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群共建 推動財經慕課高質量發展 ——中國高校財經慕課聯盟的創新之路
“海量的財經課程、案例、習題、文獻……你想要的這里全都有,真是寶藏資源!”“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零基礎聽課也毫無壓力!”“課程讓我醍醐灌頂、眼界大開,接觸到許多之前不懂的領域。我會一直跟下去!”
…………
打開中國高校財經慕課聯盟(E-MOOC聯盟)智慧平臺,滿屏誠摯留言令人印象深刻。這個千萬財經學子和社會學習者有口皆碑的資源庫,就是E-MOOC聯盟舉全國45家財經高校及社會機構之力集群共建、面向全社會免費開放的優質財經教育資源共享平臺。沒有任何“門檻”,僅需注冊賬戶,任何學習者都可隨時隨地進入這片知識“海洋”盡情遨游:國內財經高校優秀師資精心打造的700多門高質量慕課,濃縮各專業精華的微課程,將案例、習題、視頻等海量教輔資源一“網”打盡的六大財經數據庫,還有吸引全國400多所高校2萬余名學生深度參與的財經數據科學實戰訓練營……
作為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推動我國財經類慕課創新發展的全國性組織,中國高校財經慕課聯盟成立以來,強力整合高校和社會機構資源,集群共建、協同創新,匯聚了海量優質財經慕課資源,探索出一條財經教育資源共建共享、集群發展的新路徑,為中國慕課的創新發展和專業性聯盟的建設提供了重要實踐經驗。
集群共建
構筑密切協作的慕課共同體
席卷全球的科技產業變革浪潮奔騰而至,推動教育發生深刻變革。2016年以來,對外經濟貿易大學、西南財經大學、中央財經大學、上海財經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等高校順應時代潮流,抓住慕課建設契機,就強化教育合作、深化財經慕課教育改革等問題推進校際合作,此后聯合發起成立中國高校財經慕課聯盟,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上海對外經貿大學、浙江財經大學、山西財經大學、云南財經大學、中南民族大學等44所高校先后加入。
聯盟高校協同創新,構建起常態化的交流與協作機制,破解制約共享的機制難題,讓成員單位真正“聯”起來、“同”起來。
一是在組織架構上,構建“一核兩軸”協作框架。建立以理事會為核心,以常務理事會、教務處為縱橫軸的高校聯盟工作框架。縱向發揮常務理事會決策作用,下設質量規范、課程建設和教師培訓3個工作委員會,密切44個理事單位的關系,突出合作主體協同效應;橫向開展教務處長論壇、經管院長論壇、跨校虛擬教研室,推進高校教學管理機構和教師的深度交流融合。
二是在工作機制上,創建“1+2+4+N”合作機制。“1”是每年召開聯盟常務理事會,規劃制定聯盟年度工作;“2”是每年召開“全國財經類高等學校教務處長論壇”和“全國高等學校數字經管院長論壇”,共商共研慕課建設和人才培養經驗;“4”是統一制定課程標準、統一發布研究課題、統一推薦并認定一流慕課、統一征集教學案例;“N”是建設一大批跨校虛擬教研室,推動聯盟高校教師通過網絡平臺開展常態化慕課教學交流。
三是在協同育人上,引入企業運營,建設中國高校財經慕課聯盟智慧平臺,從慕課建設、翻轉課堂、教學案例大賽、數據庫等多個維度支撐慕課運用和智慧課程建設。
“幾年來,依托‘一核兩軸’和‘1+2+4+N’,聯盟有力地打通了共建共享的脈絡,讓聯盟高校之間的交流和協作成為常態,聯盟高校教學協同管理水平顯著提升,形成了跨區跨校合作新模式。”聯盟首屆秘書長、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原教務處長蔣先玲教授說。
優勢互補
共建沒有圍墻的財經教育寶庫
“通過同步課堂聆聽了西南財經大學陳師教授的‘宏觀經濟學’,無論我本人還是學生都受益匪淺。感謝聯盟高校的同步課堂架起兩校合作的橋梁,讓新疆孩子輕松享受到如此優質的教學資源!”新疆財經大學副教授劉偉動情地說。2021年11月,通過慕課西行計劃,西南財經大學與新疆財經大學構建了跨越2700公里的慕課協同教學課堂,通過網絡技術平臺,兩校學子同上一堂課、同步答疑互動。與此同時,還有1000多名學生在線上學習、50多名教師線上觀摩。
