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四川省射洪市職業中專學校 “三生”教育強技能 不拘一格育人才

來源:中國教育報 時間:2022-03-12  閱讀:次   |
42.9K

  作為高技能人才培養的搖籃,職業教育的重要性更加凸顯。歷史悠久、山水相依的文化名城四川省射洪市近年來積極構建以鋰電新材料、電子信息、綠色食品等三大主導產業和機械制造、精細化工、高端紡織等三大支撐產業為骨架的“3+3”現代產業體系。作為1983年改辦的職業中學,射洪市職業中專學校(以下簡稱“射洪職中”)始終堅持“科學發展、特色辦學、合作育人、奉獻社會”的辦學指導思想,以“奠定生命生存生活基礎、實現強校強教強國夢想”為辦學使命,提出了“育人達業踐三生”的辦學理念,實現了辦學多元化、專業市場化、管理企業化、教學現代化、課程產品化、校企一體化、就業多元化——

  完善專業設置

  彰顯辦學特色

  《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強調,鼓勵學校開設更多緊缺的、符合市場需求的專業,形成緊密對接產業鏈、創新鏈的專業體系,拓展校企合作形式。射洪職中突出職教特點,實施“三生”(生命、生存、生活)教育,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以質量為核心、以改革創新為動力,通過把學校辦到企業去和把企業引到學校來,突出精細化管理、特色化辦學。

  在辦學進程中,射洪職中1996年被評為首批“國家重點職業高級中學”,1996年經國家勞動部門批準建立了“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所”,1999年成功合并了射洪縣教師進修校和射洪縣成人中專學校,2004年合并了射洪縣實驗中學和破產企業——大榆絲綢廠,建立了“射洪縣農民工培訓中心”,走職教集團化的發展道路。

  射洪職中由職高校區、進修校區、農民工培訓校區三個校區構成,開設了10余個專業。其中,機電一體化、數控技術和電子電器應用與維修是省級重點專業,建筑施工、會計、計算機應用是市級重點專業。學校引進企業數控模具加工廠、服裝加工廠、食品制作廠、廚師技能培訓中心,為開展工學結合、培養學生專業技能、畢業后適應崗位需要奠定了堅實基礎。

  學校建有校園電視臺、校園網和遠程電教室,初步實現了教學手段現代化。同時,學校與寶鋼、北京眉州東坡集團、東莞大東駿通電子有限公司等百余家企業聯合辦學,實行企業、高校合作辦學,構建了“寬基礎、強技能、重實踐”的育人模式,取得了積極成效。

  確立“三愛三會”

  健全課程體系

  近年來,射洪職中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不斷探索調整人才培養模式,通過對中職學校人才培養職前職后一體化設計新農民培養目標,充分融合鄉村振興背景下對新農民素質的新要求,形成了新農民“三愛三會”培養目標。

  聚焦鄉村經濟發展對人才的需求,射洪職中因地制宜挖掘資源,搭建了職前職后四維貫通的“新農民成長孵化園”,共同制定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和專業實施性教學計劃,聯合開發教材,拓展校中廠、廠中校互通活動空間,與企業共同建設了“農耕文化體驗園”。堅持理念貫穿、目標導向、需求面向、動態調整的原則,學校構建了德為本、能為重、理實一體的職前職后課程體系。

  一方面,學校構建了職前“252”課程體系。其中,第一個“2”即在畢業證書(體現“三愛三會”的德育學分、學業學分、實習學分完成)基礎上通過技能證書考核(服務鄉村振興相關的技能證書),完成“1+X”課程體系共同建設。“5”即“三愛三會”培養課程:一是培養愛學校、愛專業、愛家鄉的素質課程體系,二是培養可持續發展的文化基礎課程體系,三是培養專業基本能力課程體系(核心課程),四是培養實踐動手能力課程體系(技能課程),五是培養跟崗、頂崗實習崗位工作能力課程體系。第二個“2”即兼顧升學和就業兩個出口的課程體系,達到“會學習、會操作、會交往”的育人目標。

  另一方面,學校構建了職后“242”農訓課程體系。其中,第一個“2”即在培訓合格證書(體現“三愛”的鄉村情懷、“三會”的職業技能要求)基礎上,通過技能證書考核(根據培訓項目的要求,體現農業產業特色的技能證書),完成相關課程體系建設。“4”即“三愛三會”培養課程:一是培養愛農村、愛農業、愛家鄉的素質課程體系,二是培養可持續發展的農業產業基礎課程體系,三是培養專業崗位基本能力課程體系(就業創業方向課程),四是培養實踐動手能力課程體系(實訓課程)。第二個“2”即學員企業就業和鄉村產業兩個發展的課程體系,達到“會技術、會管理、會經營”的培訓目標。

  培養專業隊伍

  提升職教能力

  職業人才培養目標是為區域經濟發展培養中高級實用型人才,因此要重視實踐操作能力、問題解決能力與技術創新能力的培養。為了促進產教融合發展,射洪職中實施“一識”“二樹”“三專”“四成”專業能力提升策略。其中,“一識”指第一學期安排學生到企業實習一周,讓學生認識了解專業、企業;“二樹”指第二、三學期安排學生到企業跟崗實習兩周,培養基本技能;“三專”指第四、五學期幫助學生確定專業方向,在企業跟崗實習一個月,重點加強專業技能訓練,形成從事本方向職業的基本能力;“四成”指學生在第六學期到企業頂崗實習一學期,形成崗位能力。在此過程中,學校還深入推進“三化三定”課堂教學模式改革,探索出“備、組、講、范、訓、評、理、固”八字技能課教學環節,建立了基于學分制的“四元三維”質量評價體系,以及專業教學診改預警系統與畢業生跟蹤服務平臺。

  在此基礎上,學校制定了教師培訓方案及規劃,“校本培訓”“省培、國培、高校培訓”“企業實踐”三條線并舉,培養專業教學團隊;以學校聘請企業技師到校上課、企業聘請學校教師到企業擔任技術顧問,實現學校與企業人員交叉培養的“雙軌互聘”機制,并以培養“雙師型”專業教師為重點,共同推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

  學校不斷加強教學資源建設,校企合作編寫了《機械制圖(第4版)》《電工技術基礎與技能(第2版)》《極限配合與技術測量(第3版)》《機床維修電工(第3版)》《普通車床加工技術(第3版)》《機械CAD/CAM-CAXA制造工程師2013實用教程(第2版)》等6本國家規劃教材,《電工技術基礎與技能(第2版)》被評為行業精品教材,《機械制圖(第4版)》被評為全國優秀校本教材二等獎。

  (蒲偉 胥進 任鵬 何理國)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