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泰州機電高等職業技術學校“雙創”教育實踐紀略
聚焦學生核心素養 聚力職業教育創新 ——江蘇省泰州機電高等職業技術學校“雙創”教育實踐紀略
創新源于實踐。近年來,江蘇省泰州機電高等職業技術學校立足本校,聚焦學生核心素養,大力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提升學生創新創業素養,走出了一條具有本校特點的創新創業教育發展之路。
落實保障機制
做好開拓創新“先行軍”
顧全局,總統籌。學校成立由校長任組長的領導小組,成立創新創業教育中心,組建創新創業學生社團,制定了創新創業教育系列管理規定,形成了以學校為主導、創新創業教育中心為主體、學生社團為支撐的創新創業管理體系。
重評價,強激勵。學校將創新創業教育工作列入各類考核指標體系,創新創業教育經費列入年度預算,設立了創新創業績效獎勵標準,在創新創業教師的評優評先、職稱評審、崗位晉升等諸多方面給予優先考慮。
引名師,塑團隊。學校先后通過名師引領、外引內培、專兼結合、項目驅動、團隊作戰等形式,積極培養專業化、高水平的創新創業師資團隊,成立創新創業名師工作室,突出加強名師培養。
截至目前,學校已培養4名中、高級創業認證教師,一名江蘇省創新創業教育名師工作室領銜人。7名教師獲得省創新大賽伯樂獎,另有多名教師獲得省市級優秀科技輔導員獎。
構建育人模式
探索實踐“試金石”
學校以課程實施為重點,將創新創業通識教育課程納入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開設“NFTE創業教育”“創新理論與實踐”必修課和多門選修課,內容涵蓋豐富的創新創業相關知識。學校自主開發并正式出版《快樂的發明家》《引你成為發明家》等校本教材,設立課程實踐教學項目,將實踐活動引入課堂,全面、全員實施創新創業通識教育。
學校加強教學科研工作,多項創新創業教育課題順利結題,兩個創新創業教學成果獲省職業教育類教學成果一、二等獎。學校逐步形成了獨具特色的NFTE創業教育和“四個三”創新人才培養的“雙創”育人新模式。
NFTE創業教育模式以學生為中心,內容與形式并重,理論與實踐結合,多種教學形式融合,包括角色扮演、創業實踐、辯論、分組討論、頭腦風暴等,讓學生“動”起來、“想”起來、“做”起來、“樂”起來和“賺”起來,力求符合職業學校學生學習需求和學習習慣養成。
“四個三”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一是開辟三個途徑,即邀請專家開設講座、利用成才典型引路、深入科技創新前沿,讓學生“看得見”;二是構建三項制度,即建立導師制度、課程制度、激勵制度,讓學生“摸得著”;三是搭建三個平臺,即搭建社團平臺、交流平臺、競技平臺,讓學生“做得到”;四是實施三個走進,即走進社區、中小學、企業,讓學生“出得去”。
隨著“雙創”育人模式的持續推進,學校現擁有專利142項,其中發明專利4項,先后獲得國家金獎48項、銀獎26項、銅獎18項,省賽一等獎45項,二、三等獎及市賽獲獎若干。學生張乾坤、萬宇浩、吳賜、曹錦鈺等7名學生先后獲得“江蘇省青少年發明家”稱號,楊樹魏等10名學生獲得泰州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市長獎,創新和創業社團獲省優秀學生社團稱號,學校形成了非常濃厚的創新創業教育氛圍。
深化融合發展
錨定前進“總航標”
榮譽有頂點,追求無止境。學校錨定省中職“雙創”教育卓越品牌目標,不斷深化改革,促進“雙創”教育全面可持續發展。
定向培養,推動專業建設。學校以電子商務企業為主導,以校企合作為紐帶,企業全程參與人才培養,包括人才培養方案制定、專業課程體系建設、專業師資隊伍建設、實訓基地建設和招生就業安排,解決了創業學生的實訓困難等問題。
突出優勢,共建創新創業平臺。學校視覺傳達與工業產品設計技能名師工作室在第八屆全國3D大賽上受到多家名企青睞。學校利用這一優勢專業與3D科技企業共建創客空間,由優秀畢業生帶動在校學生成立科技公司進行3D產品研發與運營。創客空間“3D打印定制工廠”項目獲江蘇省大學生優秀創業項目。
拓寬育人路徑,提升孵化水平。學校借助素質教育“5+2”工程推進契機,投入20萬元發展資金,成立專利項目推廣中心,全方位拓展學生創業實踐項目,提升創業孵化水平,培植更多在校生創業典型。紀建偉同學獲得“NFTE全球創業精神大獎”,5名學生獲得“NFTE全國創業精神大獎”,多名學生在省、市職業學校創新創業大賽中獲獎,30多名學生已開辦實體公司,其中有的學生年利潤已逾百萬元。
自“雙創”教育開展以來,學校師生參加創新創業的熱情不斷高漲,創新創業教育蓬勃發展,成績斐然,創新創業能力大賽成績始終位列全省前列。學校獲“挑戰杯”全國職業學校創新創效創業優秀組織獎、省青少年發明家搖籃學校、省科學教育特色學校等榮譽。
(江蘇省泰州機電高等職業技術學校黨委書記、校長毛金余)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