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大學體育課程思政體系的構建與實施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深入學習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全面落實黨的教育方針,構建了體育課內與課外聯動的思政育人模式。
加強頂層設計,構建“三全育人”環境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著力構建“全專業推進、全課程融入、全過程貫穿、全方位保障”的課程思政育人體系,切實發揮好每個專業、每門課程、每個環節、每位教師的育人作用。教師教學發展中心、教學質量評估中心每年有針對性地舉辦教師素養提升活動,如:教學名師與青年教師座談會、學術沙龍、專題報告等,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對全校教師,尤其是青年教師的教學素養進行了有針對性的指導,2021年舉辦的“智慧教育+課程思政”專題研修班,邀請了來自北京大學、武漢大學、廈門大學、山東大學等多所名校的知名專家,圍繞智慧教育教學理念,在一流課程及課程思政建設等方面開展了教學發展活動,對如何實施“如鹽入水、潤物無聲”的課程思政指明了方向。
創設校園體育文化育人環境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以體育運動委員會為龍頭,以體育教學部、團委、黨委學生工作部、工會為抓手,開設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校園體育活動。體育活動打破年級壁壘,從新生運動會到年級運動會,從學工杯到同德杯,各級各類體育比賽充滿校園,廣大師生積極參與,為緊張的工作、學習注入了青春力量。每年學校有兩個大型體育賽事:上半年的田徑運動會與下半年的青年健身節,每次活動的組織都注重思政元素的無聲融入與巧妙設計,做到與體育教學同向同行。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學校體育運動委員會決定在運動會期間進行太極扇、瑜伽團體操表演。在團體操籌備過程中,教師形成項目團隊,利用線上+線下網絡資源對學生進行輔導,學生們克服困難,積極配合,除了利用上課時間,還犧牲了午休,最終在運動會期間為全校師生呈現了精彩的團體操表演。當“五星紅旗迎風飄揚”歌聲響起,學生都熱淚盈眶,為參與此次表演感到幸運,為能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用自身行動表達對祖國的祝福感到幸福。太極扇團體操展現出“中”“國”“共”“產”“黨”“100”的字樣,表達了對中國共產黨的無比熱愛與對祖國的無限祝福。過程雖然是艱辛的,但結果是美好的,通過活動的組織,將家國同心、艱苦奮斗、惟真惟實、追求卓越的石大精神展現得淋漓盡致。此外,在運動會期間恰逢雨天,全體裁判教師以專業的素養和高度的責任感,在雨中留下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詮釋了艱苦奮斗、吃苦耐勞的真諦。
青年健身節安排在暑期開學后,歷時一個多月,以足球、籃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網球等項目為競賽內容,參與學生累計兩萬人,通過項目化的活動形式為學生提供了普及體育健身知識、參與體育技能競賽的平臺,營造了濃厚的校園體育文化氛圍,弘揚了體育精神,推行了全民健身。同時,青年健身節的閉幕以“一二·九”校園長跑為體現形式,引導學生在鍛煉身體的同時得到愛國主義的熏陶,立志用強健體魄踐行報國之志。
緊抓教學過程,激發教師課程思政行動自覺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為一、二年級開設20余門必修課,為三、四年級開設10余門選修課,為研究生一年級開設體育必修課,同時,組建了8支陽光組訓練隊。體育教學部設2個公體教研室、1個競技體育教研室,根據學校安排,每個教研室每學期開展基層教學組織活動8次,其中與教學相關的活動占據一半,在基層教學組織活動過程中,將教學任務、體質測試、運動訓練等巧妙地安排在教學過程中,同時,引導教師就各專項蘊含的思政元素進行挖掘,設計融入契機,適時開展課程思政說課比賽,激發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思政自覺。
室外課受天氣因素影響較大,雨雪過后場地積水會影響課程的正常進度。鑒于此,體育教學部為每個室外場地配備了刮水器,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勞動,一是保證了正常教學秩序與教學進度,二是在體育教學的同時進行了勞動教育,培養了學生的社會服務意識與追求卓越的學習態度,廣大體育教師為學生樹立了吃苦耐勞、迎難而上的堅強品質。
陽光組訓練隊起到了以點帶面的作用,吸納有學習興趣及運動特長的學生組建了8支陽光組訓練隊,按照慣例每周訓練4學時。由于所組建隊伍成員來自全校各專業,課余訓練時間難以協調,比賽集訓時間不好確定,教練便犧牲自己的時間,堅持每天出勤,用自己的全勤來彌補隊員缺席的不足,以高尚的師德規范和專業的技術素養,既保證了學生正常的學習不受訓練時間干擾,也為優異運動成績的取得奠定了基礎。教師帶給學生的不只是比賽成績,更是兢兢業業對待訓練的職業操守,在精神層面的收獲遠遠超過眼前的運動成績。
近期,學校出臺了《中國石油大學(華東)課程思政建設實施方案》,為各級各類課程思政建設指明了方向,指引各類課程深入挖掘課程和教學方式中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系統構建“全專業推進、全課程融入、全過程貫穿、全方位保障”的課程思政育人體系。全面形成“課課有思政、人人講育人”的良好氛圍,切實提升了學校立德樹人成效。
體育教師除了要有專業的運動技能,還要具備“一專多能”的本領,“業務提高”是體育教學部多年來形成的優良傳統,通過每周一次集體活動,鼓勵教師提高自己擅長專項以外的項目內容,周周上演老、中、青同場競技,大、中、小全“球”共通的場面,教師皆具備擔任兩門課以上的教學能力。“業務提高”的優良傳統為教師保持良好的競技狀態、儲備豐富的專業知識、具備健康的身體素質提供了支撐,為教學提供了保障。
體育課程具有直接性的課程特點,學生與教師近距離接觸,能直接感受到教師高尚的師德和專業的技能,通過言傳身教直接轉化為道德行動自覺和運動行為自覺。近些年,通過參與學校組織的教師課程思政能力提升與體育教學部基層組織活動,體育教師“人人講育人”的觀念已經深入人心,“課課有思政”的課程目標在項目組深入實施,如:三大球項目組的團隊精神,傳統類的文化自信與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責任擔當,小球類的規則意識,耐力項目的吃苦耐勞意志品質等,皆通過設計巧妙地融入課程,學生在學習體育技能增強身體素質的同時,無聲地受到思政元素的滋潤,使體育課程與思政課程實現了同向同行。
(王海濱 郭杰)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