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欧美福利小视频|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wwwproncom|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廣東科貿職業學院 “三管并舉、四方融合” 培養現代涉農人才

來源:中國教育報 時間:2022-04-14  閱讀:次   |
42.9K

  廣東科貿職業學院(以下簡稱“學校”)為全國鄉村振興人才培養優質校、廣東省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教育部門第三批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和“1+X”證書制度試點單位、農業部門首批全國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示范基地、全國鄉村振興產教融合共同體理事長單位,牽頭成立的廣東農業職教集團為國家示范性職業教育集團培育單位。學校深耕農業職教多年,探索并實踐“三管并舉、四方融合”現代涉農人才協同培養模式。

  協同人才培養

  學校運用德國哈肯教授的“協同理論”,依托廣東農業職業教育集團等協同育人平臺,構建了管理動力—管理運行—管理約束“三管并舉”、校—企—所—協“四方融合”的現代涉農全產業鏈專業集群育人共同體,“從田頭到舌頭”打造“食為天”和“大農貿”兩大專業集群,分類開展學歷教育和非學歷培訓,形成了“三管并舉、四方融合”現代涉農人才協同培養模式,助力鄉村人才振興。

  做法與實踐

  (一)從“田頭到舌頭”布局專業群,對照農業產業鏈打造“食為天”和“大農貿”兩個專業集群

  結合學校農科特色,校—企—所—協深度融合,形成覆蓋“生產→加工→檢驗→物流→營銷→餐飲”的農業產業鏈。

  1.基于“食為天”產業鏈開展“新農科”專業群建設:依托“園藝技術—畜牧獸醫—食品檢驗檢測技術—烹飪工藝與營養”四個專業群開展“從田頭到舌頭”專業集群建設。

  2.基于“大農貿”產業鏈開展“新工科、新商科”專業群建設:依托“現代物流管理→物聯網應用技術→數字媒體藝術設計→市場營銷”四個專業群開展農產品“從生產到銷售”專業集群建設。

  (二)開展學歷教育和非學歷培訓,育訓雙軌分類協同培養現代涉農人才

  1.搭建人才培養立交橋,通過本專對接、中高職對接、高職專業學院等形式開展學歷在校生人才培養;通過現代學徒制、社會人員學歷提升計劃、成人教育等形式開展學歷非在校生人才培養。

  2.以健全縣域職業教育培訓網絡為載體,以創建“農村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縣”活動為抓手,協同開展新型職業農民、農村實用人才和農民工培訓;充分依托各類教育培訓資源,在全省協同開展新型職業農民和農村青年創業致富帶頭人培訓。

  (三)創新“協同理論”,基于利益導向,深化產教融合,凝聚四方力量,構建現代涉農人才育人共同體

  1.動力—運行—約束“三管并舉”

  學校整合資源,突出開放共享、同構共生,發揮四方參與協同育人的積極性;進行組織設計,集團理事會和秘書處負責相關合作平臺運行和日常管理;相關制度和合同約束利益相關方的行為,進行制度安排約束各方行為,簽訂合作協議明確權責關系。

  2.校—企—所—協“四方融合”

  學校提出并實踐校—企—所—協“四方融合”協同育人模式,聯合其他涉農院校、企業、科研院所和行業協會成立廣東農業職業教育集團,依托廣東農業職業教育集團協同育人平臺,構建高職專業學院、鄉村振興學院、農民學院、國際粵菜學院等育人共同體。如與廣東天農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合作共建“校中廠”“廠中校”實習實訓基地,構建“學校+國省基地+田頭豬場”實習實訓模式,與行業企業共同舉辦各類協同育人活動等。

  人才培養質量顯著

  2017年以來,學生獲得全國大學生“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金獎、中國杯世界插花大賽冠軍等省級以上獎勵133項;聯合承辦2018年首屆世界鴿王美食大賽暨第三屆中國鴿業發展大會,首屆“清遠杯”國際粵菜廚藝大賽暨2019世界粵菜廚皇大賽中國區總決賽等;協同承辦廣東省植物組織培養、新城疫抗體測定等賽項36次;涌現了通過“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模式引領當地農民走上科技致富道路的“全國勞模、創業典型”黃海燕、“廣東省技術能手”張燕妮等一大批知名畢業生;年均育訓7000多名擁有農業情懷的“新生代農民”、近萬人次村干部和新型職業農民等。

  (關善勇 徐麗香)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