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學生在哪兒,我們就守護在哪兒” ——東北師大73名女輔導員的戰疫故事

來源:中國教育報 時間:2022-03-31  閱讀:次   |
42.9K

東北師范大學輔導員在為學生們分發午餐。 馬成龍 攝

  在東北師范大學,有這樣一群“身兼數職”的女輔導員,她們是女兒,是妻子,是母親,亦是老師。但在疫情嚴峻的情況下,在封校封寢號角吹響的那一刻,73名女輔導員選擇放下其他身份,成為巾幗戰士,沖鋒在抗疫一線。

  “特殊時期更需使命擔當”

  “媽媽,你什么時候能回家抱抱我?”夜深人靜,當聽著3歲兒子奶聲奶氣的留言時,外國語學院輔導員劉晨忍不住落淚。忙完工作,兒子已經睡了,只能把對兒子的想念深埋心底,收拾好心情,準備第二天的戰斗。

  劉晨和丈夫均是東北師大學工隊伍中的一員,剛知道封控駐校管理的消息時,夫妻倆曾陷入兩難抉擇:一面是心臟不好的婆婆和3歲兒子,一面是要帶的92名研究生。她和丈夫猶豫過、徘徊過,但疫情蔓延,責任所在:“作為共產黨員,特殊時期更需使命擔當。學生在哪兒,我們就要守護在哪兒!”她和丈夫雙雙入校,把3歲幼子交給患病的姥姥照看,來到學生身邊。

  事發突然,劉晨只能住辦公室,沒有床,就打地鋪,沒有水房,就在廁所接水洗漱……“不漏一人,不留死角”信息排查,密切關注學生思想狀態,緩解學生焦慮心情,分享入校教師、志愿者的生活日常……從封校至今,劉晨總要忙到深夜。她的學生說:“只要有輔導員老師在,我們就心安。”

  “學生健康安全,是我最大的心愿”

  下午,地理科學學院輔導員張婧寧像往常一樣,協助三舍B區臨時黨支部書記,到校醫院領取全樓1700名學生所需的十幾箱防護物資,齊腰的一垛垛箱子里裝滿了口罩和抗原檢測試劑盒,需要在指定時間內發放完畢。

  蹲下、搬起、裝車、關門,防護物資不斷裝上車。突然張婧寧右手小拇指被車門夾到,一陣劇痛,鮮血直流。十指連心,但張婧寧想著“得盡快把這些防護物資送到學生手中”,就強忍傷痛,只是用面巾紙簡單包扎了一下,然后快速及時地把防護物資送到了學生手中。

  駐校十幾天來,信息排查、關心學生……張婧寧平均每天只休息四五個小時。在校醫院里,醫生囑咐雙眼布滿血絲的她:“低血壓、輕度貧血,要多休息。”曾經,張婧寧也是父母呵護的柔弱女子;現如今,憑著對學生滿腔的愛,她用自己纖弱的身軀為學生筑牢安全防線,“學生健康安全,是我最大的心愿”。

  “我們要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

  在東北師大,有來自41個民族的2323名少數民族學生。疫情期間,他們日常的生活起居也牽動著學校領導的心。政法學院2020級本科生輔導員、維吾爾族姑娘地力富扎除了要管好自己帶的211名學生,還是凈月校區夏華公寓81名少數民族學生的“大家長”。

  地力富扎,性格爽利干脆,被學生親切地稱為“地姐”。地力富扎從高中到本科、研究生直至就業,都享受到了國家專項計劃的優惠政策,也一直希望能“回報黨和國家”。此次入駐學校,她主動請纓,把千里之外來看望她的母親安置在校外出租屋,選擇與自己的學生在一起。

  夏華公寓81名少數民族學生分散于73個宿舍,每次準備他們的餐食時,地力富扎都不厭其煩地與其組建的“石榴籽學生志愿服務團隊”,按照不同民族學生的飲食習慣,認真分揀、有序分發,讓每名少數民族學生都能吃到可口的飯菜。“五十六個民族一家親,我們要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共同團結奮斗。”地力富扎由衷地說道。

  “我要堅守在陣地上,為學生提供可靠港灣”

  “隔離人員是否有更新?學生身體狀況是否健康?”凌晨1點,環境學院輔導員辦公室的燈還亮著,忙了一整天的孫佳瓊還在整理學生的流調情況。作為一名輔導員,孫佳瓊除了負責72名學生的思想動態、安全管理、就業指導、信息排查等工作,還承擔著教授“環境污染與人類”通識選修課的任務。

  靜態管理期間,停課不停學。“環境污染與人類”這門通識選修課是面向兩個校區200余名本科學生講授的,自由校區的學生大多為理科生,凈月校區的學生大多為藝術生。“想教一門課不難,但想教好一門課不容易”,“新手老師”孫佳瓊花費了很多時間和精力查閱資料、設計與課程相關話題,用心向老教師學習……“即使教的是同一年級的學生,也要設計兩個不同版本的教案”。

  每天,面對大量的輔導員工作和教學任務,孫佳瓊很想把一分鐘掰成兩分鐘用,她有時也很累,但卻無怨無悔:“我要堅守在陣地上,為學生提供可靠港灣。”

  疫情當前,東北師大的女輔導員化身“快遞員”,為學生采購生活用品;變身“搬運工”,搬運數以萬計的盒飯;成為“巡查員”,不放過每個樓宇的安全隱患……用實際行動,書寫著新時代的奉獻與擔當。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