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易秀英:讓學生在實踐中收獲成就感

來源:中國教育報 時間:2022-04-13  閱讀:次   |
42.9K

  “易老師,感謝您當年給我們上的電工課和PLC(可編程控制技術及應用)課,現在這兩門課的知識和技能已經成了我的看家本領。記得畢業后剛上班的時候,我在儀器儀表的使用、設備的接線調試操作以及PLC的程序調試等方面的能力比很多本科生都要好,通過在崗位上的磨煉,我成長很快,這要感謝您對我的教導。”不久前,上海新時達機器人有限公司華中區區域經理資利龍見到易秀英時激動地說。

  易秀英是湖南科技職業學院智能裝備技術學院機電一體化教研室專業教師、副教授,從教已有16年。在悉心從教的過程中,她還不斷努力提升自己,2021年6月在中南大學獲得物理學博士學位。2021年她獲評湖南科技職院“最受學生歡迎的好老師”。而資利龍是湖南科技職院機電2014級學生,在校期間是易秀英所授電工課和PLC課的課代表,2016年作為團隊成員跟易秀英參加“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獲省級二等獎。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是易秀英在教學過程中一直遵循的基本原則。“雖然在剛開始教學的時候,學生會存有一定的畏難心理,也會有怨言,但當他們嘗到成功的喜悅后,成就感、自信心就會油然而生,學習的主動性隨之提高,接下來學習的難度自然也就下降了。”易秀英微笑著說道。

  “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易老師在第一學期第一堂電工課中跟我們分享的學習三要素。她用拼音‘lian’引出3個字,為我們的大學學習指引方向。第一個‘戀’字代表學習態度,要我們對待學習猶如對待我們的初戀一樣,要時刻稀罕他/她,日夜想他/她、黏他/她,最后贏得他/她;第二個‘煉’字代表學習方法,凡事都要去研究,如果碰到大的項目或任務,一定要學會拆解項目或任務,從小任務入手,再將小任務進行融合,從而去研究大項目;第三個‘練’字代表學習行動,凡事不能只停留在‘想到’或‘知道’怎么做,而不去行動,一定要通過自己的雙手去努力‘做到’,這樣才能‘得到’我們想要的結果,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實踐出真知。”機電(3192)班學生李燁說。

  易秀英主要教授電工基礎課和PLC課,除了講授必要的理論知識外,她會根據機電班學生今后所從事工作崗位的需求,注重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用實踐檢驗理論,努力做到知行合一。在電工課程中,她要求學生將用電安全以及設備操作規范牢記于心,熟練掌握電工儀器儀表的使用方法和簡單照明電路的裝調,為今后的學習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而在PLC課程中,她注重學生編程方法、編程技巧、設備調試能力以及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同時還會根據學生個體差異因材施教,讓每個學生都有出彩的機會。

  “易老師的PLC課,更注重培養我們的編程思路、調試方法以及編程的規范意識、操作規范養成等。比如在做‘兩種液體混合’項目時,易老師首先帶領我們分析該項目的任務描述,然后帶領我們一起梳理‘兩種液體混合’項目的工作流程,弄清楚每一個動作的啟動條件和結束條件,并示范展示給我們最開始兩個動作的程序編寫樣例,剩下的動作則需要我們結合工作流程自己努力去完成。”機電(3193)班學生何昕東說,“雖然剛開始的時候出現的問題比較多,但無論我們碰到多么低級的錯誤,易老師都會耐心地為我們進行一對一的指導,帶領我們一起查找問題出現的原因,并一起去解決。當我們越過千重萬難終于成功調試出項目時,都會開心地跑過去跟易老師匯報,易老師也會毫不吝嗇地給予表揚和鼓勵,并和大家一起總結項目實施過程中的經驗,要求將這些經驗記錄在項目實施工藝卡上,以免下次犯同樣的錯誤。”

  為了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易秀英會根據每名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開展分層教育。對于基礎差的學生,易秀英著重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從PLC的基礎項目開始,到PLC的綜合項目程序編程和調試,手把手地教學生。而對于基礎好的學生,易秀英對他們的要求則不僅是要完成項目的模擬調試,更要完成項目的實物裝調。機電(3193)班的蘇欣杰、涂明杰等基礎較好的學生就是利用實訓室現有的液體混合實訓裝置設備,從元器件的選型、測試,到設備的接線、程序的編寫、設備的調試,完成了液體混合裝置的實物裝調,為他們后來從事現場設備調試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易老師的嚴格在機電班那是出了名的,但她的耐心也是出了名的。課堂上易老師教導有方、一絲不茍,每次上課時布置的PLC項目都會仔細地把每一個細節講清楚,讓大家充分理解這個項目。在實際操作的時候,她會來到同學們身邊進行答疑解惑。有時下課了,我們沒有做完還想繼續做,易老師也會繼續陪著大家一直做完。”機電(3193)班學生肖鴻宇動情地說,“是易老師讓我們在實踐中收獲了成就感和自信心。很幸運我能與易老師相遇。”

  湖南科技職院黨委書記李三福表示:“近年來,學校十分注重教師隊伍建設,大力培養‘雙師型’教師,為教師在履行本職工作的同時不斷追求學術提升拓展發展空間,讓許多像易秀英這樣深受學生歡迎的德藝雙馨教師有了更多的出彩機會,成長為學校不可多得的高層次人才,為學校的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