實踐,對學校來說,是個全新的課題,沒有可借鑒的模式,打好這場硬仗,是挑戰更是動力。2019年,學校勇闖“深水區”,在引入全面建立學校質量管理體系的同時,貫徹全面質量管理理念,深入推進管理體系化、流程化。每年定期大力開展質量內部審核和管理評審,查找問題、尋求改進,不斷提高學校整體管理水平。

  思想破冰,行動才能突破重圍。為提升全校師生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學校積極開展全員分層培訓,運用SWOT分析、PSET分析、PDCA循環等質量管理工具,開展學校發展內外環境優劣勢分析,實施戰略梳理,大力開展流程再造,共計梳理和形成學校三級流程74個,并整合進智慧校園實現運行信息化,有效地提高了學校管理效率和運行效率。

  什么樣的質量標準才與企業“高度一致”?學校因地制宜,強化質量標準引領,量身定制,推進各項育人工作重大改革。對標航空、兵工系統現場管理模式,在全國教育系統中率先引入《企業現場管理準則》國家標準,開展實訓基地精益管理和標準化建設,建立實訓基地戰略管理體系、目標指標體系(KPI、CPI),運行教學計劃管理、教學質量管理、設備管理、師資隊伍建設、安全與環境等管理體系,強化教學實踐、生產實習、研發服務功能,實施人才培養模式、評價模式改進計劃,提升學校育人針對性和時效性。

  學校凝心聚力,克服重重困難,硬是啃下了這塊“硬骨頭”。2021年11月10日,學校通過GB/T19001-2016/ISO9001∶2015質量管理體系認證。三年建設期中,學校將質量管理引入教學過程,編制出版全國首部面向中職生的《質量管理基礎教程》教材,將精益管理理念和管理工具方法引入實訓教學,打造了特色課程,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職業素養。同時,申報國家課題一項,改進案例獲評全國現場管理改進專業級項目,研究論文獲“全國教師教育教學優質論文評選大賽”一等獎。學校汽修實訓基地于2021年12月通過中國質量協會評審,獲全國教育系統首家“五星級現場”殊榮。

  從形式到內涵,精益化打造“五星級現場”

  創建“五星級現場”,“精益化”是首要動力。學校大膽嘗試“精益管理+技能”型人才培養新模式,對接國家對職業教育校企融合創新發展的要求,不斷進行自我革新,全面加快推進高質量內涵式發展的步伐。

  在創建過程中,學校學習了系列精益改進工具及方法,包括價值流圖、流程圖、FMEA、5S及可視化、SOP、OPL、OJT、KYT等,并將這些工具方法轉化應用到教學工作中;也引入了大量的精益現場管理經驗,比如教學前狀態檢查、教學多角色分配、OJT循環教學、設備可視化、安全可視化等。

  汽修實訓基地就是一個樣板。在新體系下,學校制定了汽修實訓教學現場教學文件保障、實訓條件保障、師資隊伍建設、實訓教學質量、辦學效益和影響力等9個維度的建設方案,包含技能考核通過率、核心實訓項目作業指導書覆蓋率等26個現場關鍵績效指標(KPI)和50余個過程監控指標(CPI)。

  學校通過運用質量管理工具對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發動機故障檢測實訓單元進行改進建設,并將此改進模式固化,在汽修5個專業方向60余個實訓項目中開展水平推廣,形成了3項校內標準,編制了5本實訓教材,開發作業指導書、OPL單點課程、數字化教學資源共計160余項,進一步完善了學校實訓教學現場管理模式。

  “五星級現場”是一個巨大的合力磁場。課堂即車間、教師即師傅、學生即學徒……現場主體有各種角色擔當。在教學準備中,教師的角色主要是教學、講授和示范,學生則分成操作員、檢驗員和見習生;在實訓的過程中,教師成了巡檢和指導,學生分成組長、主修、安全員、質檢員和輔修;在分組探討時,學生又分成組長、評分員、組員和記錄員。在課堂組織上,理實一體的訓練模式、六步技能訓練法、一課一策的專項訓練、分組學習循環模式……學校多維度地訓練了學生的技能和綜合素質,促進學生操作技能與心智技能融合,形成了理實一體、知行合一的高質效培養訓練模式。近年來,汽修專業實訓教學整體考核通過率由75%上升至94%。

