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南京曉莊學院 運用大數據技術 創新思政教育模式

來源:中國教育報 時間:2022-04-13  閱讀:次   |
42.9K

  在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的方式發生了重大變化,網絡思政教育已成為高校育人的重要方式。南京曉莊學院(以下簡稱“學院”)是由江蘇省和南京市共建的南京市屬全日制公辦本科院校,前身是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于1927年創辦的“曉莊試驗鄉村師范”,是我國鄉村師范教育的發祥地。近年來,學院高度重視思想政治教育機制的創新建設,充分認識到大數據時代各種信息技術對教育教學工作的強力輔助,從當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突出問題和發展需求出發,深入領會黨和國家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指導精神,遵循大數據時代信息技術滲透思想政治教育領域的一般規律,充分發揮主動性和創造力,對學院思想政治教育機制建設進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探索,在校領導和全校骨干思政教師的努力下,取得了令人滿意的建設結果,推動著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斷突破。學院堅定人才培養的思想政治引領,將信息技術的消極影響轉變為發展動力,積極利用前沿性大數據技術,探索建設更加系統科學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機制。

  構建“多位一體”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機制

  互聯網時代,資訊獲取便捷化的同時也增加了學生思想價值觀遭受沖擊的危險性,但對學生實施信息圍堵顯然不切實際。學院充分認識到大數據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與時俱進的重要性,踐行意識形態教育工作要隨機應變的理念思維,秉持“學生在哪兒,陣地在哪兒”的工作原則,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由單一的線下課堂拓展到各類線上媒體平臺,以期形成全域性、全程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格局。

  學院積極發揮校級黨委宣傳部作為“新媒體管理中心”的作用,讓其承擔起統籌協調學校官方網站、學校微信平臺、微博平臺以及各類短視頻平臺的任務。利用大數據技術充分整合現有思政教育資源,以獨具特色的內容形式進行呈現,大力激發各類線上新媒體平臺宣傳效力,讓新媒體平臺成為傳統線下思政課堂的補充機制,將網絡思政教育貫穿學生教育學習全過程。

  同時,學院高度重視團委、學生工作處、學生會等職能部門和社團組織的宣傳作用,引導其發揮思想政治理論宣傳和實踐活動的組織作用,以內容形式新穎、傳播方式多元、思想感召力強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豐富學生課外生活。學院也積極鼓勵各二級學院依據自身教學特色創建網絡思政宣傳教育平臺,與專業學習有機融合起來,使網絡思政教育成為推進專業學習的好幫手。由此形成了以學校黨委宣傳部為統籌中心,以校團委、學工處、學生會等組織為落實主體,以二級學院為獨立建設單位的層次清晰、責任明確、多元一體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機制。

  建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數據一體化云平臺

  便捷、智能、高效的大數據云平臺是各單位完成日常工作、推進管理系統化的好幫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開展同樣需要大數據云平臺的支撐,在教學創新和教學管理上提供助力,實現思政教育的智能化、高效化、全程化。學院在已有數字校園建設基礎上,進一步引入大數據分析系統和云計算等先進技術,不斷完善數字化校園建設,推動工作方法和技術力量的升級,為思政教育的持續創新發展奠定基礎。

  依托大數據一體化云平臺,學院可以迅速整合學生基本信息、教學數據,以此為基礎建立學生信息管理系統,大大提升教學管理和教務管理效率。云平臺還可以對各項學生信息、教師信息、教學信息、科研信息、就業信息進行全面收集分析,為思政教學改革和管理優化提供決策參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云平臺豐富的教學資源為線上教學課堂的開展提供了保障,其豐富的資源整合處理能力能夠大大提升各項教學工作效率,保證特殊時期的思想政治教育進度與質量。總之,高校大數據一體化云平臺是為實現高效化教學管理和教學創新而設立,學院根據教學和管理需求對云平臺資源進行針對性整合加工、靈活取用,使全校教學管理更加智能、教學評價更加準確、教學科研更加高效,整體提升了全校思想政治教育質量。

  加強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新媒體品牌化教育

  作為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陣地,學院非常重視新媒體平臺建設,不僅在內容質量上嚴格把關,還積極關注自媒體平臺的品牌化建設。首先,學院依托智能化云平臺,對現有思想政治教育內容進行創新整合,追求內容質量和呈現形式的創新,提升思政教育內容的辨識度與感染力,使學院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媒體平臺傳播力大大提升,在全省高校自媒體平臺中位居前列。有熱度、有深度、有態度的新媒體思政教育和傳統思想政治教育課堂互為補充,共同將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推向系統化、智能化、高效化發展階段。其次,學院組織對新媒體名稱、形象標識進行了創新設計,既體現學校文化特色,又突出思政教育品牌特征,同時凸顯網絡信息化特征,更加符合青年學子的審美,使網絡媒體的內涵意蘊和視覺形象設計質量都得到明顯提升。此外,學院在發布高質量思政內容的同時,結合時事熱點,設計制造了一批與思政教育相關的文創產品,包括學生卡、紀念章、文化衫、筆記本等,使網絡思政教育深入學生日常生活,逐漸提升學生對思政教育內容的理解度和認同感。新媒體平臺更廣泛的傳播力助力網絡思政教育媒體品牌的建設,豐富了學生思政教育渠道,增強了思政教育的系統性和完整性。

  構筑網絡思想政治教育“E”課堂

  網絡思想政治教育“E”課堂是現代信息技術的紅利,是現代教育突破時空限制的必備手段。立足當前數字校園建設基礎,學院依托新引入的大數據分析系統和云計算技術,將虛擬現實技術、直播課堂、校園電臺、微電影、官方微信、微博等信息技術平臺融合使用,構筑內容質量高、覆蓋面廣、傳播度深、影響力強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E”課堂,讓學生能夠通過網絡獲得更多高質量的思政教育學習資源,自主選擇學習內容,提升思政教育成效,從而達到人才培養方向嚴格把控、思想政治素養全面提升的教學目的。學院思政教師也自覺提升自身信息化素養,引導學生合理利用學校信息化技術資源,多次組織時政熱點網絡討論,讓學生通過便捷高效的網絡“E”課堂進行討論交流,教師進行分析點評,形成了良好的網絡課堂教學氛圍。

  (王瑞麗)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