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一次大單元教學嘗試

來源:中國教育報 時間:2022-03-06  閱讀:次   |
42.9K

  基于統編教材的大單元教學設計已成為語文教學的必然取向。那么,小學語文如何圍繞語文要素進行大單元教學?我在六年級下冊第二單元《外國文學名著》單元教學中進行了嘗試。

  •教學實錄:

  第一部分:探險小說激興趣

  師: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探險夢,茂密的熱帶雨林、深邃的海底世界、荒涼的沙漠都讓我們心馳神往。從這節課起,我們就跟隨外國文學名著的腳步,去發現更廣闊的世界。你們都讀過哪些歷險類小說?

  生1:《愛麗絲漫游奇境》。

  生2:《海底兩萬里》。

  生3:《綠野仙蹤》。

  師:同學們讀過的歷險小說可真不少!本單元三篇文章都節選自外國歷險小說,它們是——

  生:《魯濱遜漂流記》《騎鵝旅行記》《湯姆·索亞歷險記》。

  師:這節課我們一起交流前兩課《魯濱遜漂流記(節選)》《騎鵝旅行記(節選)》,去感受主人公的神奇經歷。

  第二部分:主要人物初見面

  師:請大家根據下面兩段話來猜一猜這兩個主人公是誰呢?(課件出示兩段文字,學生依據文字判斷人物)

  生:魯濱遜、尼爾斯。

  師:本節課我們一起來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

  第三部分:單元全貌我概括

  師:對待篇幅長的文章,要概括文章大意,老師交給大家一把金鑰匙,可以用小標題串聯法,接下來用這種方法與對子合作概括前兩篇課文的主要內容吧!

  (學習對子合作概括文章大意,一組學生展示,其余補充)

  第四部分:文章思路我梳理

  師:請大家快速閱讀課文,小組合作用創意的形式在展板上畫出兩篇文章的思路圖,可以利用關鍵詞、短句、圖形、連接符號及各種形狀來表達自己的理解。

  師:下面我們抽簽決定展示組,這一環節展示組兩個,其余組為點評組。

  (學生抽簽確定展示組,展示組的代表在展板前準備講解本組思路圖)

  生1:大家好,這是我們組讀《魯濱遜漂流記》后畫的思路圖。我們用思維導圖的形式,按照梗概和節選兩部分來繪制,節選部分抓住了魯濱遜流落荒島、建房定居、馴養培育、救“星期五”和回到英國的經過,旁邊批注了《魯濱遜漂流記》這本書的作者,以及魯濱遜積極樂觀的品質。我們組的展示完畢,請問誰進行評價?

  生2:我來評價。你們組用思維導圖的形式展示了學習收獲,寫出了《魯濱遜漂流記》的主要內容,非常好,我建議給你們小組加一枚獎章。

  生1:謝謝大家的補充!

  (放飛夢想組繼續展示《騎鵝旅行記》一課的思路圖)

  師:幾組同學在思路圖中都體現了梗概這一部分內容,你們發現節選片段在表達上與梗概相比有什么不同嗎?

  生3:梗概只保留了小說起因、經過、結果的大概內容,而節選片段中含有大量細膩逼真的心理活動描寫,增強了小說的真實性。

  生4:梗概是用第三人稱來敘述的,而節選片段用第一人稱描寫。課文中的節選部分與梗概中的3、4自然段相照應。

  師:梗概是一種應用文體,常用來簡要介紹電影、電視和小說的情節(課件出示電影《你好,李煥英》的梗概、電視劇《少年派》的梗概、小說《笑貓日記》的梗概)。我們這一單元就要學習梗概的寫法。

  第五部分:核心問題我探討

  師:讀書就要把文章讀懂,把文章的思想感情讀出來。現在請大家分小組學習,按照展示要求進行預展準備。

  展示單元:我是品析家。讀了文章,你覺得魯濱遜和尼爾斯是什么樣的人?從哪些情節可以看出?建議:品析包含以下過程:朗讀—理解—總結。

  (奮發向上組六名同學展示對魯濱遜性格特點的品析,提出魯濱遜是一個熱愛航海、敢于冒險、不怕困難、冷靜理性、積極樂觀的人,展示了小組繪制的人物心理變化圖。齊心協力組進行點評)

  生:我補充,我還繪制了魯濱遜漂流的時光軸,從1659年他26歲時在航海中流落荒島開始,他在島上與各種惡劣環境進行斗爭,獨自頑強生活了28年,我認為他是一個能面對現實,根據具體情況理性思考的人。

  師:在讀小說時,我們可以通過繪制人物足跡圖、人物時光軸來厘清人物的活動線索,還可以繪制人物心態圖體會人物心理,這些都是非常好的閱讀方法。

  第六部分:辯論明理我展示

  師:魯濱遜和尼爾斯是應該聽父母的話留在家過舒適的生活(正方),還是應該冒險呢(反方)?辯論會開始。以小組為單位,選三名同學參賽,并在小組內迅速搜集交流能夠支撐你們觀點的材料,時間4分鐘。

  (抽簽決定辯論小組,由主持人組織辯論賽)

  小結:正如剛才同學所說,我們要有冒險的精神,也要像魯濱遜一樣隨時儲備自我保護和生存的知識,鍛煉能力。冒險不是蠻干,是深思熟慮后的勇敢行動,是在學會溝通、學會生存基礎上的大膽嘗試。希望同學們遇事能與大人多溝通,帶上你們的冒險精神,去做下一個具有科學探險精神的法布爾、諾貝爾、居里夫人。

  •課后反思:

  大單元教學對教師基于課程標準實施教學的專業意識、教材解讀和單元整合設計能力都提出了新的挑戰。

  一是提煉單元主題的切入點。語文大單元教學通過提煉恰當的單元主題,發掘單元人文主題與語文要素之間的有機聯系,把諸多元素統一起來,使教學目標更加集中。本單元是名著單元,安排了一篇精讀課文、兩篇略讀課文,還安排了口語交際引用原文說明觀點、寫作品梗概、語文園地和“快樂讀書吧”。教材安排的教學目標較多,如果以“歷險小說”為主題,以“評價人物、表達觀點”為主任務,就能把本單元需要學習的內容、形式、方法幾項目標有機聯系起來,牽動整個單元設計。

  二是探尋單元整體與單篇文本之間的連接口。語文大單元教學設計改變了單篇課文逐篇逐段按照知識點框架分析的思路,進行單元整體設計,以項目為載體,引導學生在真實的生活情境中,綜合運用閱讀與鑒賞、表達與交流、思考與探究等方法進行學習,但這并不意味著不需要仔細研讀每篇文本。因此,教師要深入理解、妥善處理單元整體設計與每篇文本研習之間的關系,認真研究單元教學內容及其特點,研究單元內容所蘊含的教育價值,研究教材編者所設定的單元教學目標,尋找最匹配的學習任務與學習活動。本節課的教學中,我引導學生重點交流了兩篇文章的學習成果,其中穿插了單元口語交際、習作、交流平臺各板塊的語文要素訓練點,實現了大單元教學的大統整。

  (作者何 娟系陜西省寶雞高新第一小學)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