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職業技術學院電梯工程技術專業群人才培養生態體系的構建與實踐
行校企同生共長 構建優良育人生態 ——杭州職業技術學院電梯工程技術專業群人才培養生態體系的構建與實踐
■特色為筆繪制“雙高”建設新畫卷•浙江篇
杭州職業技術學院電梯工程技術高水平專業群由電梯工程技術、機械設計與制造、機電一體化技術、工業機器人技術等專業構成。專業群與浙江省特種設備科學研究院及全球電梯頭部企業共建行校企命運共同體,構建行業引領、多元主體的育人生態格局,書證融通、育訓合一的育人生態體系,科技引領、多維一體的新育人生態平臺,行校企同生共長,探索形成了電梯類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路徑。牽頭制定電梯安裝維修工國家職業技能標準(組長單位),入選國家“雙高計劃”建設專業群,主持國家職業教育電梯工程技術專業教學資源庫,理論成果在國內頂級學術期刊公開發表,實踐成果輻射100余所具有同類專業的職業院校,在電梯行業形成了“技能標準出杭職、人才培養看杭職”的共識,吸引了全國900多所高職院校來校交流考察。
集聚多方資源,共建行業引領、多元主體協同的育人機制
與浙江省特種設備科學研究院、奧的斯電梯共建行校企命運共同體,行校企深度融合,密切聯動,整合六大電梯頭部企業的資源,推動省電梯維修與保養考核中心、省特種設備作業人員從業資格證辦證大廳整體進駐學校,在校內建成國家生產性實訓基地,整合國家電梯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等行業資源,建成浙江省電梯評估與改造應用技術協同創新中心,牽頭建設國家電梯工程技術專業教學資源庫,盤活電梯工程技術專業育人資源并實現有效融通,構建了“行業準入資源、企業設備及創新資源、學校教育資源”集聚機制;行業引領人才培養的頂層設計,集聚優質教育資源,企業駐點,20余名企業能工巧匠常駐學校擔任兼職教師,行校企打造育訓一體的課程體系、培訓教材、考核題庫,實現育訓并舉,構建了“行業引領、企業常駐、育訓并舉”的育人機制。
聚焦專業發展,構建三鏈對接、育訓合一的培養模式
針對電梯生產智能制造和智能物聯等電梯產業重點領域,行校企共建產業學院,打造以電梯工程技術專業為龍頭,機械設計與制造、機電一體化技術、工業機器人技術等為骨干專業的電梯工程技術專業群,培養掌握復雜電梯零部件制造、電梯大數據和智慧監管等技術的人才,推進專業鏈、人才鏈與產業鏈高度匹配。重塑教學實施路徑,建設共享專業實訓室,基地建設和課程建設同頻聯動,實行育訓結合,采用模型教學法、井道可視教學法、VR教學法等,實現“井道就是教室、教室就是井道”的課堂變革,圍繞電梯產業鏈,打造兩大實訓平臺(專業群共享型實訓平臺和產教融合型實訓平臺),構建兩大機制(基于育訓結合的實踐教學模塊構建機制和基于“供需協調、共建共享”的資源融通機制),提升學生崗位勝任力,實現人才培養模式多樣化。行業牽頭,整合奧的斯、西奧等六大頭部電梯企業,在校內建成跨企業培訓中心,提升職業技能培訓基礎能力,實現培訓對象普惠化、培訓資源市場化和培訓管理規范化,構建服務終身職業技術技能成長的培訓體系,年社會培訓達3萬人次。
聚合多元主體,探索思政融入、全程貫通的人才培養實現路徑
專業群構建了“安全責任內化于心、規范操作外化于行”的課程思政育人體系,融“安全意識、工匠精神、遵章守規、創新思維”等思政元素于育人全過程,“電梯檢測技術”成為特種裝備領域僅有的國家課程思政示范課程。創新提出“實踐人”培養理論,形成了基于“育訓用一體”的實踐培養體系,“學徒職業生涯規劃和企業發展規劃”精準對接、“行業學徒中心主任師傅制+企業崗位師傅制”“雙師”帶徒,探索出了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愿意投、學徒愿意留”的全新學徒培養路徑。提高師資協同育人水平,提升學生崗位勝任力,共同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工匠精神,形成了“3134”人才評價體系,即行校企三方評判,核心素養一票否決,學校學歷證書、行業上崗證書、企業能力證書三證融合,與企業薪酬層級體系匹配的四級能力體系。合格畢業生以中級工資水平入職企業,實現高質量就業。
