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職業技術學院政校企行協同打造服務地方“示范區”的成功實踐
凝聚合力謀發展 協同創新譜新篇 ——廣東職業技術學院政校企行協同打造服務地方“示范區”的成功實踐
創新是這個時代的可貴精神,也是發展教育的迫切需要,廣東職業技術學院作為佛山市高明區僅有的一所高校,始終堅持“創”字當頭、“新”字當先,助力區域經濟社會發展。
近年來,學校緊緊圍繞高明區建設“灣區樞紐新門戶、臨空經濟新中心、田園城市新樣本”“三新”城市的發展戰略,于2018年與高明區政府部門、廣東萬方投資有限公司達成合作意向,整合地方政府部門、高校、企業和科研院所資源,牽頭建立廣東高明產業創新研究院,政校企行凝聚合力、煥發活力,共同打造高明區科技創新“新引擎”,譜寫“協同創新”新篇章。
新理念新方式
筑協同創新之基
學校自入駐高明區以來,持續深入推進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創新“政校企行聯袂、校企師生聯動、產學訓賽聯結、教研創服聯貫”的“四聯驅動”協同育人理念,培養了大批為高明區內企業提供科技研發服務的創新型高素質高技能人才。
入駐期間,學校相繼與高明區科技企業創業中心等單位協同建立國家、省級孵化器和眾創空間,教師帶領學生創業孵化形成小微企業;與高明區組織部門、高明區稅務部門等合作開展人員培訓;與廣東溢達紡織有限公司建立“溢達產業學院”,與廣東祥新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建立“光電學院”,等等,以企業需求為人才培養目標;積極構建中高職銜接人才培養立交橋,與高明區職業技術學校等中職學校建立中高職銜接人才培養合作關系;組建創新創業團隊,入駐廣東高明產業創新研究院;2021年,學生參加省級以上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榮獲一等獎26項,排名全省第五;2021年,學校因在服務國家戰略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突出表現和獨特貢獻,獲評高職院校服務貢獻典型學校,為廣東省獲此殊榮的6所高職院校之一。
巧布局巧實施
行協同創新之路
高明區未來將打造成“三新”城市,學校緊緊抓住這一契機,創新“專業融入產業、教學融入企業”的“雙融引領”理念,巧妙地優化專業布局,建立完善體制機制,實現專業精準對接產業。在實施的過程中,學校主導,確保專業設置與區域產業發展對接;行業企業引領,確保人才培養方案與崗位職業要求、教學內容更新與前沿先進技術對接;政府部門參與,創新軟硬件資源共建共享模式。形成覆蓋紡織服裝設計、生產、檢測、銷售等全產業鏈的專業體系,政校企行聯動,在專業設置、人才培養方案、課程體系設置及教學資源開發等方面開展系統建設,提高人才培養與崗位需求的匹配度,實現精準育人。
此外,學校依托共建共管共享的紡織服裝公共實訓中心、廣東高明產業創新研究院、博士工作站等國家、省市級科研創新平臺,引入企業生產設備、技術創新與服務項目、行業前沿技術及優秀文化,創新構建“創意+設計、創新+工藝、創業+營銷”“三創并舉”能力遞進課程體系,政校企行多元協同開發配套優質資源,使教師能在平臺承接科研技術服務項目,學生能不同程度參與真實項目,科研創新成果、發明專利轉化率高,創新創業項目有適宜環境孵化。通過“三創并舉”,強化對學生創新意識與能力、專業知識與技能、文化素質與職業道德的培養,讓畢業生個個“會設計、懂工藝、善營銷、能創業”,滿足先進制造業對于高素質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創品牌創特色
揚協同創新之長
如今,隨著與高明區政府部門主導建設廣東高明產業創新研究院各項工作的深入推進,學校嚴格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秉持務實穩健的工作作風,整合資源,集聚人才,圍繞服務高明產業創新開展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學校打造農業科技園區助推鄉村振興,與高明區吉田村、高明區供銷社、佛山市中科農業機器人與智慧農業創新研究院、廣東益之硒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等單位合作共建富硒農業實驗基地,2021年獲批廣東省農業科技園區;合作建立珠江學者實驗室、多功能智能化新材料實驗室和廣東省人體微生態研究企業重點實驗室3個實驗室;引佛山市紡織行業協會入校,共建紡織服裝研究所;以研究院為依托建立創新創業人才庫1個(高明區高層次人才促進會);引進廣東堅派新材料有限公司、佛山奕安賽醫藥科技有限公司等31個創新創業團隊項目,涵蓋領域包括機械裝備、生物制藥、新材料、現代農業與大健康,其中院士團隊3個、國防973首席科學家團隊1個、全國勞動模范團隊1個、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團隊1個、全國物流行業勞模團隊1個;入駐團隊獲批廣東省研究生聯合培養佛山基地示范點1個、廣東省科協海智工作站1個,獲批各級各類縱向科研經費近2億元,2021年有3家初創科技企業產值超過千萬元(其中一家達3800萬元);與武漢紡織大學、湖南工業大學、華南理工大學等15所高校搭建對接橋梁,開展合作;累計為佛山金皓鋮機器人有限公司等246家公司提供服務;2021年累計申請專利520項,其中發明專利125項,專利成果轉化14項,累計到款額71.29萬元。
(廣東職業技術學院院長吳教育)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