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聚焦福建農業職業技術學院福建省現代農業家禽產業體系建設

來源:中國教育報 時間:2022-03-11  閱讀:次   |
42.9K

  產教融合畜牧人才培養模式實現“四贏” ——聚焦福建農業職業技術學院福建省現代農業家禽產業體系建設

  福建農業職業技術學院是福建省內僅有的農類全日制綜合性高等職業院校,于2003年由福州市農業學校和福建省農業學校合并成立,其前身可追溯至創辦于1902年的中國近代官辦中等實業學堂。學院被譽為“培養農業人才的黃埔軍校”,為福建省乃至東南沿海地區培養出一大批高質量的農類人才。

  為服務好福建省“用綠色生態循環理念發展畜牧業、用先進適用技術提升畜牧業、用現代經營方式拓展畜牧業”,著力推動畜牧業向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的可持續綠色方向發展,福建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勇挑重擔、踔厲奮發,充分發揮人才優勢、科研優勢和資源優勢,助力畜牧業健康發展再上新臺階。學院主持的“‘產教融合—創業導向—崗位輪動’畜牧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獲得2021年福建省教學成果特等獎,為行業培育出一批畜牧行業的創業能手、技能能手和技術骨干等基層一線優秀人才,實現了校、企、師、生“四贏”的良好態勢。

  “校贏”——

  強化內涵建設發展,高質量服務現代農業

  一位教授就是一個產業的火種,一個專業就是一個產業的支撐。福建農業職業技術學院積極探索職業教育現代化發展新路徑,將服務鄉村振興作為學院的使命擔當,推動教師直接服務社會的活動,使學院在高職院校“雙高校”內涵建設方面得到發展,也提高了學院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近年來,學院承擔了福建省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家禽、生豬兩個崗位專家工作站和蔬菜一個綜合試驗推廣站,每年選派科技特派員70多位,在全省建立了9個科技工作站,連續10年開辦新型職業農民學歷班,培育新型職業農民,開展技術推廣、技能培訓、產業幫扶,為農民合作社(企業)和基層農民提供技術服務,為現代農業產業提質升級、實施鄉村人才培育貢獻力量。

  學院榮獲了“福建省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福建省文明校園”、“福建省高水平職業院校和專業建設計劃”立項建設單位(A類)等榮譽稱號。2020年,學院受邀在全國50所高職院校、50所涉農企業聯合組建全國鄉村振興聯合共同體上作福農院鄉村振興“1611”服務特色創新主旨發言;2021年,學院被國家農業農村部門和教育部門確定為鄉村振興人才培養優質校。

  “企贏”——

  聯合開展科研攻關,助力企業增產增收

  企業接受教師的社會服務,為其科技創新、規范管理、防范風險、綠色可持續發展的目標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大北農集團、福建豐澤農牧飼料有限公司、福建光陽蛋業股份有限公司、福建杉村集團、福建永誠集團、福建省致青生態環保有限公司、福建省創億元農牧有限公司、福建鴨嫂食品有限公司、正大集團、傲農集團等在福建省知名的農牧企業中,均有福建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師生服務產業的身影。

  學院教師活躍在福建省鄉村田間地頭、畜牧企業廠房,活躍在農業農村一線,他們紛紛走出科研實驗室,深入田間地頭,鉆進鄉鎮企業廠房、實驗室,成為農業科技的傳播者、鄉村脫貧致富的帶頭人。

  例如,學院承擔的家禽產業體系崗位專家工作站堅持在綠色理念指導下開展畜牧業生態系統再造教學與研究。該工作站與福建省畜牧總站、省畜牧獸醫學會、省農科院、福建省致青生態環保有限公司等一道探索開發家禽資源化利用模式,幫助企業開發針對福建主要經濟作物(茶、水果)的家禽有機肥配方,開展糞污資源化利用技術培訓與咨詢,在畜牧業生態循環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學院與企業共同開展蛋雞低蛋白日糧研究和標準化蛋雞場蛋品“無抗化”技術研發,已獲得了《蛋雞環境友好型日糧的研究與開發》《標準化蛋雞場蛋品“無抗化”技術研發》《規模化蛋雞場健康養殖關鍵技術集成與應用》等三項科技獎,推動了蛋雞企業的健康發展。

  學院教師研究的雞法氏囊素注射液(一類新藥)和豬脾轉移因子注射液(三類新藥)兩項新藥獲得了國家新獸用生物制品臨床試驗批件,其創新性、安全性和有效性等獲得了國家農業農村部門專家認可。這兩項新藥實現技術轉讓收益800萬元。該制品可提高動物免疫功能和疫苗免疫效果,每年為企業創造至少6000萬元產值,對畜牧業發展意義重大。

  學院與企業共同研發的智能化蛋鴨生態養殖技術,被福建省農業農村部門列為2020年省農業主推技術,所錄制的養殖技術課程在福建電視臺綜合頻道播出,深受農民朋友的歡迎,對蛋鴨生態養殖推廣起到了引領作用。

  “師贏”——

  人才培養與時俱進,教科研水平節節攀升

  “師贏”主要體現在“服務教學”上,教師通過服務社會,提高了自身的教學和科研水平。社會服務為教師授課提供了豐富、鮮活的一手素材,教師通過服務企業的過程了解企業需求,根據合作企業提供的工作崗位,在企業技術人員的深度參與下,剖析工作崗位,分解工作崗位能力與素質要求。校企雙方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調整優化課程設置,按照實際工作任務、工作過程和工作情境組織課程,開發專業教學標準,形成以任務引領型課程為主體的職業教育課程體系,及時調整課程內容,合理購置教學素材,適應行業發展的需要,切實做到人才培養與時俱進。

  在福建農業職業技術學院,“以行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以學生為中心”的課程觀不再僅是理念倡導,而是能真正落到實處。社會服務也使教師在“雙師”的基礎上再提升,成為“三能型”教師,即:能教書育人,能指導學生實踐,能為社會提供科技創新服務。

  據統計,福建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動物科技學院培養出了省級教學名師3名、省級崗位專家2名、省級專業帶頭人3名、省級學會秘書長1名,福建省“五四青年獎章”獲得者1名、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1名。

  “生贏”——

  實踐動手能力強,適應企業人才需要

  學生到企業頂崗實習是學校專業教學的重要內容,也是學生成為社會人的角色轉變期和適應期。學院畜牧獸醫專業率先嘗試學生兩年在校學習、一年在企業實習。2007年,學院將大北農集團的創業教育理念融入到學生兩年在校的專業教學中,通過創業教育讓學生提前了解企業文化和創業知識,加強學生愛崗敬業教育,強化學生職業道德和吃苦耐勞精神的培養;學生一年下企業實習期間,必須在豬場、禽場、飼料廠等不同畜牧企業實行多方向崗位輪動學習,同時學院還聯合企業共同管理學生,嚴格落實學生實習管理制度,把學生實習期間校企雙方綜合考核的成績作為學生評價的重要依據。

  實踐證明,“產教融合—創業導向—崗位輪動”畜牧人才培養模式使畜牧專業學生實踐動手能力有了極大提升,畜牧專業人才培養質量高,學生社會聲譽好,畢業生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成為現實。(楊慧)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