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鋪就思政課教師成長“快速路” ——電子科技大學著力加強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

來源:中國教育報 時間:2022-03-26  閱讀:次   |
42.9K

  ■聚焦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召開三周年系列報道5

  3月10日下午兩點,電子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的教研室里,又一次集體備課如期舉行。當天的一項重要內容,是為一名即將參加教學能力比賽的青年教師“出謀劃策”。

  “比賽主要靠的是日常積累。提綱清晰、內容豐富,是教學能力比賽中非常關鍵的一環(huán)。”正在分享經(jīng)驗的,是該院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教研室的教師歐陽彬,去年他在第二屆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展示中榮獲特等獎。

  這樣的集體備課,只是電子科大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政課教師培養(yǎng)培訓的一個小小縮影。近年來,通過做好鑄魂體系、培訓體系、幫扶體系、平臺體系建設,電子科大為思政課教師成長鋪就了“快速路”,教學效果好起來,思政學科發(fā)展也強起來。

  鑄魂:讓思政課教師站穩(wěn)講臺

  “我們的學生面這么廣,思政課又這么重要,要鑄魂育人,就必須培養(yǎng)好教師。”電子科大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吳滿意從1985年從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至今,從未離開過講臺,在2021年還承擔了200多個學時的教學任務。在他看來,一名教師不僅要把教育當成自己的事業(yè),更要作為志業(yè),才能更好地站穩(wěn)講臺、站好講臺。

  吳滿意介紹,教師培養(yǎng)被當成學院的“第一工程”。學院組建了由院黨委書記、院長直接負責的師資隊伍建設領導小組和由各支部書記、教研室主任組成的工作小組,構建了學校、學院、教研室“三位一體”的工作機制。與此同時,把“鑄魂”放在培養(yǎng)思政教師的首要位置,讓教師在思想上認同,在行動中形成自覺。

  每一次的新教師入職宣誓,每名教師簽訂《黨風廉政建設與師德師風建設責任書》,每一次帶領教師深入紅色基地學習,每一次引導教師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讀馬克思主義經(jīng)典著作……無疑都是為其“鑄魂”。

  吳滿意說,學院希望通過一系列舉措,讓思政課教師最終實現(xiàn)“兩個轉化”,即把職業(yè)轉化為事業(yè)、把事業(yè)轉化為人生,以實現(xiàn)最有價值的生命。

  力行:用專業(yè)素養(yǎng)賦能每一堂課

  “集體備課對我們來說是常態(tài)。”歐陽彬介紹,每兩周學院的各個教研室都會進行一次集體備課,形式多樣,內容翔實。

  電子科大馬克思主義學院的集體備課活動一般包含說課、展示、評課、研討等環(huán)節(jié)。一次集體備課的成果絕不僅僅是為某一課程主題形成一致性的教學方案或者計劃,而是讓集體備課成為一個平臺,一個日常的“練兵場”,促使教師們交流教學經(jīng)驗,共同發(fā)現(xiàn)教學中的實戰(zhàn)問題,從而加強思政課教師專業(yè)能力。

  從2008年入職至今,歐陽彬經(jīng)過14年的磨煉和實踐,已經(jīng)成長為馬克思主義學院的骨干教師。回想自己的專業(yè)發(fā)展,他至今難忘工作第一年的“學生+助教”時光。剛進校,學院安排歐陽彬跟著學院資深教師黃孟洲學習,只承擔了少量的教學工作。區(qū)別于傳統(tǒng)的師徒結對幫扶,歐陽彬每堂課都跟著黃孟洲。這種沉浸式的幫扶,讓他開始明白如何去把自己所學轉化為能在課堂上讓學生“入腦入心”的內容,給了他站穩(wěn)講臺的信心。

  如何形成長效的教師培養(yǎng)體系?電子科大馬克思主義學院一方面在常規(guī)的教研活動上創(chuàng)新,另一方面固化一些行之有效的培訓機制。如今,該校已形成“教育部+四川省+學校+學院”的“四級聯(lián)動培訓”體系;推行“以賽促教”,每學期定期開展教學能力比賽,從學院到學校,再到省級、全國,實現(xiàn)4個層次的聯(lián)動;積極引導教師做好科研“以研促教”。

  近年來,電子科大馬克思主義學院獲批教育部名師工作室和高校示范科研團隊各1個,科研立項100余項,其中國家社科基金達15項。

  致遠:擔負起鑄魂育人重擔

  “鑄魂”是為了教師們能站定講臺,“力行”是為了教師熟練用好思政教育的“術”,那靠什么去支撐和助推思政課教師行穩(wěn)致遠?記者在采訪中發(fā)現(xiàn),在電子科大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們似乎有這樣的共識:思政課教師要行穩(wěn)致遠,需要對教育本身有熱情,不僅僅把教師當成一份職業(yè),而是人生志業(yè)。在教學和科研中,更要研究真問題,做好真學問。

  “只有自己真信、真學、真懂、真用,才能感染人、影響人。”吳滿意認為,教師只有堅定信仰,站穩(wěn)立場才能教好書育好人。

  敏銳地抓住網(wǎng)絡思想政治教育、大數(shù)據(jù)時代思想政治教育等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學院在課程開發(fā)和研究上不斷取得佳績。從1999年開始的各項思政教育研究,迄今20余年,成果顯著,其中有吳滿意擔任首席專家的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和申小蓉教授作為首席專家的教育部重大攻關項目等。同時,團隊成員在壯大,涌現(xiàn)出一大批國家級人才、教育部教指委成員等。

  2019年入職電子科大的思政課教師唐登蕓正如多年前的歐陽彬一樣,在各項青年教師比賽和培訓中迅速成長起來。剛任教3年,唐登蕓的評教成績已是全優(yōu)。

  “我會收集網(wǎng)絡素材來闡釋教材,以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唐登蕓在摸索推進思政課堂創(chuàng)新上,已經(jīng)有了自己獨特的方法,“對于青年教師而言,站穩(wěn)講臺是最重要的,只有把教學做好,才會有職業(yè)獲得感”。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