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創(chuàng)新中小學國家安全教育“三進”模式

來源:中國教育報 時間:2022-04-14  閱讀:次   |
42.9K

  4月15日是第七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加強大中小學國家安全教育,既是立德樹人的重要任務,也是全民國家安全教育的重要內容,更是黨和國家的一項基礎性、長期性、戰(zhàn)略性工程。《大中小學國家安全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提出,“系統(tǒng)推進國家安全教育進課程、進教材、進校園”。然而,筆者通過多地調研發(fā)現,目前中小學國家安全教育仍然面臨著專業(yè)內容供給不足、融入教育體系不深等問題,與“三進”要求有一定的距離,亟待整合式創(chuàng)新。

  總體來說,中小學國家安全教育內涵廣泛,包括國家安全知識教育、安全意識教育、安全觀念教育以及維護國家安全行動教育,這些不僅是中小學生認同國家與民族發(fā)展命脈的重要依托,更是理解和參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改革與建設總體安全狀況的關鍵一環(huán)。中小學要充分認識到國家安全教育的重要價值,站在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培育新人的高度來認識國家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將其作為意識形態(tài)教育和思政教育的重要內容。

  增強中小學國家安全教育內容供給

  當前,中小學國家安全教育面臨的重要問題是內容資源供給不足。一是內容缺乏,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來傳授國家安全教育的有趣內容不足;二是形式單調,除傳統(tǒng)的講授方式之外,缺乏中小學生喜聞樂見的漫畫、視頻等供給;三是融入不夠,國家安全教育與其他教育內容割裂,無法滲透到語文、物理、化學等課程中,達不到潤物細無聲的育人效果。應在總體國家安全戰(zhàn)略的指導下,按照《大中小學國家安全教育指導綱要》要求,構建完善的中小學國家安全教育內容體系。

  一是加強融合滲透,以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為載體,將國家安全教育的知識點、教學要求細化落實到不同學科、不同知識點,與具體的學科知識、學科素養(yǎng)相融合,形成國家安全教育與課程教學一體化的格局。

  二是小初高一體化。以新時代總體國家安全觀為指導,形成小初高緊密銜接一體化的教育格局。小學階段重點圍繞建立國家概念,啟蒙國家安全意識;初中階段重點圍繞認識個人與國家關系,增強國家安全意識;高中階段重點圍繞理解人民福祉與國家關系,樹立總體國家安全觀。

  三是形式多樣化,除了課堂教學之外,還應該通過專題宣傳、社會實踐活動、網絡知識競賽等多種形式,利用漫畫、視頻、H5等多媒介開展國家安全教育。

  四是廣覆蓋。對總體國家安全觀體系涉及的各重點安全領域,特別是一些新興領域,例如數據安全、生物安全、公共衛(wèi)生安全等,要專項開發(fā)制作相關內容,重點圍繞專門領域的內涵、重要性、所面臨的威脅及維護該領域安全的策略與方法組織教學內容。

  打造中小學國家安全教育共同體

  由于國家安全教育的特殊要求,不僅需要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的法定要求,將國家安全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而且特別需要社會、家庭參與,形成家校社合力。教育行政部門應與中小學、家庭、社區(qū)等力量一起,建立國家安全教育協(xié)作體,共同為中小學國家安全教育開展提供足夠的機構支撐,打造中小學國家安全教育共同體。

  就學校內部而言,要從以課程為依托轉向課程建設與校園文化并重。除了開設專門課程、開展專題教育、融入各學科專業(yè)教育教學外,還可利用學校各類社團、廣播站、宣傳欄等平臺,傳播國家安全知識;結合入學教育、升旗儀式、軍訓、節(jié)日慶典、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等重要時間節(jié)點,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國家安全教育活動,發(fā)揮校園文化的作用,引導師生在潛移默化中認識開展中小學國家安全教育的緊迫性和重要性。

  從學校外部來看,要從以活動為主的形式轉向人人參與的格局。一是可以在各類專題講座、實踐活動中,增加國家安全教育的內容;二是充分發(fā)揮大眾媒體的輿論導向作用,多方位宣傳總體國家安全觀;三是積極倡導以家庭為單位,親子陪伴共游革命博物館、紅色景點、國防安全教育基地等場所,由父母向孩子講解維護國家安全的相關理念和知識。

  構建中小學國家安全教育保障機制

  完善專門教育保障機制,是堅持立德樹人、建立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體制機制的必然要求。首先,從立法保障的構建來看,各級黨、政及教育主管部門需聯合法律部門,出臺專門的法律法規(guī),在以立法的方式確定中小學國家安全教育重要性的基礎上,明確其責任分擔、提供其頂層設計、規(guī)定其實施目標、嚴格其評價考核等。

  其次,要加強國家安全教育的師資培養(yǎng)。高等院校要加強對師范生的國家安全教育,為中小學國家安全教育師資隊伍的建設提供良好的人力資源;中小學要建立專項培訓機制,加強對在職教師的培養(yǎng)與培訓,豐富教師國家安全教育的相關知識儲備,多角度強化教師的國家安全意識與責任意識。

  再其次,從實施平臺的構建來看,可以借助現代化教學手段,在新建的國家智慧教育平臺上搭建國家安全教育在線平臺,為中小學國家安全教育的組織開展、實踐反饋、多元評價等提供豐富的優(yōu)質資源、技術支持與平臺依靠。此外,整合保障機制、投入保障機制和創(chuàng)新保障機制等,都應納入中小學國家安全教育長效保障機制,進一步構建與完善。

  (作者萬正維 于曉靜系成都大學師范學院,本文系四川多元文化研究中心課題“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融入民族地區(qū)小學德育課程的路徑探析”[DYWH2005]階段性成果)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