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內蒙古師范大學:扎根邊疆 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

來源:中國教育報 時間:2022-03-11  閱讀:次   |
42.9K

  內蒙古師范大學設計專業以服務邊疆地區發展為宗旨,認真總結設計專業辦學的歷史經驗,以“扎根邊疆、激發擔當”的理念為指導,推行“鏈狀協同”實踐教學模式的創新,從資源轉化、環境營造、課堂整合、團隊構建等方面深入推進實踐教學改革,以培養德才兼備、服務地方、積極創新的設計人才為目標,探索民族地區高校設計專業在新發展階段的實踐教學研究,為促進民族地區高質量發展和共同富裕提供有力支撐。

  扎根邊疆

  全面推行教學改革

  內蒙古師范大學從設計教育教學的特點剖析入手,緊密結合現代設計行業發展和民族地區人才培養的實際,著力培養學生解決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發展所面臨問題的綜合設計能力,激勵學生以其自身的設計能力來擔當社會責任。

  (1)以地域發展需求輸入、轉化、輸出的相互協同為路徑,建設“扎根邊疆”教學資源生態

  學校將國家戰略需求和邊疆資源沃土引入設計教學的全過程,從教學目的出發,根據教學規律,科學選配課題,做到循序漸進、由易到難、由小到大,同時所涉及的知識面也具備一定的寬泛性。此外,為避免客觀條件對學生的創造性產生過多制約,教學選題盡量避免選擇純商業目的的實題,靈活采用“實題實做”的方法,彌補了傳統教學中優質實踐項目不足的弊端。

  (2)以體驗營造、機會創造、志趣塑造相互協同為目的,建設“眾創”工作室制教學環境

  一是重塑物理空間,眾籌經費,師生同創,進行“教室革命”,營造設計情懷的沉浸體驗式教學環境;二是革新課堂內容,植入跨學科、多專業協同的設計項目,啟動“智創草原”設計賦能內蒙古、“布絲瑰行動計劃”等活動,創造扎根實踐的設計機會;三是打造共情環境,工作室內師生互動,協力完成具有社會價值的教學任務,教師以身作則幫助學生激發學習志趣。多層面的環境建設,讓學生不僅能在本專業方向進行深度的學習,而且在知識的系統性與教學的廣度、寬度和深度以及設計興趣方面也能得到足夠的培養。

  (3)以“厚植家國情懷激發設計擔當”為目標,建設知識擴展、能力培養、價值塑造協同培養的育人課堂

  以“讓每次設計都有社會價值”為突破口,設計專業結合任務型、項目制、團隊式等教學方法,實題實做,保證工作室教師在授課中對每一名學生都保持較高的關注度和較長的輔導時間;掌握每一名學生的特質,因材施教;聚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弘揚蒙古馬精神、鄉村振興等與內蒙古地區發展密切相關的教學內容;要求各工作室間加強交流,聯合進行課題制的教學活動;構建針對學習主動性、設計思考、設計能力、責任意識的多維評價體系。多措并舉,將祖國北疆作為“實踐型”育人的新課堂,激發學生的設計擔當意識。

  (4)理論型教師、科研型教師、行業導師協同教學,做好“學生自我發展的陪跑者”

  學校不斷提高教師育人的意識和專業化水平,構建“協同式”教學模式,打破專業劃分,以任務驅動跨專業教師團隊整合,實現多類型導師“相互協同、優勢互補”;建設“共享家”聯盟,聘用一線優秀專業人才作為校外實訓導師,并借助部校共建的“內蒙古文化創意基地”等平臺優勢為教學服務。學生在教師團隊的共同指導下,以準就業的方式在工作室完成專題設計課程任務。通過不同學科的知識交叉給學生帶來切身學習感觸,使其感受設計的社會責任,從而幫助學生培育設計責任、創新精神和多學科思維。

  激發擔當

  設計教育之花綻放北方草原

  項目的實施激發了廣大師生“設計擔當”的巨大熱情,凝聚了一批熱愛教育事業、設計能力突出、教學經驗豐富的優秀教師,培育了一批“扎根邊疆”的青年設計師。近5年來,學生設計了“紅色興安盟禮物”“游牧人居環境構建”“草原生態危機設計”等4000余件具有鮮明地域文化特色、貼合地區發展方向與時代主題的作品,先后有1000余人次學生參與主辦的“設計下鄉”“烏蘭先鋒”系列設計展和“內蒙古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抗疫海報設計”大賽等專業性公益活動30余項,榮獲各類專業獎項200余項。76%的畢業生就職于中西部地區設計一線。學生服務社會能力大幅提高,扎根地方與服務基層的意識顯著增強,獲得社會高度認可。

  “鏈狀協同”實踐教學模式的實施得到了上級主管部門和眾多設計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關注,在內蒙古自治區各盟市產生了廣泛影響,各地相關部門領導先后來校調研,并給予了高度評價。教學團隊成員受邀在“新時代新文科新設計”創新教育論壇上作特邀報告和大會報告20余次,發表教育研究論文12篇,承擔教學研究項目20余項,輻射全區宣傳了“鏈狀協同”設計實踐教學的新模式。核心課程“在地設計與社會創新”獲批自治區一流課程及內蒙古師范大學教學成果特等獎等獎項。該課程成果之一——“匠繡芳華——創新非遺傳承振興‘蒙繡’產業的踐行者”斬獲第七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金獎,實現了內蒙古在該項賽事零的突破。“智創草原”活動遍布內蒙古多個盟市,包括錫林郭勒盟正藍旗、阿拉善盟阿左旗、鄂爾多斯市鄂前旗、包頭市石拐區、呼和浩特市清水河縣老牛坡村等偏遠和貧困地區;多項以設計扶助農牧貧困地區實現鄉村振興的行動實施,讓當地人民切身感受設計帶來的社會變化。“扎根邊疆、激發擔當”的教育理念,有力促進了區域設計行業與設計教育的質量提升和均衡發展,為地區民族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保障,產生了積極的社會效益。

  (李少博 郭沁)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