聚力服務支撐,打造多維一體、科技牽引的培育平臺
專業組緊盯電梯評估改造、大數據分析、智慧電梯技術,強化與省電梯評估與改造應用技術協同創新中心、省電梯創新設計公共平臺與電梯行業大數據分析中心的協同,行校企共建集技術研發、社會服務與人才培養功能于一體的產業研究院,打造高水平人才培養平臺。共建教學科研創新團隊,聯合開展技術攻關與服務,舉辦科技成果拍賣會促進科技成果轉化,促進產教科深度融合;牽頭(參與)研制國家職業技能標準、從業人員準入規范等7項,標準化培養電梯類高端技術技能人才,實施拔尖人才培養計劃;構建項目研發合作組,行企技術人員和師生無縫對接,共同參加企業生產實踐,聯合開展技術攻關、技術服務、科技成果轉化,豐富教師與學生的實踐經驗,提升整體實踐能力,為行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聚智謀遠,打造優秀人才成長生態圈
行校企共同開發電梯維修保養“1+X”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標準,將行業規范、新技術、新工藝融入課程,打造書證融通的課程體系,構建三鏈對接、育訓合一的育人生態體系,共建電梯產業學院,打造可持續技術技能人才成長平臺。順應電梯產業“智能監管”和“互聯網”的發展趨勢,圍繞電梯產業個性化、智能化的發展方向,緊跟電梯產業鏈對人才的新需求,漸進拓展專業群外延,動態調整專業群結構,使專業群建設始終和產業發展同步,及時調整人才培養定位,并同步更新教學內容;落實5年一周期的教師全員下企業鍛煉6個月制度,做到“一師一崗”(每名教師聯系對接一個企業典型崗位)、“一師多案”(每名教師承擔多項企業生產實踐項目與技術攻關),提升一線技術師傅參與教學的積極性,確保人才鏈與電梯產業鏈精準對接、人才培養和產業需求全方位融合。
聚能綻放,人才培養與社會服務引領全國
經過多年探索實踐,專業組人才培養與社會服務形成了“技能標準出杭職、人才培養看杭職”的育訓高地。“國字號”成果豐碩,牽頭制定國家職業技能標準,入選“雙高計劃”建設專業群、國家教學名師和教學團隊、國家實訓基地,主持國家專業教學資源庫,編撰“十三五”規劃教材6本;學生獲國賽一等獎11項,實現“體面就業”,畢業生全部就業,專業對口率85.5%以上,學徒班留企率90%以上,企業滿意度95%以上,三年后30%的學生擔任主管;社會服務廣泛輻射,面向電梯行業,年培訓收入超5000萬元,培訓4萬余人次,承擔了全省90%以上的電梯行業取證工作和全國50%以上的電梯檢驗員培訓。完成老舊小區電梯改造加裝5000余臺,參與G20、亞運會等大型活動的電梯安全保障工作。面向13個省份的建檔立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開展扶貧培訓,入選全國高校定點扶貧典型案例;培養模式在全國同類專業中成為“職教樣本”,理論成果發表于核心期刊《教育研究》,相關成果在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全國學徒制經驗交流大會等作經驗交流和成果推廣,承辦各類師資培訓100余場,成果輻射100余所具有同類專業的職業院校,20余家主流媒體對該成果進行了深度報道。
(杭州職業技術學院特種設備學院執行院長郭偉剛)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