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溫州市平陽縣:辦人民滿意教育 交人民滿意答卷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是新時期加快教育改革發展的奮斗目標和前進動力。站在新起點,迎接新時代,浙江省溫州市平陽縣教育奮楫爭先,砥礪前行,努力向人民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五防五立”“五育并舉”
打造新時代“雙減”的“平陽模式”
2021年7月24日,《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印發,旨在通過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最終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系統治理教育生態。
“雙減”的本質和任務是減負提質,根本任務是提升學校育人水平。為全面推進“雙減”工作真落地、見實效,浙江省溫州市平陽縣教育部門創“新舉”、出“實招”,出臺了《平陽縣新時代中小學“五防五立”育人工作實施方案》,創新推行“五防五立”育人工作,系統推進育人方式變革,將“五育并舉”落實到學生培養全過程,使“雙減”成為人人可享的“福利”。
“五防五立”,建設優質均衡“教育高地”
歷經半年多的調研、學習、借鑒和研討,基于問題導向、目標導向和效果導向,平陽縣教育部門出臺了《平陽縣新時代中小學“五防五立”育人工作實施方案》。“五防五立”,即:防道德失范,立高尚品德;防學業偏廢,立智慧學商;防身心嬌弱,立強健體魄;防情操缺失,立健康審美;防四體不勤,立勤勞品質。平陽縣希望通過這五大板塊及其包含的15個行動、45個育人項目搭建推進“五育并舉”的總體框架,協同推動學生、教師、學校、區域4個層面共同發展。五大板塊彼此獨立又相互融合,各司其職又協同共生,將“五育并舉”融入培養新一代平陽學子的全過程。
“‘五育并舉’是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路徑,‘五防五立’是平陽縣落實‘五育并舉’的具體舉措,也是平陽縣奮力建設優質均衡‘教育高地’的重要抓手。”平陽縣教育部門領導說。
“12345”,打造“五育融合”的“平陽模式”
“五防五立”是平陽縣教育“五育并舉”的獨特表述,也是平陽縣教育推進“五育并舉”的核心主張。“整體設計、區域推進、學校突破”是平陽縣教育部門推進“五育并舉”的總體思路,而要扎實、有效、創造性地落實“五育并舉”,平陽縣有著自己獨特的“12345”體系,即確立一套“五防五立”育人工作任務清單,建立“五防五立”學校發展性評價、中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兩個評價體系,實施中小學生體質健康、藝術素養、“明眸皓齒”3項縣域普測,建設中小學生德育實踐、體育訓練、藝術實踐、勞動實踐4類基地,構建組織保障、典型引路、上下聯動、家校協作、督導考核5項推進機制,并以此確保“五防五立”育人工作高效落地。
一年來,平陽縣以溫州市“八個率先”開局,全面打造“五育融合”的“平陽模式”。平陽率先舉辦全縣“班主任節”,率先制定小學生學習常規和高中生學習常規,率先設立全縣固定教研日,率先出臺“在全縣開展團隊賽研活動的辦法”,率先實行“五好學生”評選,率先開展全縣五年級、八年級、高二年級全體學生縣級體質健康普測,率先開展全縣五年級、八年級藝術普測。
“五育并舉”,培養全面發展的“平陽學子”
好的教育要推動學生自由、全面地發展。平陽縣教育部門實施“五防五立”,把“五育并舉”的要求落實到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各方面,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新一代平陽學子。
“防道德失范,立高尚品德”,依托平陽縣作為“浙江延安”得天獨厚的紅色教育資源,實施紅色教育2.0工程,打造平陽縣紅色教育品牌,并依托溫州市中小學價值觀教育試驗區,形成“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德育長效機制及創新格局,努力培養學生的完全人格。“防學業偏廢,立智慧學商”,實施學習常規優化行動、教學常規優化行動、質量評價改革優化行動,深化課堂教學變革,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推動師生跨越發展。“防身心嬌弱,立強健體魄”,建立“健康知識+基本運動技能+專項運動技能”的學校體育教學模式,實施“日常參與+體質健康監測+專項運動技能測試”的學生體育學業評價機制,著力培養體魄強健、意志堅強、充滿活力的陽光學子。“防情操缺失,立健康審美”,大力推進課堂教學、社會實踐和校園文化建設深度融合的美育工程,通過審美素養提升行動、高雅藝術陶冶行動、校園文化潤美行動,提升學生審美素養、審美情趣和審美格調。“防四體不勤,立勤勞品質”,構建學校勞動、家庭勞動、社會勞動“三位一體”的新時代勞動教育體系,開發精品勞動課程,創建特色勞動教育模式,培養學生勤儉、奮斗、創新、奉獻的勞動精神。
