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打造“云上思政”課,厚植學子愛黨愛國情懷—— 十八萬師生“云端”同上思政課
日前,工作人員在對校車消毒。4月2日起,吉林省內多市、州派出工作隊支援長春市疫情防控工作,其中梅河口市組織專業醫護人員等近5000人支援長春。為保障工作隊人員往返,該市把能動用的客車,甚至是校車都調動起來。 新華社發(高晴陽 攝)
■從嚴從實從細抓好疫情防控
4月7日下午,吉林省近18萬名大學生、思政課教師及思想政治工作者,在“云端”手拉手,同上一堂特殊的思政大課。
“弘揚偉大抗疫精神,凝聚吉林抗疫力量。”全國高校優秀思想政治理論課示范課百人巡講團成員、吉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石瑛,在網絡直播中講述戰疫中發生的感人事跡,幫助學生凝聚抗疫力量,鼓勵青年學子更自信、更堅定、更有擔當地邁向未來,在實現中國夢中放飛激昂的青春夢想。
3月中旬以來,新一輪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吉林省高校實行封閉式靜態管理。吉林省委教育工委聯合教育部全國高校思政課“手拉手”集體備課中心(吉林大學)等單位舉辦了一堂特殊的思政大課,讓大學生從偉大抗疫精神中汲取精神滋養、凝聚奮進力量。截至目前,吉林各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全部開設青春戰“疫”思政微課,累計授課683次,觀看人數達到81.4萬人次。
吉林省高校將疫情防控作為思政教育的“活教材”,在高標準做好各項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發揮思政課思想引領主渠道作用,圍繞“科學與理性”“責任與擔當”“逆行與成長”等6個專題,開設青春戰疫線上思政課堂,凝聚戰疫信心、傳遞戰疫力量,為新時代青年成長成才注入強大動能。
將心作筆、切身融入,在這堂戰疫思政大課中,吉林青年學子用思考與行動書寫家國情懷,傳播戰疫正能量。各高校通過課前暖課5分鐘、創作抗疫藝術作品等多種形式,把全省人民眾志成城、攜手抗疫的生動實踐和典型事例有機融入線上課程;利用新媒體平臺宣傳推介各地各校抗疫的經驗做法和典型事例;組織學生骨干及時在微信群和朋友圈分享所見所聞、抗疫感悟,引導大學生理性面對疫情。
吉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學生安曉曼,不久前參加了學校組織的“青春抗疫”思政微課大賽。“這次特殊時期的微課創作,讓我們師范生增強了自身素養和核心競爭力。”安曉曼說,“在當前這場沒有硝煙的戰斗中,每一名吉師學子自覺擔負應有的社會責任,為戰勝疫情貢獻力量。相信未來,新時代青年定將在更廣闊的天地弘揚偉大抗疫精神,彰顯青年擔當。”
讓精彩的戰疫故事從現實走進思政課堂,通過“云端思政課”引領學生在戰疫中成長。長春理工大學、吉林化工學院等高校通過課堂知識講授、戰疫現場連線、后方親情支援等教學方式,把學生從傳統課堂帶入情景現場,思政課教師與戰斗在抗疫一線的老師在“云端”共同講思政課,融入思想、觸碰心靈。
全民戰疫就是一堂大思政課。在高校應急封閉時期,學生公寓臨時黨支部紛紛成立。各高校選派優秀師生黨員擔任黨支部書記,與廣大青年學子同住同行、共情相守。臨時黨支部書記運用多種形式,把抗疫思政課開到每一間學生宿舍,并積極做好思想引導、心理疏導和學業指導等工作。
“從抗疫看中國共產黨的優秀品格。”這是長春師范大學青馬學員薛愷笛在思政微課上重點講授的內容。該校組織了思政課教師和學生兩支團隊,錄制思政微課25期,講述身邊參與抗疫的感人故事,教育引導廣大學生科學、理性面對疫情,積極投身抗疫。該校還組織開設了“云端共牽手,師生同上課”思政大課,鼓勵青年學子在家國情懷的感召下,通過科學精神的滋養和理性思維的培育,不斷強化責任擔當,用所學報效祖國、奉獻社會。
因為疫情,吉林省高校的思政課堂從“面對面”變成了“鍵對鍵”,打造“云上思政”大格局,引導青年學子厚植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情懷,不負青春、不負韶華、不負時代,自信自強地邁向未來。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