千里“隔空”慕課協同,是聯盟各成員高校集群共建、協同創新的一個縮影。在聯盟主導下,成員高校共建共享各類財經教育資源,成果喜人。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校長助理、教務部部長李志生教授介紹道:“目前,聯盟已建成中國高校財經慕課聯盟平臺、中國財經教育資源共享平臺、中國經管實驗教學案例平臺三大共享平臺,匯聚了海量的三類優質財經教育資源。”
高質量的課程資源。聯盟理事單位已上線優質慕課725門,涵蓋金融學、會計學、統計學等21個類別;推進聯盟高校開設財富管理、金融科技、大數據實戰、國際組織與跨文化交流、數字人文等微專業。
多門類的教輔資源。構建了財經特色資源庫、商業數據庫、財經論文庫、財經高校機構庫等六大類財經特色教輔資料庫,其中僅“財經博導數據庫”就包括財經高校18個博士學位點1644名碩士生導師、博士生導師的59227項成果。聯盟還推動高校共建共享了一大批財經課程數據庫、文獻資源庫、視頻庫、習題庫、案例庫“五庫”教學資源。
廣覆蓋的實訓資源。精心打造3期全國性公益性“財經數據科學實戰訓練營”,吸引了全國424所高校共2萬多名財經學子。來自清華大學、上海財經大學等22所高校及國內數據科學領域的名師云集訓練營,講授Jupyter平臺、Python、R語言等數據科學工具在財經學科中的場景化應用。網絡直播與現場數據平臺實操相結合,讓學生“活學活用”前沿數據科學工具,掌握數據分析和挖掘的必要知識與技能。優秀的師資和突出的實用性使師生收獲滿滿。此外,平臺組織的5屆“全國高校經管類實驗教學案例大賽”成為教師爭相參與、開展案例教學切磋競技的大舞臺,149所高校的教師提交案例,精品迭出,極大地激發了教師勤思精研、改進教學的積極性。
“這就是一座沒有圍墻的財經教育寶庫。感謝老師,感謝平臺!”學習者不斷表達著由衷贊許。截至目前,據不完全統計,已有800多萬人次學生和社會學習者免費享受了財經慕課教育資源,踏上了追逐新知、實現夢想的賽道。
選優提質
打造品質慕課硬核實力
聯盟高校中,中央財經大學李健教授的“金融學”課程格外引人注目:課程累計學習人數已達111萬。西南財經大學周克清教授的“政府會計實務”同樣廣受追搶,全國70余所高校將其作為原課程開設SPOC課程,僅2020年春季學期修讀此課程的學生就達1.2萬余名。平臺上這樣的“金課”不勝枚舉。
“質量是慕課的生命線。聯盟充分發揮理事會下設課程建設工作委員會、教師培訓工作委員會的作用,通過組織培訓、舉辦大賽、設立優秀開放課程基金等方式,激勵并動員名校名師建設慕課,打造財經品牌慕課資源庫。”浙江財經大學教務處處長李政輝教授介紹道。聯盟先后推出了110多門精品課程,包括57門國家一流線上、線上線下混合、虛擬仿真實驗課程。2018年,中國教育電視臺、高等教育出版社聯合開展首屆中國大學慕課評選,西南財經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等5所聯盟高校的5門課程獲獎。
此外,聯盟深入構建課程教材集優機制,升級優化資源,努力把財經慕課和各類財經教育資源建設成“金課”“金庫”。聯盟促進各高校組建跨校團隊,策劃推動慕課多校共建,共同申報編寫優秀教材,共商共研教學設計、課程錄制、教材合編、學習支持等教學改革。
集群共建各類財經教育“金課”“金庫”,強力推動了聯盟高校的教育教學改革進程,有效發揮了聯盟協作發展的“集聚—溢出”效應。目前,聯盟高校教師已在國內主流學術期刊發表慕課建設相關論文100余篇。西南財經大學作為聯盟秘書長單位,先后組織“慕課開發與應用”專項課題研究、上線財富管理等微專業、出版《開放共享創新——中國高校財經慕課建設探索》論文集,并在國內外眾多慕課建設學術研討會上交流推廣,為中國慕課的創新發展貢獻了財經教育領域的方案和經驗。
聯盟還創建了“三統一·一共享”在線教學管理協同機制,通過統一收集數據、統一分析數據、統一反饋數據,幫助各高校教務處和教師及時共享慕課教學情況、分析教學效果、調整教學策略、更新教學設計,推動形成“教學—反饋—改進”的教學質量螺旋式提升,有效推動慕課教學循環迭代、優化提質。
“聯盟未來的目標,是深度融入新上線的國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臺,堅持集群共建、協同創新,深入推進課堂革命,為建設網絡化、數字化、個性化、終身化的高質量高等教育體系作出更大貢獻。”中國高校財經慕課聯盟現任秘書長、西南財經大學教務處處長湯火箭教授說。(歐李梅 王銘嫻)
(正文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