“雙減”的最終目標就是要減輕學生學業負擔,真正把立德樹人落到實處。“五防五立”是平陽縣教育實施“五育并舉”、落實“雙減”政策的創新舉措和抓手。“‘五防五立’育人體系是宏觀的、開放的,留給學校無限的延展空間。”平陽縣教育部門領導表示,站在新的歷史起點,面對新征程、新機遇、新挑戰,平陽縣教育將繼續以“雙減”為契機和核心,深化“五防五立”育人工作,進一步創新方法、多措并舉,回歸教育本質,重塑教育生態,切實發揮學校育人主陣地作用,著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發展,更加優質又均衡,更加公平有質量,全力辦好人民滿意的平陽教育。(牛文科)
浙江省溫州市平陽縣職業教育中心
追夢與蝶變黨建賦能“雙高”建設之路
作為一所國家重點職業學校,浙江省溫州市平陽縣職業教育中心以高質量黨建引領學校高質量發展。學校契合國家戰略,緊貼產業發展,聚焦內涵建設,打造了浙江省高水平專業建設A類專業(電子商務)、浙江省中職高水平專業建設B類專業(社會文化藝術)兩大特色高水平專業,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打造育人新模式,構建育人新生態,建設學生出彩精神家園,成就學生出彩職業人生。20多年以來,平陽縣職業教育中心辦學業績得到了國家、省、市等各級領導的充分肯定和社會各界的高度認可。
堅持黨建引領,為創建“雙高”奠基
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是辦好教育的根本保證,平陽縣職業教育中心的高質量發展正是黨建引領給予的力量。一直以來,學校以師生專業所長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主動接軌平陽縣政府部門重點扶持產業和重要民生實事,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創新打造了“三航引領,三彩文化為黨旗添彩”黨建品牌,為建設中國特色高水平職業學校和專業奠定發展之基。
學校堅持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讓黨建做辦學方向的掌舵人。學校要求黨政班子“交叉任職、雙向進入”,確保黨組織在學校決策中有足夠的發言權;開展“四化”支部建設,形成“黨群共建、一體聯動”的工作格局;在校園文化建設等學校發展大事、要事決議時,充分彰顯黨組織的核心地位;常態化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形成“三彩”黨建陣地。平陽縣職業教育中心將黨的政策方針貫徹到學校辦學的全過程,以黨建引方向,以黨建促發展,確保學校“雙高”建設不偏航。
教師是教育的第一資源。學校重視師德師風建設和業務能力培養,讓黨建做教師發展的領航人。在學校,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他們帶領學生送戲下鄉,宣傳黨的惠民政策,助力青年教師拔節成長。學校充分發揮黨員教師的先鋒模范作用和輻射帶動作用,形成了一支技能型、專家型、協作型和服務型的教師團隊。此外,學校以“三自查四評議”為基礎,形成“四位一體”監督網絡,促使教師廉潔從教和道德修養的全面提升,使黨建走進每位教師的心靈。
學生的發展是平陽縣職業教育中心的追求,學校堅持讓黨建做學生成長的引航人。學校通過“黨建帶團建、團建促黨建”將紅色信仰牢牢地根植于學生心中,為學生成長筑牢信仰底色,每名學生都給人以陽光開朗、積極向上的感覺。此外,學校通過不斷拓展與行業企業和大專院校的合作,為學生搭建縱橫發達的人才成長“立交橋”,提供適合學生的發展路徑,為他們提供人生出彩的機會。
聚焦“雙高”建設,為學生出彩鋪路
校園里的每一處景觀都蘊含著對學生的美好期許,彰顯著學校“鋪就學生出彩人生、成就教師光彩生涯、造就學校精彩業績”的“三彩”文化。在“三彩”文化的浸潤下,學校創新“學訓交替·商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促進產、學、創融合落地,打造了一批高水平專業。
作為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平陽縣急需完善農村電商人才體系。對接產業辦專業,緊密圍繞服裝產業發展大局,與地方企業共建云電商企業實訓平臺,將服裝、軟件信息與服務、電子商務三大專業有效整合,多專業交叉融合,打通專業壁壘、共享優質資源,搭建創新創業教育的“立交橋”。構建研產銷創業模式。同樣,平陽縣職業教育中心在實踐中開展專業教學、探索產教融合的還有社會文化藝術專業。帶著學生趕場演出,把外出表演當作專業教學的一部分;組建非遺社團,把非遺傳承擔上肩頭;為鄉村百姓送去精神食糧,在心中埋下藝術的火種;創新節目編創思維,實現藝術教育持續發展。平陽縣職業教育中心讓藝術教育成為一盞燈,點亮更多學生的人生,也為百姓生活帶去更多的光和溫暖。
在“雙高計劃”的新時代背景下,職業教育迎來了更多新的挑戰和契機。平陽縣職業教育中心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以黨建謀大局、促新局,推動黨的建設和“雙高計劃”建設同頻共振,同向而行,用行動書寫著奮進,用實績演繹著蝶變,他們正凝心聚力,為鋪就學生出彩人生、成就教師光彩生涯、造就學校精彩業績而不懈地努力奮斗著,也在為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積極貢獻著“平陽方案”。(李力)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