  學校堅持縱向拓展專業,通過優化學校專業布局結構,形成專業集群發展格局,創新“寬、專、精”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通過“平臺+模塊”課程體系的構建,完成新能源汽車實訓中心、汽車機電維修實訓中心等10余個實訓基地的新建和升級工作。與長安汽車開展“汽車檢測線”共建,提高設備利用率和利用層次,成為全市僅有的具備汽車性能檢測資質的中職學校。

  同時,學校在教學評估方面,實施了自主考評和綜合素質“四化”評價的聯合評估模式,即實現評價主體的多元化、評價方式的多樣化、評價過程的全程化以及評價維度的立體化。

  以質量謀發展,加快建設現代職教步伐

  重慶市巴南職業教育中心將企業“現場”根植于學校,創建從形式到內涵高度一致的實訓教學現場,從某種意義上說,是“雙元制”的“中國特色化”,對提高學生的技能和職業素養有著重要的作用,成為提高學校人才培養質量、企業滿意度、社會聲譽等方面的關鍵因素。

  近三年來,學校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培養了3000余名畢業生。畢業生“雙證書”獲得率達到98.5%,學校畢業生就業率達98%。學生參加技能大賽獲國家獎項3項,重慶市技能大賽一等獎3項、二等獎25項、三等獎50余項。

  近年來,學校以“打造成為全國汽修實訓星級現場示范基地”為目標牽引,通過產教融合機制運行,進一步擴大專業群培養規模,建設期內累計培養了千余名學生服務于汽修、汽車制造、空調維修保養、電梯維修保養等領域,為各行業企業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撐,助推地方經濟的快速發展。三年來,以實訓基地為平臺組織技術培訓,為社會提供培訓服務3000人次以上、師資培訓500人次以上。

  學校積極發揮示范、帶動和輻射效應。以專業群建設為紐帶,與14所中職學校、11家行業企業、重慶理工大學、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等單位共建,充分發揮學校實訓基地優勢,共享交通運輸類人才培養資源;同時,與市內多所中職學校簽訂了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的幫扶建設協議。在建設期間,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群完成了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的修訂,編寫出版活頁式實訓教材5本、活頁式校本實訓教材3本,師生獲獎60人次,新建和升級實訓室6個。

  學校將“實訓現場管理模式”向周邊及外省推廣,成為重慶理工大學等三所高校的校外實訓基地,質量標桿學校廣州市交通運輸職業學校和廣州市新能源校企合作協會“實訓教學質量管理實踐基地”。

  對接制造重鎮智慧名城,服務長江經濟帶發展,學校深化校企合作、產教融合,與長江經濟帶沿線校企實施聯合辦學。先后與江蘇、宜昌、成都、廣州等省市開展師資共建、技術技能人才聯合培養;與重慶云小蟻科技有限公司、京東集團共建校園實訓基地;與重慶廚勝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簽訂“廚勝餐飲管理班”合作辦學協議,共同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培訓學員100余人。

  學校充分發揮專業辦學優勢和育訓并舉功能,打造高水平服務能力,助力全民終身學習體系。建立了較完整的“幼—學—企—老”培訓體系,積極開展各級各類技能培訓與鑒定工作。開展“育嬰師培訓”310人次、中小學職業體驗10000人次、企業員工培訓500人次、技能鑒定1000余人次、“老年人培訓”500人次、社區培訓600人次,為構建全民終身學習型社會和城市提供了重要支持。

  下一步,學校將全面全方位系統推進質量管理體系建設,以質量為全面發展的“定盤星”,在提高黨建引領水平、提升師資隊伍綜合能力、創新人才培育模式、增強社會服務能力等方面精耕細作,勠力創新,推動職教實現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加快建設現代職教步伐,為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培養更多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向著重慶一流、全國領先的高水平中等職業學校快速邁進!

  (瀟雨)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